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关键时刻一本也用不上?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33人  树诺
五堂极简阅读课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室友狗哥曾经不止一次对我说——

“反正我就是看不进去书,我觉得那些书(教科书)看了到社会上也没用,还不如直接在实践中学习。”

当时我知道他的观点是错的,但我不知道如何反驳他。

因为令我无比苦恼的是,我虽然读了很多的书,但每到关键时刻,脑子里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啊。

实话实说,我真是一点反驳狗哥的底气都没有。

事实上,不是狗哥的观点对了,更不是我经常怀疑的,自己记忆力不好。

会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我被动地读了很多年的书,但实际上我并不知道如何阅读。 

写这份教程的时候,我正在做两件事。

第一件是继续求学,准备心理学考研。第二件是继续工作,撰写下一部小说。

前者给了我一份长长的心理学、英语书单,后者给了我一份更长的小说、如何创作小说的书单。

如果我不会阅读,如何走下去?

这五堂极简阅读课,是我在阅读完亚马逊书城——“如何阅读”词条的几乎所有书籍后,写出的方便易操作的指南。

它剔除了书商为宣传书籍所写的夸张文案,删除了虚张声势的正文辞藻,简化了复杂难理解的实验依据。

五堂课,从五个角度描述阅读,每个小点都是普通人都行之有效的办法。

课程将以电子文章的形式,永久免费供每个希望阅读的人参考。

本篇文章为第一堂阅读的四个层次

01

第一层:被动基础阅读

许多年前的新闻报刊里经常会有关于“填鸭式教育”的讨论。

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它的产生是应试体制和老师教育方法的问题。但现在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被动基础阅读导致了许多人在校园的失败。

我的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她第一次走进校园是为我开家长会。但是我母亲明白一个我许多年之后才醒悟的道理。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的小时候,每当母亲看我去玩了,就会问我:“今天的书都念完了吗?”

我总是信誓旦旦地回答:“念完了。”

每当这时,母亲就会走到我的书桌旁,指着几本未拆封的课外书说:“儿子,不能老师让读的书你读,老师没说的你就不读啊。”

当初我不以为然,只管接着偷懒。

若干年后,当我上了中学,有皮要脸了,立志想要成为一个“XXX”的时候。我发现,关于它,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说不出,什么也不会做。

侃大山、吹牛皮、编瞎话,除外,它们不用读书也能自然习得。

从被动到主动,对阅读来说究竟会有多大变化?

当你和亲朋好友在一起,特别是在乘公交或者地铁的时候,你可以稍微留心观察一下。

谁掏出手机,漫无目的地刷相关APP推荐的吸引人眼球的文章;谁有意识地打开了一本已经读到一半书或者打开的文章是他订阅的某个专栏。

观察后,我们就可以回忆、对比两人的生活状态。

大多数情况下,后者会比前者活的更有目的性,他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如果我们再加上时间的维度,那就几乎是100%。

仅仅是主动或被动阅读这一细微差别,就会让两个起点一模一样的人,变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02

第二层:主动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概念来自美国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它初版于1940年,至今畅销不衰。

用我们生活中的语言解释这个词就是:“系统化地略读。”

对系统化略读的不同理解,可以让人们在阅读时走向不同的世界。

理解对了的人会极大地提升阅读效率,在精读前就清楚地知道——针对我的问题,哪些书该读,哪些书只用读某一章节,哪些书看目录就可以了。

理解错了的人会成为偷懒的上佳借口,从此与高效阅读无缘。

系统性地略读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不用精读?

不是的。系统性的略读只是精读的前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帮我们找到重点。这一过程类似于我们在上学时的“预习”工作。

关于检视阅读的两个阶段和具体方法,我会在第四课“快速阅读的方法”中详尽地阐述。

这里只提供一个思考题,如果让你系统化地略读一本书,你会读哪些内容?

03

第三层:主动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本意就是精读。

你自己或者周边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

上自习课,你只看了几页,他已经刷刷刷地翻了几十页了。

相比之下,你不仅看得慢,理解得还比他少。更重要的是,他记住的还比你多。

最后一考试,****,他竟然比我分数高!

当初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类同班同学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疑问,如果有的话,说明你也应该花点时间重新学习一下精读。

现在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天才只占人口比例的极少数,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同班同学只是比我们更早地掌握了精读的方法。”

事实上,正确理解精读的人,不仅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可以在深入理解、大量记忆的同时,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

精读的方法我们同样会在后面的课程中详细讲解。

写到这里,你大概会有一种感受:“这门课的内容我好像都知道啊,预习和精读, 不是老一套吗?”

是的。我看到上述分类和后面几堂课会讲到的具体方法时,也是这种感受。

但是,请注意。当我把所有关于“如何阅读”的零碎的、看起来不起眼的“所谓常识”都消化了之后。

我清楚地知道,我已经成为了另一种人。

你当然也可以。

04

第四层:主动主题阅读

七堂极简阅读课就是“主题阅读”的产物。

主题阅读根本上是指在一段密集的时间内,对比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以“如何学英语”为例,你一定见过不同的英语老师对你这样说:

单词很重要。它像是房子的地基,背完单词你的阅读、听力、写作就都提上来了。

阅读很重要。阅读里面包含了单词、语法结构和西方的文化背景,你需要多读英文的报刊杂志,你的英语水平就自然提高了。

语言环境很重要。你学不好是因为周边就没有这个氛围,你要自己创造。比如听英语歌曲、看英美剧、听英语电台。

......

上述观点哪个真的更有效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重点是我们是否知道书籍的本来面目?

每一本书背后都有一名作者,而那名作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不同的英语老师一样,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情感、立场和观点。

即使是最权威的科学研究结论报告,科学家A和科学家B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有不同侧重点的。

不要忘记,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自己提出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这时候,只听一本书的言论,会让人陷入以偏概全的危险。

是否真的理解主题阅读,也会成为两种不同的人。

理解对了的人可以听到不同人的声音,发现细节和重点,择优选择。

理解错了的人,盲目地购书积灰,浪费了购书的金钱和时间。

最后这一点尤为重要:

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层次,它们像是连在一起的奥运环,环环相扣。

主题阅读搭配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后,可以在深入理解不同人的看法的同时,快速理解、大量记忆,还能针对自己的特殊情况,寻找应用场景。

05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讲了阅读的四个层次。

包括:被动基础阅读、主动检视阅读、主动分析阅读、主动主题阅读。

被动基础阅读:是填鸭式教育和许多人在校园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主动检视阅读:是一种系统化略读,目的类似于预习,用于筛选书籍,发现重点。

主动分析阅读:是一种精读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理解与记忆的效率,最终发现自己的应用场景。

主动主题阅读:是一种高层次却易掌握的阅读方式,目的在于聆听不同作者的声音,发现细节与不同的侧重点,针对自己的情况,择优选择。

一句话概括:在主动主题阅读的大框架中,使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

在讲述快速阅读的具体方法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我们必须要理解的。

你或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

读了很多年的书,可依然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书好,看到一个书单或者某个重要人物的推荐,总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盲看一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先理解的是——“读书的分类”。

课后思考

如果让你系统化地略读一本书,你会读哪些内容?

你会如何对书籍进行分类?

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动手写一份这堂课的总结,留言在下方,我们一起讨论。

课程预告

第二堂,阅读的四种分类

树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