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不怕坐牢,怕吃奶粉”
2022-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喜欢撰稿的老兵
文/高 旗
记得在十年前,一位叫阿朴的海外华人,在他的微博上,讲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在他居住的佛罗里达州,每到春季,全美各地的大学生,都会去该州的奥兰多度春假。
此时,奥兰多一下变得活跃和年轻起来,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小的麻烦:大学生们忘乎所以的狂欢酗酒后,开始做出各种有碍公共秩序和破坏社会安全的事。不堪其扰的奥兰多市民只好不断地给警察局打举报投诉电话。
由于惹事的大学生罪行较轻,在口头警告无效后,警察只能把酗酒闹事者们,送到监狱里单独关上一天,以此吓唬吓唬他们。
没料到,被关了监禁的大学生不但不害怕,反而以此为荣,当他们被释放后,竟然还到处向同伴宣扬,称自己待在里面酷毙了!
鉴于产生了“如此效果”,哭笑不得的警察,只好增加关押时间,且每天只给他们少许的面包和水,可不料又起了反作用,待在监狱时间长的人,越感到得意了,他们甚至前仆后继地比拼起来。这种状况让警方头痛不已。
后来,一名警察给上级提出一个建议:每天不再给被关押者提供面包和水,而是给他们婴儿吃的奶粉和专用辅食,意为他们还是“没长大的孩子”。
这一建议被采纳后,立见奇效。闹事者们再也不愿意待在监狱里了。因为他们害怕身边的朋友知道他们在里边吃婴儿食品,使这些“追求自我个性,渴望被外界看成是真男人”的他们,特别不希望被别人“小看”成婴儿,那样就太丢脸了……
从此以后,奥兰多很少发生大学生酗酒闹事的现象了。
由此,有心理学家总结道:强攻不如智取。摸透了一个人的心理,并对症下药,才能实现“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