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累不累

2020-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跑步遇到最好的自己

郭敏风—中原焦点团队讲师、心理咨询师-陕西大荔-坚持原创第(984天)健身打卡第(465天)

    今天是小组复盘的时间,两位老师都带着问题而来,复盘的内容便做了调整。

    首先徐老师分享女儿收假去学校后发给自己的一段信息:“离开家后,感觉身后的支持变弱了。”

  x老师给予的回应:嗯嗯,是的家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爸妈时刻在你身后一小步的地方陪着你。”

  徐老师问她的回应是否妥当,如何回应更好一些,我让每位老师都以妈妈的角色试着回应孩子,再让老师们以女儿的身份,感受妈妈的回应。

      总结感受: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我们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好奇、共情,了解到孩子真正的需求,我们会走的很快,与孩子不能很好的同频,而是以自己预设的态度给予孩子回应,给予孩子支持,这样我们所给予的可能根本不是孩子所需的。

  接纳,理解,共情,好奇,具体化……是我们在生活中时刻修炼的功课。

  w 老师心里担心孩子的学习,感觉孩子成绩不能提高让自己很是着急,问我该如何做?我也真的不知如何回答王老师,王老师分享了她与孩子的一段对话:

  (王老师是学校的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班主任,数学卷子发了下来,看到孩子的成绩,心里很不满意,拿着孩子的卷子和其他同学的对比了一下,发现孩子卷子的错误很多,回到家,看见孩子正在吃饭。)

妈妈:“今天累不累?”

孩子:“还行吧。”

妈妈:“今天有不开心吗?”

孩子:“没有呀!”

妈妈;“听说数学成绩下来了,考得咋样?”

孩子:“考得不太好,第一页好几个都没写  上。”

妈妈:“我把你的卷子和其它同学做了个比较……”

孩子:“你都看到了,还问我!”

妈妈:“你的卷子错了那么多,我说假期让你好好做题你就是不听,结果是这样!”

孩子:“我的数学我知道如何学,真不用你    管!英语需要你帮助了我会给你说的。”

妈妈:“那你具体说说,接下来你将如何做?好的,咱继续,不好的咱修正,妈妈认为不对的方面还能帮你做下调整。”

孩子:“我不想说!说也白说,完后还不是还要听你的!”

    这次孩子吃饭比平时少些,完后一句话不说的离开了!

    就上面的对话,我让其它的几位老师轮番当妈妈,让王老师做孩子,连续进行三遍。每一遍结束,让王老师说下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王老师觉察、感悟总结:

(1)跟孩子每天都谈,都成了家常便饭,所以孩子很烦,当然也懒得回答;

(2)即使说出我想法,还是按妈妈的做,所以和她谈毫无意义,还打击我的自信心。

(3)感觉妈妈不理解孩子,时刻在控制着孩子。

(4)孩子感受到的是压力,是不被相信。

……

    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满意,希望能立刻找到灵丹妙药,让孩子有更大的改变,但这确实不太好找。当真的找不到,又无能无力时,就试着把每天和孩子的对话记录下来,自己做下孩子感受一下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如果感觉感受还行,那就继续,如果你感觉作为孩子感觉这样的互动模式真的不舒服,那就试着调整自己,如何让孩子感觉舒服些,可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改变的。

  感受到他人之感受,才可能给到他人之所需,否则你累,他也累,你不舒服,他更不舒服。

今天你累不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