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可以吗
你有没有想过,去做一个背包客,去能够让人彻底顿悟的西藏,去流浪歌手聚集的丽江,去走没有很多人知道的铺满梧桐花的美丽的小路。
遇见一个能够作为自己的标杆告诉自己往哪个方向走的人,去过一种只为自己而生的生活?
以梦为马,可以吗在没有遇见大冰之前,我从没有认真去思考过,怎样与自己独处,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探究身外的世界。也不曾知晓,原来在自己的世界之外还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抛弃各种与名利有染的东西,以那样一种干净纯粹的方式随性地,认真地生活着。
那才是真正的人,真正的人生。这群人里,有唱摇滚的流浪歌手,有病魔缠身的作家,有经历苦难的小孩。
这些人,活在我们向往的“远方”里,活在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活在大冰的书里。
以梦为马,可以吗我曾经一度被“青春”“文艺”“唯美”之类的字眼笼罩,在并不现实的光环中渐渐埋没自己。
眼里只有“小四”,只有“韩寒”,只有“郑微陈孝正”,“方茴乔燃”。
每天庸人自扰,从不曾明了......瞬间觉得自己的视野,仅仅停留在这世界上一个落满了尘埃连一丝阳光都照不到的角落里,深刻觉得,这世上,除了矫情和浪漫,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去发现的东西。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和物。不只是大冰。
以梦为马,可以吗史铁生,赵牧阳,摇滚,很多很多触动心灵最深处的不需要任何介质来传达也经不起任何华丽与名利来玷污的东西,我只能说,大冰是我遇见的,最能用文字打动我的人。
我看着他的字,眼睛也开始酸涩——曾经我以为我永远也不会去触碰深不可懂的大作大家,比如莫言,比如史铁生,巴尔扎克,等等。
因为在心里,那些人太遥远,那些作品太大,远不如眼底的小四,韩寒这般浪漫;曾经以为对于“摇滚”这样象征着叛逆与不羁的音乐,永远永远不会去深入了解。
因为自以为自己是那么文艺范,那么唯美风,那么安静乖巧;曾经以为每天高调宣扬着自己要去西藏,去布达拉宫,去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真的圣洁了,与众不同了......
那些自以为是的优越感,那些在别人眼里的“优秀”,都是虚幻的,不实际的,飘在空中的,真正能够落地的,是打心底里真正想要去做并想要去做好的东西,是那些真正能够让自己得到成长。
能够获益终生的东西,比如去看一场好的电影,去画一幅真正喜欢的画比如去了解语文老师推荐了无数次的曾经一度以为老套的那些作家的作品,比如一次静下心来的思考。哪怕是从别人的故事里。
曾经那些为了得到一句夸奖,一个认可,一场赞扬而付出的努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是属于自己的。当有一天,这样的一群人从你身边离开,你又靠什么活着呢?
自始至终,你要靠自己的心活着,靠自己的独立活着。爱你的人和赞扬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开,只有你自己不会离开自己。没有必要去为了认可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倘若身边所有人都不跟你装,你又装给谁看呢?
曾经以为,那些千人万人都懂的大道理,没必要说的那么透彻。但是当你遇见,一个真心经历过,感受过,认真思考过,成长过的人声形并茂地说出这些。
你也真的从那个人的眼里看到发自内心的感触和感动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那些曾经自己以为很作很假很没必要的东西,是那么重要,那么富有震撼力,富有感染力。
以梦为马,可以吗从明天起,我要去买一套质量不错的画笔,一些还能用得到的颜料,和一些不粗糙的画纸,去画一些能够让自己遗忘浮躁的东西。
我想我该静下心来去画一些自己爱的东西。无论时间是否对称于结业或其他。我为我自己而画,只为找回自己。在艺术上,审美是不容玷污的。
学了画画之后,在看电影的时候会对一些画面产生美感和共鸣,而那样一类画面是自己在之前看电影时曾一度认为用来拖延剧情的东西。这也许就是艺术产生的“审美高度”。这感觉也许我们都有,只是未曾发觉。
在我一味寻求完美而被阴郁,悲伤,纠结和痛苦笼罩的时候,大冰在书里拍拍我的肩膀说,“嘿,你回过头来看看,这边全是阳光.....”
那是我2017年第一次被阳光笼罩。因了他的文字,我在“变更好”的路上找到了方向。
这些文字也许显得过于苍白,流水一样,不痛不痒,毫无修饰,甚至读起来还不那么舒服,但是它真实,可感,关乎成长,关乎懂得。
借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一段话来结尾:
“因为能和有趣的人进行两个小时的交流,所以又能把自己的思路做一次清晰的梳理。
因为每一天都不是自己能想象的,所以每一天都活在感谢里。
纵使我们的世界趋于稳定,但由于世界上还有“遇见”这个词,所以我们每天都能充满期待。
以梦为马,可以吗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能遇见一个人,听这个人说着我曾经那么热切地想要完成的事情,说我曾经对别人说过的那些话,我了解但并不会免疫反而更能理解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大多说悲剧都是因为——有呐喊,却鲜有回应。”
“这些道理都需要我们亲历人生,一步一步跌跌撞撞走出来,才能体会到。只要还在路上,就不怕懂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