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瓦清霜伴月明 卧听残漏若为情”
2025-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业余养花
此典句出自南宋代诗人陆游的《落叶》:
万瓦清霜伴月明,卧听残漏若为情。
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
译文:
千万片瓦片上的清霜伴随着明月的光辉,躺在床上听着残漏之声,情何以堪。无缘无故树叶萧萧地飘落,又像雨声一样,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
注释:
残漏:古代以漏壶滴水计时。残漏表明天将亮。
若为情:何以为情或难以为情,犹言心里不是滋味。
无端:犹言无奈,是说本来已很愁了,无奈又添上落叶声,使人更愁。
雨声:形容落叶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歌描绘了在清霜伴月的夜晚,诗人卧听残漏,难以入眠的情景。又通过对木叶飘落发出好似雨打的萧萧之声的描写,表达了秋天引发的诗人内心无限的愁怀。
第一句“万瓦清霜伴月明”,描绘出一幅清冷的画面,无数屋瓦上覆盖着清霜,在明月的映照下,更显寒意。“清霜”“明月”等意象,营造出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第二句“卧听残漏若为情”,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残漏”指将尽的漏壶滴水声,以声衬静,进一步凸显夜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烦乱。“若为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此时复杂难言的心情。
第三句“无端木叶萧萧下”,“无端”二字,强调树叶毫无征兆地飘落,给人一种突兀之感,仿佛是愁绪无端袭来。“萧萧下”形象地写出了落叶纷纷的景象,为下句做铺垫。
第四句“更与愁人作雨声”,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落叶的声音比作雨声,原本就忧愁的诗人,在听到这声音后,忧愁更甚。此句将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强化了全诗的愁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