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担当
我们经常说“担当”,“担”字从词意上说是用四肢背负,用肩膀扛,这个动作每天都要做,因为它担的可能是一家人的生计、一个国家的安危。“当”说的是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当做/等同”,它表达的其实是价值的概念,这里面的价值表达的不仅是商品意义上的价值,还有感情的成分在。所以当我们扛着的是值得做的事情,并且我们会尽全力投身其中,这叫担当。担当的英文是take on,deserve, worthy of,其中deserve恰当的解释了担当。你做一件事情是值得的,值得别人对你的褒奖和厚爱,值得别人付给你的薪水俸禄,值得你自身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份值得,给予了你来自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你会更加专注的去做,你自身也得到了提升。这份意义既来自别人,也来自你自己。
和“担当”经常一起说的词是“责任”,责是本职,任是担当。责的本义是索取,这是主动的动作,后来衍生为责备的意思,它说的其实是当你的索取和你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你会受到来自别人的指指点点和非议。任的本义是抱,其实是告诉我们责任不是一件坏事,不是消极悲观的,它不是一种负担,对待它不必逃避和恐惧,而应接纳它,拥抱它,只有以拥抱的态度去对待,你也才能更加自如的去应对。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说工作其实是为自己。
不妨思考一个命题,什么是一份无可替代的工作。假如人工智能日益变得强大,并不可避免要取代一些工作,那你的工作特殊性在哪里,你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一想到Irreplaceable其实很扎心。后来我想,你把这份工作当做是自己的工作,把这件事当做是自己的事,你为自己工作,你就是不可替代的。为自己工作,这个过程是自觉主动地。这关联着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求生欲和独立,你在这个世间要生存下去,你就要成长。胡适先生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在这个时代,你可以拥有一种自由,选择独立或不独立。
担当不是一件纯粹快乐或纯粹悲伤的事情,它是一种 “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从人类进化的历史来看,大多数进步都是在悲伤的驱动下完成,这是悲伤的意义。所以担当有痛,它会带给我们羁绊,但它是进步的。设想一下你整天傻兮兮的乐呵,天然没有悲伤,天然在舒适圈,你适应了现状的一切,你能进步呢?
担当小到个人、家庭、组织(单位),大到国家社会,个体的担当,比如在家庭里对父母的反哺,对孩子的教育,对爱人的理解……比如在单位中主导/协助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企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比如在社会中,帮助贫困孤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践行美丽中国……“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的精炼表达。一个社会里,个体有担当,企业有担当,国家才有力量。个体没有担当,悲剧总是接踵而至。有人可能会跳出来说,我没有压力,我可以不用担当……这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他一定生活在不值得的人间……一个人没有担当了,就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说“担当”,经常离不开“初心”的召唤。
我们经常说“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华严经》的经典名句。白话说就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徐泓撰写的灵魂著作。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它可以是向内,对自己的,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简单、无畏、充满好奇,在不得不为了生存保持大人模样时,又时常探寻自己的内心,永远不失去生活的热情。它可以是对一个人,好比清朝词人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可以是对一份志向,我心怀梦想,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要去试试。可以是对一个地方,此去经年,望着面目全非的故乡,内心仍然唱着归来仍是少年。可以是具体事物,出外的游子,想念家的味道,路边的猫狗和搁在面里的那个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