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随笔散文散文

一代伟大诗人伪造身世瞒骗众人,竟是为了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24人  泽心育儿与阅读

说到伟人,特别是古代的伟大文人,我们脑海中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品行高洁”“谦谦君子”等词语。然而却有一位历史上的伟人,竟然伪造自己的身世,谎称自己是前朝名人的后代。这不仅在当时,即便是现在,也让人颇为诟病,如同一块美玉出现了瑕疵。

他就是我们唐代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做了什么呢?

白居易表示自己家祖上是战国时一代名将白起。

白起,何许人也?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在战国时担任秦国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破魏韩联军、攻入楚都郢城、重创赵国,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现在也经常将白起称为“战神”、“兵神”,各种小说、影视剧,甚至国民手游《王者荣耀》都会提到白起,并展现他的英明神武、用兵如神,可见白起在后世人们心目中一代名将的地位。

不仅现在,即便是唐朝时候,白起也是十分受尊崇的。

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设置武庙祭祀历代名将。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将白起等十位名将供奉于武庙内,称“武庙十哲”。皇家都对白起如此推崇,民间自不必说。

白居易是白起后人,那妥妥的一代名人之后啊。一提自己来头,只怕是走哪里都要接受众人目光洗礼,那目光里必然是有三分尊崇,七分艳羡。

可惜,这身世是假的!是白居易自己伪造的!

白居易去世后,一代诗人李商隐为白居易撰写墓志铭,曾提到白居易为白起后人的说辞是“公之世先,用谈说闻”,意思就是白居易的身世只是自己说出来的,并没什么实际的根据。用我们现代话说难听点就是:这都是白居易自己在“吹牛逼”。

后世学者通过研究也证明了,白居易确实与大将白起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甚至白居易的祖上也不是汉人,而是胡人。

日常生活中假如我们遇到一个爱吹牛逼、哄说自己家是某某名人的后代的人,我们通常都会将此人贴上虚荣、说大话、不靠谱之类的标签,进而不愿接触。突然我们发现,一代名人居然也干这种事,这就很尴尬了。

因为这点白玉微瑕,大概一些喜欢白居易的粉丝们要“粉转路人”,一些对白居易无感的路人要“路转黑”,即便是依然喜欢着白居易的忠实粉丝们恐怕也会觉得心里有个疙瘩,终究意难平。

大家都在内心无声呐喊着:白居易,你究竟为什么要“吹牛逼”?

对此,很多人觉得是南北朝时候的门第观念的原因。尽管南北朝时候士族等级制度到了唐朝已经不复存在,但白居易依然受到这种陋习影响,注重家族地位、社会地位,很希望自己是名门望族出身。

私以为这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白居易希望以名门望族的身份时刻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忘苍生,不辱使命,不负门楣。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曾在《离骚》中自述身世说自己“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认为自己的先祖是远古时的高阳帝,同白居易的“公之世先,用谈说闻”类同。屈原在《离骚》中所传达的也同样是为了展现自己出身名门,品行高洁,身负救济天下之重任。

即便是现代,这种思想也在很多人,甚至你我身上有所体现。几乎每个人内心里都会有一个偶像,这个偶像或许是明星,或许是古代伟人,或者是当代先锋,总之他(她)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物。当我们遭遇挫折、磨难时,我们心中不自觉会想到我们的偶像,以此获得动力;当我们将要做出不恰当的举动时,我们也会以“XX的粉丝不能XXXX”约束自己。像我们常听到的“镇魂女孩永不服输”“蜂蜜要坚强”等就属此类。

我们只是把名门望族转化成了某位偶像的粉丝,某位前辈的门下等等,但其中包含的情感和思想的本质并未产生变化,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以此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纵观白居易一生,更加能体会这种思想。

白居易自幼年就一直刻苦读书,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终于得以考中进士,为国效力,却官场不顺,屡遭贬谪。对于此,尽管白居易内心郁郁,但他始终不忘关心百姓疾苦。

他不仅写下了《卖炭翁》、《观刈麦》等著名诗篇,任忠州刺史时,他修路兴建学堂;任杭州刺史时,他修筑白堤,疏浚六井;任苏州刺史,修建道路桥梁荷塘,七里山塘街至今仍是苏州的著名景点。即便是晚年一心向佛,诸事不理的情况下,72岁高龄的白居易仍为了洛阳被称为“鬼门关”的险滩八节滩四处奔走募资,好让船夫们能安全过河。

中国文人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白居易无论“达”或“穷”,都始终以百姓疾苦为己任,这与他以名门之后的高标准时刻要求、约束自己必然是分不开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