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一起读毛选(013)】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它创作于1936年12月,曾作为红军大学的演讲稿。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1月又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使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加巩固,也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事上消灭红色政权的计划。为了迎接新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从政治、军事和思想上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清算“左倾”“右倾”两种错误错误,解决中国革命战争问题上的重大争论和分歧。
毛泽东同志立足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为纠正错误,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以便为后续革命战争提供战略指导,于1936年12 月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一著作。在这篇光辉著作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了一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彻底批判了党内历次“左”倾的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战争问题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
如何研究战争
第一章四节分别从战争规律,战争的目的,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方面,善于学习才是重要的问题四个方面来研究战争。
第一节,开篇指出有三种战争:一般的战争,革命的战争和中国革命的战争。
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情形,性质和与他有关联的事情,就不知道规律,就不知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第二节,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战争是人类相残的怪物,而能消灭战争的只有战争,战争就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一切反革命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而革命战争则都是正义的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出发于我们消灭一切战争的志愿,区别共产党人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界限。
第三节,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的东西。
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是对全局有着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对全局无影响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亦是如此。
局部失败了,全局可以不起重大的影响。应把重心放在全局上面,而对其他问题,则应按照特定情形来考虑。在白色区域中可能有走漏一个消息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的情况,全局的指导规律,还需要用心去想一想,不花些心思就不可能会懂得。把战争或作战的一切重要的问题都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解决,达到这个目的就是研究战略问题的内容
第四节,则讲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
学习不是容易之事,而使用就更加不易。很多人尽管讲的头头是道,但打起仗来却有胜负之分。战争史和我们自己的战争生活都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我们要的是一般的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熟知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指出其规律。军事上就要求比较多的打胜仗,反面来讲,要求比较少的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客观两者之间好好的结合起来。
掌握客观情况的能力和主观判断力,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查。
不但要掌握一般的情况,要在计划建立之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如计划与实际不相符合,必须有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改变计划,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要了解和把握整个战争的规律是困难的,不是初出茅庐或仅在纸上谈兵可以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到。
一切在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从前人或今人做关于过去战争的总结,我们应学习过去战争对于我们血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第二章,从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入手分析,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资产阶级虽在某种历史时机可以参加革命战争,然而由于他的自私自利性和经济和政治上缺乏独立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上彻底胜利的道路。
中国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愿意积极的参加革命战争,并愿意使战争彻底胜利的,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
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自然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从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1924年~1927年的革命战争和1927年~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他指出了第二次革命战争中的四次错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李三立、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
由于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把错误克服,使我们红军从错误中得到了锻炼,变得更加的坚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而且继续领导着胜利的革命战争,这个战争不但是解放中国的旗帜,而且还具有国际的革命意义。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一:敌人的强大,得到了国际反革命势力(英美)的强大物质支持。
特点二:红军弱小。分散孤立的山地或僻地的政权,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稳定。
特点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指出中国革命战争有发展和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特点四:中共的领导和土地革命。因此红军在战斗中回旋余地大(比如长征),红军绝对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强大。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以上特点规定了红军可能发展,可能战胜敌人,同时也规定了不可能很快发展,不可能很快战胜敌人。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这个是毛泽东原话,体现了他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看待事物的危机意识。
这种思想是在抗战时期《论持久战》的雏形。战略上的防御,战术上的进攻,进攻时反冒进,防御时反保守,转移时反逃跑,反对孤立主义政策,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本章主要介绍了内战的主要形式——“围剿”与“反围剿”的二者长期反复。
在每次“围剿”战斗中,第一个阶段,敌人先以进攻对红军的防御,红军以防御对敌人的进攻;第二个阶段是敌人以防御对红军的进攻,红军进攻对敌人的防御。前四次围剿都是这个形式。
第五次“围剿”后,广大根据地丧失和红军的转移,是局部和暂时的失败,我们把它叫做防御的继续,而把敌人的追击叫做进攻的继续。就是说在这次“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中,我们没有从防御转到进攻,反而被敌人打破了防御,我们的防御变成退却,敌人的进攻变成追击。当到达陕西时,你来我往的“围剿”与“反围剿”又出现了。因此,长征是红军战略防御的继续,敌人追击是战略进攻的继续。
主席又说,当红军有一天改变到比敌人强大时,那么这个反复就结束了,那时我们“围剿”敌人,敌人企图反围剿。
那他们能不能像红军一样走长征路呢?他们的结果不能和红军比,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官兵之间又不一致,如果他们也学红军长途转移,那时一定会被消灭的。
因此“围剿”反复的形式结束的标志就是红军的力量超越敌人。以穿越者的眼光看,那将会是在“三大战役”结束后了。
战略防御
为何防御?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第一次民族统一战线失败,为打破均势保留与储蓄红军“火种”力量,避免螳臂挡车式进攻的惨烈结局,我方红军只能且仅能采取防御以待突破围剿。
而防御又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防御是由于客观上红军起义环境相对顺利与主观上人们思想不进,弱小不识从而消除防御,轻视敌人的偏向,反之轻视自己,看重敌人则是消极防御。
“右”与“左”偏向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而为了反“围剿”只有“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根据敌我力量浮动采取防御与进攻方可成功。
防御有何准备?
对红军的准备退却,政治动员,征集新兵,财政和粮食的准备,政治异己分子的处置等问题的逐步解决,以保障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以昂扬热忱的心理稳步健行,而这又体现了准备的重要性。
以何种方式防御达到战争的平衡?战略退却与战略反攻应运而生。
如何判断三种战略各自采取的条件以及怎样行动?
运动战因红军没有固定的作战线,领地流动,采用游击主义:
一、非正规性,即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工作方法简单化等。
二、运动战方针。适用于当时的作战情形。
速决战因为敌我双方存在某些军事上差距,在不失良机;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战术;良好阵地;打运动中之敌;打驻止而阵地不巩固之敌条件下速战速决是最优解。
歼灭战,红军不主张“拼消耗”,其装备物资落后,多数取于敌军。如果只给予敌人损失,那末消耗的还是我们自己,因此必须给予敌人歼灭,才可充实红军的物资,增加红军的力量。
以上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五章内容。
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杰作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客观的,而且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到,战争也是有规律的,并指出战争规律是发展的。事实上,世界上很多的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这样的。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首先从战争的性质涵义来论述了战争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再从革命战争出发阐明了规律性的重要性,最后引出在中国战争中要打胜仗那就一定要研究中国的革命战争,也就是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用它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革命。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战略战术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一篇伟大的军事著作,而且还是一篇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一篇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著。
它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军事史和哲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中国革命的实际斗争和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仍然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