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里饱含人生智慧的六句箴言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著作之一,全文篇幅很短,仅1274字,非常具有醒世意义,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此书历经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且是民国佛门泰斗印光大师一生最为推崇、刻印流通最多的三种经典之一。书中主要讲述了因果之报,所谓善恶皆有报,皆由此也,关于善恶的标准和因果的道理,这些均能在文中明察其根源。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人的祸福,本来就没有一定的门路,全都是自己感招来的。善恶的报应,就如同影子跟着身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
全篇以这四句作为总纲,前两句讲述感应之理,后两句阐明报应之事。人的一切祸福吉凶都与自己行善行恶有莫大的关系,劝诫人们一定要诸恶莫作、改过迁善。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译】凡是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合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前进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
什么“是道”,“伦常八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世出世间的正道,一切的思虑、一切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就进而行之,不符合,就退而避之。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译】凡是不正经的地方,都要视为邪径退避不去。就是在别人所看不见听不到的阴暗房间,也要能够规范言行,丝毫都不愿意欺骗别人。
“邪径”就是与正道相悖的思想行为,这些都要避免。古德云“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表里如一,纵在暗室,也要怀一颗至诚之心,这样才能正人正事。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译】布施给他人的恩惠,绝对不要求回报。赠送给他人的财物,也绝对不要后悔。
真正的施恩于人是无私、无条件的,如果还想要报酬或是专务虚名,那就不是善行了。同样的,施舍给人财物要绝不后悔,这才是真的积德行善。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译】心中起了善念,善行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吉神跟随着护卫,希望他能善行圆满。或是心中起了恶念,恶行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凶神跟随着监察,等待他恶贯满盈而降临灾殃。
所谓“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矣。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矣”,这个道理讲的特别好,只在“起心动念”间,福祸就能变化如此之大,更何况若付诸于行动。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译】若是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能断除一切的恶事,奉行一切的善事,这样行之久久,必定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了!
无论那一个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有过失,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不隐讳过失。改过自新,断恶修善这才是转祸为福的关键。《太上感应篇》其实就是在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听之还要行之,实打实的落实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