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一)

2021-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昌育

      宗萨钦哲仁波切口传内容部分摘录

1.我们所谓的修道,实际上就是要创造一种“因〞和“缘”,以至于让你得到“成佛的结果。”

“因、缘、果”为什么可以运作产生力量!因为他们相互之间是有相当的关系,在这就是为什么“因缘”和“结果”之间有正确的关系是那么的重要,也就是我们中国说的,接上正确的缘是那么重要。(有正确的因,正确的缘,就能产生正确的果。)

        就算你今天煮熟鸡蛋,也必须关系到正确的因和缘,如果在煮蛋的时候因和缘都没有聚足没有联系在一起,那你煮的这枚鸡蛋的结果就不是你所期望的,所以接着这个缘实际上是需要投资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因→想煮蛋  缘→蛋、水、加热的炉  锅 电  火等、 正确的煮蛋技巧    果→煮熟鸡蛋  完成目标,想法结出果实)

2.传承体系:普贤王如来--……龙钦巴-吉美林巴--吉美嘉威纽固--巴珠(华智)仁波切

  普贤上师言教由华智仁波切著

3.大圆满是什么意思?什么都不做。

      如果你被“什么都不做〞吸引一下,这是一回事;但是你真正的能够把“什么都不做”,这种见地运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时刻,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我们有非常强大的“习惯”、“串习”“一定要做什么”,所以我们第一个需要得到的心态是:“我不想再做什么了”;否则的话大圆满的见地就好像是供你娱乐的佛教哲学书籍一样,偶尔拿出来看一看,给你哲学娱乐上的答案和满足感,又把它放回书架上。

        这种哲学上的答案会给你满足的感觉。但是这种因为某个答案而满意的感觉,并不表示你已经改变了;你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只不过你感觉满意了。这种所谓的“道”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你最先要发展出“什么都不要做”,为了要做到这一点,你要对习惯“想要做什么”的状态生起出离心,因此你必须要看到纠缠“想要做什么的”,这种“习惯状态〞有什么过错,过错是什么?

      《普贤上师言教》实际上是非常系统的,用一步一步非常实际的方法来教你,对第一个“想要做什么”的习惯状态“产生“非常不舒服、非常厌倦”的感觉,从而真正渴望“什么都不做”的状态。

4.以三殊胜听闻法

①发心殊胜:听法前要发广大菩提心,发心必须广大,大到你不能想象,大到让每个众生都要成佛。如是在发愿之基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为了众生的解脱而做,比如点一盏灯,供一支花,所有做的事情都是希望一切众生能够解脱这个目的而做。这不只是一个修心法门,而且有此发心,我们就慢慢的习惯这种无量、没有边际的空性。

②正行无缘殊胜:做的过程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

      你要时时的提醒自己所做的善行有“空性的层面”;至少能提醒自己,无论做的善行是什么,它都是如梦如幻,像海市蜃楼一样。

        这种提醒非常重要,几乎像是做善行的“防毒机制”一样。

        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挑战,比如当别人踩到我们的脚趾头,会有人妨碍我们修持的时候,我们因此生气,但你有这种“防毒机制”,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象,那不愉快的事就不太容易成为你的挑战,至少你不会把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夸大”,把自己弄得越来越火。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好的事情”,其实是在增加我们自己的骄慢--因为我们总觉得说“做这件事,是出于我的好心,是出于我的慈悲”,这实际上在增加我们的傲慢而毫不自觉。

        如果你能忆念说:“即或我在我是在用最好的发心来做一件事情,但在胜义谛里面,这些都是幻想” 那么会打扰到你状况的就会少很多。

③回向殊胜:以回向来印持,令善根永不失毁,其蒸蒸日上。

5.金刚乘的发心:(方便的广大)这个是修持我们自己态度的方式。

        这种对治自己的态度就是:“不管你知不知道,不管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自己本性都是佛。”

        具备这种态度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你现在多么糟糕,多么的情绪化,多么的烦恼,只要你有这种态度,就立刻打开成佛的可能。(当你觉得有这种成佛的可能性的时候,你才可能在这个事上用心,有希望才有想法最后才有结果。--兰昌育)

        讲法的人:观为跟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

        接受教法的人:自己或他众观为持明

        讲法之地:本尊的坛城

        当你能以这种态度,来听闻法时,哪怕你仅仅听到法其中的一个字,都可以除去百万身的业障。

6.你是真正寻找解脱的人吗?

        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想要去追寻解脱。

      很多时候你如果真正的往自己内心深处去看的话,你就会知道我们所追寻的实际上是一种满足或者是某一种让你比较舒坦的状态。

      假如你继续检查我们所追求的这种满足这种舒坦,你就会发现这样的状态本身是很短暂的,不会持久。也许方法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我们都很在意我们这一生“活的怎么样“或在轮回中有怎样的生活。

        要真正的不在乎我们这一生的生活或者轮回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们都有一种习惯,总觉得这一生或轮回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就会知道“为什么别人赞赏我们会是那么的重要?” 我们连“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都忘了”。最重要的是“别人的赞赏”一点用都没有,不能拿来吃,不能储存在银行,又不能换成钞票。

      我们其实都已经忘记“到底是怎样养成这种习惯”的?但却很难把这个习惯去掉,就像英文的谚语,“你很难教一条老狗学习新的把戏”,所以我们要经常的问问自己,思考一下:我们真的想成佛吗?

7.如果你真的想成佛:

        那你就得开始学习,让修道不被任何事情所干扰、打扰、阻碍。

8.听教时需要防止的过失

      ①没仔细听

      ②没记录下来

        ③最大过失,是你心里有很多染污。

        ④觉得听了后你更有学问。如果你觉得你是学者,以这个态度来听的话,别的烦恼就会攻进来,尤其是娇慢和嫉妒。因为开始的角度是错的,所以你看到教授本身就有很多的错误。所以就算是听闻教授也必须有正确的发心。

        当一个人有染污的时候,就等于是把甘露倒在一个非常脏的容器里面。

9.正确的听闻态度:

①把自己当病人想:接受教授的时候,自己要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我很衰弱,我自己站都站不好,也没办法自控。

②把佛法当妙药想

③老师是医生

一个病人看医生时,不会有骄慢心觉得自己好的很,如果你有这种骄慢心,去医生那里的目的就没有了。

如果我们真的向往成佛,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听闻法的态度。

10.合格的法器:

①首先感谢我们拥有人身。但并不是你生而为人,就是一个能修持佛法的法器。

密勒日巴尊者碰到一些猎人,结果他就跟猎人们讲:“我原来以为得到人身是非常殊胜难得的事情,不过看到你们之后,我想大概不是这个样子〞。

②法器的特质:其中一个是你对于轮回真的有非常不舒服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只有具有这种特质的人,才会把他们的心、他们的耳朵对佛法打开。

        对此我们真的要问一下我自己:“我有吗?”如果你真的有这个特质,那你是经常有这样想法,还是偶尔有一下,早上有晚上没有了……

        你为什么要听闻佛法?要修持佛法?是处于对轮回的悲哀?还是有一种感觉,轮回故事里感觉非常的沮丧。

      功德:以这个人“对轮回有没有很不舒服的感觉”来做判断,来做度量的。

        并不是说这个人很富裕,很有权力,从灵性的角度,这些人并不一定具备功德。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正在远离功德,正走向“灵性贫穷〞的状况。

        有些人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者希望以后投身到更好的地方,你只是为了使现今的生活变得更好更安逸,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也不具备前面讲的“殊胜的人身”。

      什么叫殊胜的人身?就是一个真正了解什么叫痛苦的人,很多人,如果你没有真正体会到“痛苦”,这种人实际上是被宠坏的人。

      没有这种痛苦的感觉,你就不可能对轮回有不舒适感,因为你没有相当分量的参考点来对照这种轮回你的不舒服。

        如果你只有痛苦,你也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这个世间生起不舒适的感觉。因此你想修些佛法的心,并不是随时地、分分秒秒都有。

你可以经常的反问自己,“我到底在干嘛?”

        只有当你聚集很多足够多,“对轮回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和因缘,你才会产生出离心,如果没有,你就试着去培养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