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间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散文

记忆深处有芦花

2018-03-05  本文已影响365人  凡心尘语
图片来自网络

芦花是我的高中同学,一位典型的江南俏女子,杏眼柳眉,鹅蛋圆脸,适中身材,微微的婴儿肥,一副珠圆玉润的模样。最美当属她的一双大眼睛,典型的双眼皮,长长而略卷的睫毛,眼珠黑而闪亮,如两颗溢出汁水的葡萄。

芦花姓卢,于是得了个芦花鸡的外号,我私下里叫她芦花,更简洁顺口。遇见芦花,我不得不感叹,世界这么大,我们真有缘。

初识芦花,是在高一的那次运动会上,我们俩个都报了标枪项目。那时我在三班,芦花在五班,我们还没有任何的交集。那时,因为长得胖,我的班主任就想当然地认为,我具有投标枪的潜质,于是我这个从未投过标枪的人,硬着头皮上了阵。

到了比赛那天,我一出场便是惨不忍睹,不是犯规就是将标枪扎在近处,一个没有运动细胞的人,这种惨烈的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轮到芦花了,短发圆脸的她,手持标枪跑起来,如一只轻盈的兔子,鼓起腮帮,铆足了劲,飕地一下将标枪掷了出去。标枪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形,斜斜地扎在远处的草地上。

“哇!”周围一阵欢呼,我也禁不住拍起手来,本来我就是来打酱油的嘛。那天的标枪比赛芦花第一,我也第一,不过是倒数的。这样,我和芦花就算认识了,见了面,常常会点个头,打个招呼。芦花的手劲确实大,我们常在冲水的地方碰到,芦花一手一只水瓶,有时会拎四瓶水,走起路来,还脚下生风一般。

高二分文理科,我们都选了文科,这样就成了同班同学。更巧的是我们分在了同一个宿舍,后来左调右调,居然成了同桌。

晚上宿舍熄灯后,卧谈会也就开始了,不谈上一次,大家决不安心睡觉。有一次,晚上卧谈,大家聊起了彼此的生日。芦花说我的生日是美国独立战争约克镇投降日,我一听立马说出了日期。芦花惊讶道:“咦,你咋反应这么快?历史学得太好了!”我也惊讶啊,不是我历史学得好,是因为我也是这天的生日。我们俩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你说巧不巧。

后来不知怎的,又聊到了老家。因为是在湖北上的高中,宿舍里多数人都是湖北的,大家说到老家,不过是湖北的某个县城。“芦花就不同了,她是个江苏妹子,怪不得她这么水灵。”不知谁插了一句。“你是江苏的?我也是江苏人啊!”我愈加惊喜,“江苏哪儿的?”“真的,不过我的老家是江苏的一个小县城,你肯定不知道。”芦花说道。

“快说啊!”我有些迫不及待了。“丹阳,你知道吗?”“啊!”我差点要从床上跌下来了,人生何处不相逢。“我也是丹阳人啊!”我惊喜地说道。宿舍里都快沸腾了,书上说无巧不成书,这可遇上现实了。我也觉得这样的巧合,这样相遇的概率实在太低,偏偏我们就遇见了,这茫茫人海中的缘分啊!

这样我们的关系也就更近一层了。我家当时住在技校,芦花家住在省煤机,隔得还是比较远的。后来,我们回家都兴奋的告诉了自己的父母。我爸妈都说太巧了,爸爸说,他早知道省煤机有户江苏人。从省煤机子弟学校调过来的一个老师,和爸爸关系好,曾经说到过几次。芦花告诉我,她爸妈也早知道技校有户江苏人,技校调到省煤机的一个老师和他们说起过。原来在我们认识之前,我们就有一些共同认识的人,父母也都知道在湖北这个小县城里有江苏的老乡,只是没太在意。江苏那么大,怎么会是同一个地方呢,可巧,偏偏就是同一个地方!注定的缘分,终于让我们在高中时有了交集,太神奇了。

此后,我经常去芦花家玩。芦爸芦妈亦是热情非常,芦妈烧得一手好菜,冬瓜肉馅的饺子至今是我记忆中的美味。我和芦爸芦妈用丹阳话聊天,说老家的一些地名风俗,满满的家乡味道。芦花听得懂,不会说,用普通话时不时插上几句,有时还会来上一句怪怪的芦氏丹阳话,让人忍俊不禁。我8岁才到湖北,对老家有深刻的记忆,芦花在湖北长大,听得懂丹阳话,不会讲,对于老家的印象,来自于父母的回忆。

如今,我们都回到了江苏,相隔不远,虽然在各自忙碌的节奏里,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见面,都是那么亲切自然。这是一份友情,也是一份值得珍惜的亲情。

记忆深处有芦花,世界那么大,有缘自相会。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极限训练营】第43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