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

2020-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赵雪奎


“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

勿忘课程教学的初心

混合学习方案变革

“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

如何“学得更有意义”?

“在线”就是“学习”了吗?

“停课不停学”“热”话题的“冷”思考

疫情当下仓促上马的在线学习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

应该停什么课、学什么内容

让学生“不停学”考试东西以保证分数,应试主义者的错误的“停课不停学”

本来就是假期,既然是停课那就要停学(那些主要是应付考试用的书本知识)。

防控就是现今最好的课堂,值得每个人去参与;最有意义的学习内容。

觉醒责任与担当意识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是我们永远的集体记忆,是一本划时代的“无字之书”,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意义。要考虑的是期望中小学生从这场战“疫”中学到什么东西,如健康生活、生命观念、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献身精神、责任担当、国际理解、家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

教得不专业,低效甚至无效,“教过,但没学;学了,但不会。”

厘清其中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

如何让在线教学不要变成“40年后的电视教学”

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线上学习首先需要技术平台或至少需要技术人员与有技术素养的教师合作开发资源,如有可能还需要懂教育、心理和设计的人共同参与。

学生在线学习的环境、习惯与方式也不一样。学生在线上,但实际上没有、在学习。

20年多前专家团队得出了结论:线上学习是有效的,但效果是有限的,其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OECD教育技能部施莱歇部长曾经断言:“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最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发达国家线上学习共识:线上学习是有优势的,但无法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情绪发展两大难题。

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成为混合学习才是未来教育的出路。

混合学习才能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才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增强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并记录过程数据;才能从“异学习”切入来解决“学习差”的问题,因材施教。

混合学习的方案脚本是教学质量之“硬核”

上世纪80年代教师的“三字一话”只能算是把课上得很好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一堂好课,脚本好才是“硬核”,才是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脚本(教学方案)六大问题:

一是教师立场还是学生立场

二是教学设计以课时(时间)还是完整的学习事件为单位

三是设计的取向是知识的分解还是经验的整合

四是目标与评价是知识点落实还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五是重点关注是如何教还是如何评。“教过,不等于学会”。不能教而不评,评非所学;

六是教学方案教师是“汇报”自己要做什么还是发给学生以支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教学脚本(教学方案)设计

一是 “学主教从、以学定教”

方案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学习的发起者、维持者与促进者,教学方案学生学习的文本、脚手架;

二是方案的实质是经过专业化设计的学程计划、认知地图和学习档案,呈现学生何以学会的历程,体现基于问题链、任务串

三是要有明确的、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学-教-评一致

四是有必要的练习(没有习是学不会的)

练习可以分为检测性、巩固性与提高性三大类

用技术平台优势实现现作业分层;

五是方案要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开展反思,教师要设计好具体的反思路径与支架

没有悟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素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