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现在·庆幸

2023-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潇湘ye

上周去逛圆明园了,有种似梦似真的感觉。就好像小时候教科书里的图片终于遇见了实物,再次对雨果那句“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产生了实感。

虽然它已然是一片废墟了,但仅剩的那些因“不甚珍贵·”而被遗留下来的也足够我去想象它曾经的辉煌。完整的景没剩下几个,应该说只有“迷宫”,那么一个景点被完整保留了。

其它都可以称得上是瑰丽的废墟吧,我是从绮春园开始逛到长春园的刚开始以为我会特别惆怅,或者沉重,但其实那些情绪只在来时的想象中,刚开始逛觉得嗯它只是一个很大的公园。

只剩荒凉

这只鸟在洗澡,没有拍到洗澡的瞬间

动物们也在

不过走着走着就没有那么开心了,我仅仅用脚步都无法全部完成丈量的地方,如果没有被毁它可能更精美繁复的,可惜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凭借有限的认知去想象甚至很多细节也无法想象。 我见过的清代古建筑只有故宫,颐和园。。。但圆明园不是有很多西式的影子嘛,所以怎样想象也觉得无法窥见全貌。

看不懂但很震撼

前面看的时候都是各种的废墟嘛,只觉得有些可惜。直到我我看到那个模型,才有新的感慨,就是它模型占地都好大。。。模型里的所有建筑。。。现实世界回看都没有了,所以从模型室出来后我的心态也多了一丝沉重。不过还好门口刚好有一对儿情侣在拍照。她们之间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了一丝人间温暖。。。不管过去怎样,还好我们还在。

幸福下去吧

我买的联票嘛,看模型出来正好进“圆明园”第一站就是教科书上那幅画,我第一眼看书上图片的时候就想去,看到实物真的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而且实物比照片更多一丝历史的沧桑。加上前面看到模型后的沉重,看到这片即使是废墟,也让人感受到曾经精美的。。。“废墟”真的很多话堵在喉咙里,语言不足以表述我情绪的千万分之一。

有些人有些事儿是值得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人谩骂的。

看到这一片建筑群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初高中时期有人提议说重建圆明园,然后当时有人说需要花多少多少亿,我当时是持反对意见的(当然现在也反对),可当时只是粗浅的不理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重建,因为他已经被毁了,不是说有一点破损,觉得没必要。。。看到这群建筑的时候。。。我理解了,如果我有能力我也想重建。

这是连“废墟”都能让你感受到美的建筑。。。重建起来该多让人赞叹啊,而且是现在我们都能感受到,几百年前得是多精湛的工艺。

不过我仍然持反对意见。这是中国人的一道疤,它一直放在那儿,都不一定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曾经被欺负的无力,就别说它“消失”了。就对比我看到模型前后的状态,我觉得是有警醒的作用的,废墟比完美的建筑更有冲击力。我并不反对我们享受美,可两相比较仍然觉得铭记历史比享受精美更重要一点。

而且就怎么说呢,人性的通病其实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如果重建起来,历史的伤痕都看不到了,别说记不记得“疼”记不记得这个地方曾因为侵略而变成废墟都不一定。

不过我在圆明园看到了一个数字3D数字的重建计划,这个我是绝对支持的,虽然只捐了一点杯水车薪的钱,我觉得用数字模型和他现在实际的废墟对比,更加会震撼人心啊。

不过也不全是废墟,这里唯一留存的完整建筑是“迷宫”,就有好多小朋友在那玩,孩子们真的玩的特别开心,它和那个就是大家玩的那个小时候那个迷宫一样,只不过他是实实物的,也不知道小时候的游戏灵感来源是不是这个建筑。

现在的我们都玩的很开心

走到这儿的时候就觉得古时候真的有人是有顶尖的享受的就是。导游大概有一句导游词,就是,乾隆还是康熙,会召集一群宫女、太监,妃嫔侍卫之类的人,站在迷宫门口,然后一声令下,大家就开始跑看谁先到。。。

不过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好玩,是压迫。我玩“迷宫”在纸上写写画画。皇帝玩迷宫,坐在最高处,让别人去动。因为我和好多小朋友们也在走迷宫嘛,就是我当时就想那些宫女太监们走迷宫,我们自己在那儿随便跑着玩儿,能一样吗?

想想也知道,一声令下。宫女太监争夺的不仅是游戏的胜利,更主要是讨另一个人欢心,那是掌握所有人生死呢人啊。跑的不是迷宫可能是命,哪怕他今天不想动,他也得动,身不由己啊,他们是人,但他们先是皇帝的玩具。

我之前听到压迫旧社会没有那么强的感觉,只是在那个迷宫,第一次发现走错路到不了中间的时候,我忽然好像和百年之前的宫女太监共情了。假如他们今天有不开心,身体不舒服能不跑吗?大概率不行吧。

我正好因为来自上司的一些事情正在不高兴嘛,但是很庆幸我生活在现在,我不高兴我就可以不理他,甚至可以找个角落吐槽一下。

而百年前那些“陪”皇帝玩游戏的人,他们可能连不高兴都不敢露出来。然后还得使尽洪身解数去夺第一。

真的还好,现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可以随心的在迷宫里走,小朋友们可以开心的笑。

虽然可惜毁掉的园林,瞥见旧时的辉煌,终究庆幸不分高低贵贱我们可以驻足在同一片土地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