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
今天学习了混沌大学徐正老师的创业分享,还是有很深的感触。
对于新零售的认知,第一点是关注趋势性变化,而不要关注波动性变化,二是从2015到2025年这10年时间里,80、90、00后从购买生鲜产品的生力军变成主力军,那么多与这个互联网催生出来的群体,更多关注的是线上购买和交易,主要的消费的群体是女性,就像里面分享的女性购买衣服会开心,但是去超市买生鲜不会开心的,这个需求在这个群体就出现了,对于90、00这个群体现在更多的是对生鲜不太能挑选和懒得挑选,那么每日优鲜就是做这个事情。
当初做每日优鲜的时候的三大布局:
1. 交付策略:前置仓
重视冷链基础建设;弃“店”择“仓”,优化成本;单点验证,快速点复制。
2. 产品策略:全品类精选
100%批次检验;懂产品,懂生产;打造“生产型”供应链。
3. 运营策略:社交化+会员制
重视老客户留存;超越用户期待,口碑效应;为用户制造传播的内容,通过口碑而不是初期的烧钱冲流量爆款模式,去掉很多的中间渠道环节,直接找供应商和销售商,通过我的前置仓进行配置输送,实现买家卖家平台共赢的局面
一方面看用户。看他所在的场景、他生活的空间,无外乎是这几个:
在家、在办公室、在路上、在公共场所,这个公共场更多的是指 Mall 这样的地方,其实平均每周都会耗费每个人小一天的时间。
另一方面看后台,后台就是你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你的供应链、会员、数据、物流体系;
前置仓:建基础设施的人,上帝会给你奖励
前台是强调广度的,后台是强调密度的。零售的生意都是统采分销的过程。
这是我们对生意的一个的理解。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做了一件事叫前置仓。
前置仓的本质就是把冷链物流从城市级升级到了社区级。越来建完之后,用户的体验开始发生变化,下单一小时就能送到,线上买菜比在线下更便捷。
而且,这样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柔性的供应链,随时订随时送到,大家的需求就突然被激发了。
「前置仓」属于业务上的东西,我们就抽象一些可能对创业有帮助的结论。
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你所面对的困难一定比你想象中要大很多倍。但是做完之后,你能得到的回报也是超出你的想象的。
以每日优鲜为例,我们刚开始做「前置仓」,其实就是想做到家业务,做完到家业务发现这个基础设施很好,我们才有机会去做无人零售。
这就是上帝给你的一个奖励,对于一个辛辛苦苦建基础设施的人的奖励
注重精品而不是类别非常的重要,小米就是这样做的,口碑至少现在看来越来越重要,广告的作用不能说小,但是作用真的不大,大部分的广告费都是烧掉的,也是我不看好ov的原因,只能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发挥力气的ov和在 东南亚印度改变别人生活的华为小米相比格局还是差太多!
三种创业心态:忍受的、接受的、享受的。
做重大决策时需要进行三环验证:市场直觉、商业逻辑、产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