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技与道国学与传统文化艺术之家

醉于酒,隐于狂,酒中得道真畅然——古琴名曲《酒狂》体悟

2017-07-18  本文已影响31人  木易十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酒入诗入词入曲,饮酒者入世出世离世。《酒狂》是富有男子气质的古琴经典曲目之一。学习《酒狂》已有一年多了,每次弹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关于《酒狂》的创作背景,两本曲谱中有若干记载。一个见于《神奇秘谱》,成书于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书中讲到“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事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

《太古遗音》里写道:“盖自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阮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放荡不羁的,有才华的耿直boy。他好恶分明,对喜欢的看得上的人就用正眼看,对看不上的人就直接一个白眼,简称青白眼。喝酒的狂妄更是不用说:为了喝步兵厨房的佳酿去当了步兵,在酒肆喝酒一直不付钱让老板娘等了一晚……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为何终日酩酊,荒诞猖狂?为何他在年少时雄心勃勃坚持儒家入世思想,后来又追求道家的隐世?这主要是与他在少年和中年时经历的两场政治动荡有关吧。他11岁时,魏主曹丕上演了一出汉帝禅位,自己登基的大戏。50多岁左右的时候,曹氏和司马氏之间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奸诈的司马氏残杀了大批名士,好友嵇康更是被司马昭杀害。年少的志向已与现实相差甚远。嵇康死后,司马昭想把阮籍拉到自己的阵营,那阮籍肯定是不肯的。为了反抗司马昭,他连醉60天。直到后来司马昭以阮籍的妻儿相逼,阮籍才不情愿地在醉酒中一挥而就,完成了司马昭期望的《劝进表》。

如此看来,琴曲《酒狂》真是阮籍的真实写照。我一开始听到这个曲子的时候,还不知道创作背景。我就觉得是一首奔放的曲子,和脑海中那些婉约的古琴曲完全不一样!虽然节奏明显,但强弱音的分配非常神奇,真切地营造出了一种头重脚轻的醉酒的感觉。期间又有模拟碰碰酒杯的清脆连音,展现出了觥筹交错的画面。在一番畅饮过后,一切回归平静。这看似是一个欢快的聚会故事。

当我进一步了解曲子背后的故事后,听出来的味道就有点改变了。原来我一开始感受到的欢聚只是表层。简短的句子总是进行不久,就出现强烈的停滞。曲调到达高出后又迅速下行,仿佛有步步受阻的感觉。最后的羽音又似乎是声声叹息,表现了内心的沉闷苦恼与无奈。

每当弹这个曲子,我都一直在思考:我们对琴曲所表现的含义与意境,是要延续原来的表现,还是要有新解?我觉得两者皆可,不妨多尝试一下。喝酒时可以带着多种情感:欢乐、忧伤、惆怅、悲哀…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就能把《酒狂》弹出什么意境。

当时我练了两个谱子:两种的指法,一种节奏。第一个谱子的指法练了无名指的力量,主旋律的右手指法是“打挑 打挑 打挑 撮”。第二个谱子是让右手弹起来更方便稳固的谱子,右手指法做了小小的调整:“勾挑 勾挑 勾挑 撮” 。

第一个谱子是比较古朴的版本,我发现无名指的力量在练习了之后是有一定提升。但是问题是这个指法使得右手悬在弦上,而且弹不快节奏——总的来说就不太稳。

后来,琴馆老师建议我调整主旋律的指法,让右手能一直稳固地在三、六弦上方。毕竟“勾”这一基本指法练得比较熟,力量也比较有把握。只是在演奏时,右手没怎么动,可能会略显呆板。

最后收尾时,右手还有个指法有一定的技巧性。叠涓:食指不主动用力,中指在食指触弦时就做好准备。手臂放松,手腕紧张,整只手臂往后。中指下落时食指抹出声音,中指弹的位置要和食指弹的位置要基本相同,紧接着中指勾弹出的声音,食指让位,提起来。这一指法表现了流水声,别有一番韵味。

在节奏上,我练的是姚丙炎版的酒狂,节奏干脆鲜明,逐渐进入醉酒的状态。龚一先生的节奏充满变化,一开始就醉得不省人事了。姚丙炎打谱的节奏更适合初学者练习。

酒狂

酒中之道,依然在绵延流传。阮籍一狂就是千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