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七十七天》,冒险就是自由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3fe6b66a90dc70c3.png)
非常文艺的军校程师弟在群里强烈推荐了一部国产电影《七十七天》,然后写了一篇很文艺的影评,所以绝少看国产片的我也特意跑到电影院里去看了一下这部排片不到4%的国产影片。
看完大呼一声:好看,真好看!这是一部很小资,可能很小众但极度唯美的文艺风光片。
这是一部风光摄影教科书式的影片
我说《七十七天》“好看”就是字面的意思,这部电影的画面实在太好看了。据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的顶级摄影师在羌塘无人区拍了三年,而且基本上是实拍,特效绝少。我相信这三年里摄影师们重复经历过高原的春夏秋冬、经历过的大自然的各种变幻:磅礴的雪山、辽阔的荒原、漫天的黄沙、蔚蓝的海子、奔腾的洪水、出没的野兽,等等。应该是拍了无数个小时美景素材,最后精剪出了这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每一个定格都可以做电脑背景。
如果这部电影参选奥斯卡的话,至少可以去冲击一下最佳摄影奖。
看几张电影的海报吧,但我想说的是坐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画面比海报的视觉冲击力要强烈得太多了。看电影的时候,我好几次举起了手机拍摄电影的画面。那种色彩、那种构图、那种光影对比、那种美景的流动、人物与景物的融合,这部电影绝对可以堪称风光摄影的教科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87178aab0b78d9b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99bf22646fd2706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f491fe09fdb3e60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da5dd8f3203edc1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22a38fe7dc0d427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26fbc154ca5eb6b9.png)
这些电影海报的画面都是静态的,而电影是动态的,把那些连贯的极度唯美的西藏高原风景展现得非常饱满。特别是人物与景物的比例构成和变化上堪称经典,让我时刻感觉到人在天地间的渺小,让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
据说电影剧组最多的时候80多个人,乘20多辆四驱皮卡,3辆卡车,1辆六驱牵引三进三出这片被喻为“生命禁区的——世界第三极羌塘”完成了拍摄。这应该是目前能够看到的西藏最美的风光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1e607a44cc7a77e1.png)
《七十七天》的摄影师李屏宾
让我膜拜一下
所以花不多的钱坐在电影院里,光是欣赏一下这部电影的摄影就够本了。要知道羌塘无人区是限制人员进入的,你即使有钱也未必能去得了。即使可以进去,你的身体未必承受得了,那可是海拔5000米的地方。即使身体好进去了,你也未必能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风光。即使看到了,你也未必有能力把它们记录下来。
不到两个小时,坐在电影院里代入一下主人公,享受一下自己可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诗和远方,反正我是边看影片边幻想自己独自驾车去西藏了。
够值了吧,但是这部电影买一送一,它还送给了你一个挺文艺的故事。
对这部影片评价的分歧很可能就在这个小资故事上。
风光之外的疑问:什么是自由?冒险就是自由吗?
这部电影是这样宣传自己的:
电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电影中,在生活里迷失了自我的男主徘徊在雪域高原独闯无人区,影片女主身体残疾仍然乐观面对生活,她让他坚定了去尝试世人眼里无法完成的无人区奇幻探险之旅……两个非常状态下的真实人物,真诚、勇敢的面对命运选择挑战,不懈的追寻着内心最初的梦想与真正的自我...影片在节奏、画面、张力上会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经历一场无与伦比的探险之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5044352b408f87ff.png)
电影主线是男主人公用77天穿越羌塘无人区,中间经历了沙暴、洪水、野兽、断水等种种冒险,留下了一个生死未卜的开放式结尾。影片最后,那个失去了所有装备和补给的男主人公其实根本走不出无人区了,而我一直以为他最后会死去,或者被过路的车队或旅行者救起。但这个结果没有出现,影片最后呈现的是主人公与小狼在逆光下的共舞,他的结局是一个悬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c5413afa6fc0c505.png)
失去了所有给养和装备只有死路一条
电影就是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让我去感受缺憾之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d4d42e87c19b07fa.png)
电影的另一个缺憾美是女主人公的故事。一个高位瘫痪的美丽女孩在生活中扮演着坚强快乐的角色,她接受采访,到处做励志演讲,生活自理,弹着吉他唱着歌,露出坚强的笑容。但在珠穆朗玛峰前她落泪的画面非常打动人。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她终于表达了对生活给她的不公平的愤怒和不甘,发出了“去他妈的命运!”这种听似牛逼、实质脆弱的呼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b2ece8b79d1d41d2.png)
女主人公坐着轮椅下坡滑行
她抬起双臂飞翔的镜头很动人
在那个瞬间,她在飞向死亡
男主人公打断了飞翔,想死不容易,活着更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9727ae5c932abc3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844700302c282d73.png)
太美的画面
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明确
两个心灵相通的人在高原上的偶遇
彼此为对方去圆一个梦
但留下了承诺和等待
女主人公是怎么瘫痪的呢?她是为了拍摄神山冈仁波齐绝美的星空而不慎摔伤瘫痪的。神山冈仁波齐不断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它代表着信仰。正是追求信仰,让女主人公失去了双腿行走的自由。要知道每年除了藏传佛教的信徒,还有多多少少内地的文艺青年行走在西藏高原上,来一次西藏仿佛就可以改变自己,就可以让自己净化,甚至获得新生。
影片没有交待男主人公的背景,只知道他来自于上海,厌倦了他原来的生活,那种“有些人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的生活。
所以这是一部很容易引起文艺青年共鸣的影片,尤其是对于那些厌倦了眼前生活的人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88906/4c1dee7ef3a192e2.png)
电影里的台词:
“为了什么”
“为了自由”
“为了梦想”
“为了远方”
“去他妈的命运”
“人生有多少时间,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
你还年轻呀
不要三十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
男女主人公在讨论他们为什么来西藏、到无人区冒险时,都说是为了自由。但是,来到西藏就是自由吗?冒险就是自由吗?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自由显然有着不同的感受,以我现在的心智已经不会被这样的对白打动,反而觉得这样的对白空洞苍白,充满了小资的挣扎,没有厚度。
什么是自由?在我看来,自由就是不受约束的生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多多少少都受着各种约束:工作的、学业的、家庭的、情感的。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人身是自由的,缺少的是思想上和心灵上的自由,当然更缺乏追求自由的勇气。没有几个人可以完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自由,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有随时可以离开的勇气和能力。这样的自由与你生活的地域无关,与你前往的目的地也没有什么关系。旅行,不过是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去别人厌倦的地方看一看。那怕是去了无人区,挑战了自己的极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下也只是暂时的自由。
之后呢?人总是要回归至某种约束之中去的。
而所谓冒险是在挑战一种极限,挑战自己的生存能力,从而寻找自己的另一面并得到某种快感。在我看来,冒险者并非亡命徒,他们比我们普通人更热爱生命,他们喜欢在极限环境下挑战自己的求生本能,因为他们想要让生命更精彩。但千万别以为冒险者能够挑战自然,更不要妄想自己能征服自然。想想攀登珠峰的人哪一个不是挑天气好的时候完成的。
冒险是为平淡生活寻找刺激,与自由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影片不够厚重的地方就是故事显得单薄,表达的主题有些鸡汤。但这只是我处于这个年龄、走完了大半个地球的人的想法。而电影导演和主演本身就是一个行者。他要追求的也许就是这种小资的挣扎,因为这种挣扎可以打动许多生活在城市里被工作、生活、情感、欲望束缚住的人,他们不甘心自己的灵魂在30岁死去,依然充满了对异域风情的向往,以为换一个环境就可以改变人生。
对于自由,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对于这部电影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
鸡汤还是要喝的,经历还是要有的。因为唯有经历过了,才能有一天像《消愁》里唱的那样: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