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霸》:善政
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善的法令制度,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恶的法令制度;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贤士,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无行之士;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老实本分的百姓,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凶悍之徒;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的美好的习俗,也没有哪个国家会没有丑陋的习俗。
正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国家尚可生存;偏于前者的,国家能够安定,偏于后者,国家就会有危险;完全属于前者的,可以王天下;完全属于后者的,国家就会灭亡。
如果国家的法令制度是善的(简约而合乎道),辅佐的臣子是贤良的,百姓是老实本分的,风俗是美好的,具备这四个条件,就是完全属于前者。这样的国家可以不战而胜,不攻而得,不需动用武力就能使天下顺服。
比如,商王汤依托的亳地,周武王依托的镐京,都只有百里方圆,但他们后来都一统了天下,各路诸侯纷纷臣服。他们的影响所及之处,没有不来归顺的,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
夏桀、商纣即使拥有整个天下的权势,最后想做个平民老百姓也不可能,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上述四个条件他们一个也不具备。
所以说,历代圣王实行的具体法令制度虽有不同,但它们最终的道都是一样的。
圣王没有不爱护臣民的,同时用礼法来约束他们。圣王对待臣民,如同养护婴儿一般。颁布的政令制度,涉及下层百姓利益的,如果有丝毫的不合理,那么即使对待孤独鳏寡之属,也一定不会强加给他们。
因此,百姓爱戴圣王犹如亲生父母一样,你可以夺去他们的生命,但不能使他们背叛圣王。无论君臣上下,尊卑长幼,直到普通的老百姓,都把礼作为最高准则。都能从内心自我反省,谨守自己的职分。这是历代圣王共同的,是以礼法治国的关键。
农民各自耕种份内的田地,商人各自贩卖份内的货物,工匠勤勤恳恳地从事份内的工作,士大夫各自处理份内的政事,封土诸侯各自负责守护分封的国家,三公大臣综合各方情况议定国是,而天子只需拱拱手就可以了。国都内外莫不如此,天下莫不协调公允,万事莫不公正清晰,这是历代圣王共同的,是以礼法治国的职责大纲。
国家的统治者,如果能使百姓自觉辛勤劳动的,国家就富有;如果能使百姓心甘情愿拼死效力的,国家就强盛;如果能得到百姓交口称颂的,君主就有荣耀。能够同时做到以上三个方面,天下人就会归顺他,从而称王天下;不能做到以上三个方面的,天下人就会离他而去,从而国破家亡。
商汤、周武王都努力走好这条路,践行其中的思想,兴办对天下人都有利的事,除掉天下人共同的祸害,于是天下人都归顺了他们。
圣王重视用美好的教令从思想上引导天下人,彰明礼义法度在行动上引领天下人,竭尽忠信爱护天下人,赏识贤人,重用能人,根据他们的才德安排不同等级的职位,然后通过加官进爵和赏赐表彰来强化治国之道,顺应四时变化安排工作,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调整协调各种关系,广泛地照顾到方方面面,抚育培养臣民,如同养护婴儿一样。
乱世则不同,君主宣扬肮脏、散漫、无礼、自私的思想,公开玩弄权术阴谋,相互倾轧颠覆,接受戏子、侏儒、内眷的私下请托,扰乱朝政,愚蠢的人上位来教导有智慧的人,不肖的人凌驾于贤人之上,百姓得不到养育而生活极端贫困窘迫,役使百姓没有节制,致使百姓极端劳累辛苦。
因此,百姓鄙视这样的君主如同废人,憎恶他如同魔鬼,每天都伺机联合把他绑了,驱逐出去。可是一旦外敌入侵,这样的君主却期望百姓为他去拼死战斗,这是不可能的。
孔子说:“看看自己怎么对待别人,就会知道别人会怎么对待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