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李清照:才女之累,累在性别歧视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慢人生

作为一个中国人,唐诗宋词,就是三岁小孩都能随口背几句。上下五千年,诗人数不胜数,然而在这么多诗人中,如果说去街头采访,问一声你最喜爱的女诗人女词人是谁?恐怕,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会是李清照。其他人?我还真想不出有谁还会这么有名的。

李清照,作为中国第一女词人,当之无愧。不然,你倒是说说,还有谁?

唐诗三百首中无一首女诗人之诗,宋词三百首中只有李清照一人为女性,虽列为最末,却有六首词作入选。

其实,我相信在历史上,比李清照更有才华的女诗人女词人一定存在,但能流传至今的只有李清照的词。其他很多名作,其实作者存疑,不能确证,大多数可能是男性假借女性之名抒发情感;但也可能很多女性的诗词假借男性之名发布于世,因为在古代中国,女人的诗词歌赋和女人的身体发肤一样,都是不能对外公开的。

然而,李清照是个特例,她有位开明的父亲,从小培养她的文学素养;还嫁了个大方的丈夫,两人泼茶赌书琴瑟和合。但即便是李清照,也因为女性的性别劣势,影响了后人对她诗词的评价。

在艾朗诺(Ronald Egan)——现任斯坦福大学汉学讲座教授,关于李清照的著作《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中,举例说明了明清之前男性诗人对李清照的评价,即便是最客观的,也会纠结在她的婚史上,因为曾经再嫁而有意拉低对她的诗词评价。

到了明清时期,则是抹去了李清照的再嫁,把他塑造成贞洁烈妇,恰如她最激昂的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即便是蒋勋,也是不肯承认李清照的再嫁史。其实,一个人的文学才华和他的婚姻有关系吗?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李白对家庭的冷漠疏离,就否定李白的才华;那李清照是否再嫁重要吗?我认为,不重要,一点不重要。评价一个人的才华,就应该客观地剥离其他因素,就事论事。

在《蒋勋说宋词》中,蒋勋对李清照诗文的解读,我感觉更强调的是李清照的女性角色。他带着宽容和理解,说李清照是文学史上唯一的女性。解读她的诗词,也会从女性的角度去分析去理解,比如写“绿肥红瘦”,是女性的俏皮;写“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是女性的个人感受。

蒋勋在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要评价李清照,先要把她的身份确定——这是一个女性创作者,你会感到她的作品意义的不同。”

我以为,这恰恰是对李清照的一种否定。如果李清照不是女性,难道她在文学史上就不值一提吗?因为性别而给予的优待,也是一种歧视。换句话说,我以为才女之称,看似包容,实则贬低:因为是女性,所以才给予一席之地。

如果同为男性,同台论技,李清照的诗词,还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吗?

其实,蒋勋对李清照诗词的解读,赞美之词比比皆是,甚至因为其女性身份给予了更高的评价,他代表了大部分男性的思想。他们认为李清照的诗词是自书,带有自传体,狭隘地以本人的思想情感为主。

但是,“我们应该承认李清照与同时代的男作家一样,有能力虚构文学形象、杜撰事件情节;尽管她是男性文人圈中的唯一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一定要以自传体写作,其他作家并不如此,男词人常以代言体填词,李清照为什么不可以呢?”

艾朗诺在《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中提出的问题,恰恰是我心中所想,如果抛开“女性”这一性别身份,单单只把李清照当作词人,再去赏析其作品,宋词三百首中还会有她的诗词出现吗?

在后世对于李清照的评价中,我以为最最中肯的是林庚,因为抛却了性别之分:北宋的词坛,虽然充满了慢词的势力,却依然以小令为主。而结束这北宋词坛的一位作家,便是李清照。然而整个词坛的趋势,已完全走向慢调,小令此后正如绝句,只成为诗人们偶然的点缀。诗词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的,都走上了同一的途径。(《中国文学史》)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从北宋跨越到南宋,经历国破家亡,战乱逃难,流离失所,所藏金石文物,遗失殆尽。所谓词人之不幸,即是后人之庆幸。落花流水的人生,寄寓文字,在声声慢中,让后人感怀叹息。

如果李清照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那么即便她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流传后世;如果李清照没有经历家国巨变,也无法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写出那个时代的离愁哀怨,恰似亡国之后的李煜,从风花雪月浪漫到家国情仇深刻,个人的悲剧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丰盛。

后记:

艾朗诺,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精于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曾将钱钟书《管锥编》选译为英文。出版专著包括:

1.《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Works ofOu-yangHsiu,剑桥大学出版社,1984);

2.《苏轼的言、象、行》(Word, Image, and Deedin the Life of Su Shi, 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

3.《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m Song Dynasty China,哈佛大学出版社,2006);

4.《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哈佛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