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面火鸡
11月22日,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
图片来自Stock-Free.org。版权信息:free to use share or modify。今天是感恩节,朋友圈里还算淡定,除了少量感恩鸡汤,前阵子万圣节百鬼出行的盛况并没有出现。
记得以前给女儿讲睡前故事,当说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透过火柴的亮光,隐约看到铺有雪白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着一盆烤得香喷喷的火鸡时,自己的肚子也禁不住咕咕直叫。这个场景反复出现,直到有一夜女儿打断了我:爸爸,那个小女孩看到的难道不应该是一只烤鹅吗?
我承认,是我饿坏了,看来我也需要一根火柴。
和圣诞老人类似,感恩节吃烤火鸡这个传统是北美人的杜撰,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个舶来品,本没有什么欧陆文化渊源。几百年前,欧洲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不是烤火鸡。到后来,随着火鸡被船队从美洲带到欧洲,人们发现火鸡的饲养成本比鹅要便宜得多,味道上也不差,大餐吃烤鹅的传统这才慢慢变成了吃烤火鸡。
现在,欧洲人平日的餐桌上也经常看到火鸡,超市中火鸡肉和鸡肉一样寻常可见。只不过“火鸡”这个名词在欧洲人的字典中几经易主,使得他们在历史上吃过形形色色的“火鸡”。火鸡这个物种,对于欧洲人来说简直太复杂了。
火鸡节源于北美,和火鸡原产于美洲分不开。英语中把美洲火鸡叫做turkey,实在是件葫芦案,因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真正的美洲火鸡还养在印第安人的营地中的时候,英语中turkey这个名词属于非洲珍珠鸡。
今天,珍珠鸡在欧洲很常见,和火鸡一样,在各大超市都有售。珍珠鸡的肉质比普通的肉鸡要好一些,虽然没有国内的三黄鸡那么好吃,但用珍珠鸡做出来的大盘鸡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前提是所用调味料来自于国内。
图片来自Geograph。版权信息:free to use share ormodify。珍珠鸡,以羽毛上白色小圆点状似珍珠而得名。
珍珠鸡属于鸟纲、鸡形目、珠鸡科,与火鸡同属一目,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在很早之前,埃及人就从尼罗河上游流域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地区引进了珍珠鸡,在公元前,珍珠鸡就已经沿着地中海沿岸传播到了希腊。珍珠鸡黑色羽毛上的白色斑点很像泪珠,希腊人认为它们是阿尔戈英雄墨勒阿革洛斯几个妹妹的化身,所以就把Meleager(墨勒阿革洛斯)这个名字送给了它们。
到了中世纪,珍珠鸡已经通过希腊和土耳其逐渐传播到了欧洲各国,因为它来自于东方,欧洲人便把它称之为土耳其鸡、印度鸡、卡利卡特鸡等。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也把它叫做法老鸡,意思是它源自于埃及。
在英语中,珍珠鸡和土耳其同名一直持续到了大航海时代。
当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后,船员们发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饲养了一种体型巨大的肉鸡,头小而秃,脖子上有肉坠,羽毛黑亮,和珍珠鸡比较相像。当地人对这种禽类的叫法不一,有叫huehxolotl的,也有叫than-zie的,更有叫wagleksu的,这些名字相差甚远、不容易发音且难于记忆,又因为这种禽类也会开屏,所以哥伦布的水手们干脆把它叫做pavo,西班牙语中“孔雀”的意思。
图片来自Flickr。版权信息:free to use share ormodify。火鸡,鸟纲、鸡形目、雉科,样子其实和珍珠鸡还是差蛮远的。
不过,当哥伦布的船队将火鸡带回欧洲,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首先犯晕的是英国人,因为傻傻分不清,他们把珍珠鸡turkey的名头混用在了这一新大陆特产的头上;当达伽马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真正的印度以后,欧洲人对火鸡这个舶来品的原产地更是分不清南北东西,是西印度群岛还是印度?是印第安人还是印度人?所有这些都混在了一起,于是欧洲其它语言也纷纷效仿英语,将原本珍珠鸡的叫法也统一转到了火鸡身上。
有趣的是,在这么多语言中,只有英语才把火鸡叫做turkey;而在土耳其,他们并不认为火鸡是自家的特产,他们把火鸡叫做hindi,即“印度鸡”,和土耳其语类似的是法语和俄语, dinde和индейки也是 “印度鸡”的意思。荷兰语中,火鸡叫做Kalkoen,即“卡利卡特鸡”的意思,卡利卡特是印度西海岸的一个地名;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的叫法都和荷兰类似。德国人相对客观,因为火鸡喜欢trut-trut地叫,所以他们发明了个象声词,把火鸡叫做Truthühner。
在懵了圈儿的欧洲人中,只有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火鸡的产地比较门儿清,最先到达美洲的西班牙人用pavo(孔雀)来称呼火鸡,而葡萄牙人则把火鸡称为peru,即产自于秘鲁的意思。因为葡萄牙船队是当时连接欧洲和东方的海上纽带,他们也把peru这个名字带到了印度,所以尽管不少欧洲语言中把火鸡叫做印度鸡,但在印度,火鸡被称之为秘鲁鸡。挺复杂的了……
更复杂的是,随着更多的西方殖民者在东方的不断拓展,他们将火鸡带到了东南亚、东亚一带,所以在马来西亚,火鸡被叫做“荷兰鸡”,在越南,人们管它叫“西方鸡”。在日本和韩国,因为火鸡激动时脖子上的皮肤会变成红色、白色或者蓝色,他们把火鸡叫做“七面鸟”,意思是面目多变。
土耳其鸡、印度鸡、卡利卡特鸡这些名字转给了火鸡,连Meleager这个英雄名号也成了火鸡的属名(生物分类中的门纲目属种),珍珠鸡只好拿回了自己“珍珠”的特色。在德语、荷兰语等日耳曼语系语言中,它被叫做“珍珠鸡”;在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拉丁语系语言中,它被叫做“涂鸦鸡”。在英语中,珍珠鸡则得以正本清源,它叫做guinea fowl “几内亚鸡”——它本来就来自于非洲。
那么,在中文中,火鸡为什么叫做火鸡?有人说是因为火鸡火红色的脖子,但颜色鲜艳的鸟类很多,这一说法说服力不足。
虽然山海经里记载了不少千奇百怪的动物,但火鸡这一称呼在中文古籍中出现得非常晚,而且它的首次出现也是在海外。
明代马欢著的《瀛涯胜览》中记载,
佛齐国出火鸡,大如鹤,身圆而颈更长,颈中有二红软冠,状如红褐,觜尖,浑身毛如羊毛稀长,青色,脚长铁黑,其爪甚利,或爪破人腹,胀出即死,好食麸炭,因名火鸡,用杖棰碎打不能死。
马欢是郑和的副手,曾随郑和三次下西洋。上面提到的佛齐国在现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上,描述能吃火炭的火鸡,其实是分布在大洋洲和东南亚的原生动物鹤鸵,又被叫做食火鸟。这食火鸟和美洲的火鸡不是同一品种,因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哥伦布还没有出生呢。
图片来自Flickr。版权信息:free to use share ormodify。鹤鸵,除了羽毛不够艳丽以外,头部呈蓝色、脖子下有红色肉垂,这两点与火鸡和珍珠鸡还是比较相像的。
到了清代初期,关于火鸡(食火鸡)的记载多次出现在《四库全书》等书籍中。《三冈识略》中记载,
十八日午刻,姑苏城外不云而雷,击碎金相国之俊第四公子居上鸱首,细如栗米。荷兰国噶吧王油,具本进贡方物。中有琥珀,重五斤八两。又有火鸡二,能食火,投炽炭于地,如啄粟麦。按《十洲记》,有火鼠、火雀。《西域记》:富浪有火鸟,食火炭。《原化记》曰:蜗牛,兽也。如火而食火。又暹罗国贡六足龟二。
这里的荷兰国噶吧王油,指的是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总督Joan Maetsuycker,他给康熙皇帝进贡了两只火鸡,这两只火鸡按照描述应该也是食火鸡,而不是美洲火鸡,虽然此时美洲火鸡应该已经传播到了欧洲。
火鸡节吃的火鸡真正传到中国,应该是道光年间的事情了。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
食火鸡,与驼鸟同类异属,身高五尺馀,羽色黑,头小而无毛,颈亦裸,顶有肉冠,胫较驼鸟稍粗短,善走,产澳洲及新几内亚岛。旧说能吞火炭,故名,今简称之曰火鸡。道光时,英人占舟山,携火鸡以来,遂有遗种。今定海人豢之者甚众,岁由甬舶载以至沪,供西人之食者,不可胜数。
吐绶鸡产于巴峡及闽、广山中,雄者高三尺许,雌较小,羽色彩甚美,头部无毛裸出。上嘴根有肉冠,能自由伸缩,伸之长一二寸,垂于嘴下,缩则前头部成小块,时时变青白蓝紫红等色,焕烂夺目。亦称火鸡,日本曰七面鸟。
这里提到了三种动物。食火鸡,产于澳洲和新几内亚岛,也就是前面古籍中记载的能吃火炭的火鸡。另有英国人带来的火鸡,在定海繁殖开来,并被人用船运送到上海,供西方人食用,这个品种应该就是美洲火鸡。第三种是吐绶鸡,吐绶鸡本来是只存在于古籍中、产于巴峡闽广的传说动物,这里被混同于颈部能变色、日本人称之为七面鸟的美洲火鸡。
在《清稗类钞》中,徐珂和欧洲人一样傻傻分不清,把食火鸡、英国人带来的美洲火鸡和传说中的吐绶鸡混为了一谈。但从此,美洲火鸡在中国就被称之为火鸡,而且还有了个更文艺别名——吐绶鸡。
文/Athlon_BE
2017.11.23 初稿
2018.4.8 二稿
2018.11.19 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