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好玩的文字之10:大胜敌军等于大败敌军
2025-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BentleyCui
“大胜敌军”和“大败敌军”在汉语中是矛盾的,可在实际上大多表示的都是“战胜敌军”的意思,这特殊的语言现象源于“败”字的双重用法。
“大胜敌军”
直接理解:“胜”即“战胜”,“大胜”表示“取得巨大胜利”。
结构:主语是己方,意思是“我军大胜敌军”。
“大败敌军”
看似矛盾,但“败”既可表示“失败”(自动词),也可表示“使…失败”(他动词)。“败”带宾语时(如“败敌军”),意思是“击败敌军”,“大败敌军”即“彻底击败敌军”。
结构:主语是己方,意思是“我军大大击败敌军”。
若主语是敌军(如“敌军大败”),全家应是“敌军被打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败”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中,“败”常作他动词,表示“使…败”(如《左传》中“败某师”)。这种用法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语言的经济性
通过上下文即可区分含义,无需额外用词。
其他类似例子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 = 中国队赢。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 同样是中国队赢。
“美国队大败” = 美国队输。
两个短语在特定语境下(主语为胜利方时)同义,但“大败”的歧义性更高,需结合主语判断。这是汉语中历史语法遗留的独特现象。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2025年5月30日
2025年7月26日 娃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