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由自己负责的人生
你的周围有没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可能资格比较老,时间并没有让他们增加新的技能,也没有让他们变得睿智,而是更加愤世嫉俗。
如果你指出他工作中的问题,他说:“以后我不做了,做得多错得多。”或者“把我开除吧,正好退休。”
你提醒他注意某个细节,他会觉得被冒犯。以后什么决断都不做,有人来找他办事,他说:“我不敢决定该不该给你办,要等领导指示。”
他们的画风是说话阴阳怪气,爱发怒,思维走极端。
在他们的认知中,一件事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很少有中间地带,把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引申出特别的含义,把每句话都能听出“刺”来,好像每件事别人都是有深意的,并且都是针对他们的。
他们很像梁山好汉,硬汉一条,“士可杀不可辱”。只是,什么情况算“辱”,由他们自己定义。
只有年纪偏大的人才这样吗?不,和年龄关系并不大,和受教育程度有那么一点关系,非要追根究底,可能受家庭的影响多一些。
和他们共事累,动辄就生气,估计他们自己也累。在他们的观念中,他的情绪是由别人控制的,他个人发展的不好是由别人导致的。
要想和他们和平相处,要摸清他们的脾气,用他们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比如表达敬佩之情,一同批判他们所批判的,很快就能被接受成为自己人。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大师说:“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并非世界本身复杂,而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
我赞同一个观点: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还想改变,就一定会有变化。如果过于强调外界的原因,就会陷入“决定论”,觉得无力改变现状。
“决定论”是把自己的人生推给别人负责。是你们不让我顺心,是他们非让我这样做,所以即使错了我还是这样做,责任是别人的。
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赌过气,记得清楚的发生在学校。
初中时,英语不太好。有一次,英语老师叫我站起来读一段课文,我的发音不准又怕被嘲笑,站起来静默了一会,才突然读出声来。只是那声音像是我很生气,很不情愿一样。
结果,女英语老师像是立即被点燃了,把我教训了一顿。第二天开始,逃掉了很多节英语课。英语越发不好,现在发音和语法还总是被孩子们纠正。
直到高中时,才变得聪明点了,知道了人生可是自己的呀!伤害自己的结果,是让那些爱我们的人难过,而为买账的人是自己。
现在,感觉日子过得飞快,连生气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又太耗费能量了,正事都还没有做,还有那么多好奇心没有满足,就不舍得拿时间去生气。即使有时又不理智放任自己去生气,也能很快走出来。
阿德勒说,人生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听起来似乎是在进行自我攻击,然而他真正的意思是:
你一直延续的生活方式,是你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的结果。
人在任何环境中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熟悉的环境中,我们会感觉更省力,更安全,更放松。
而一旦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式,就会不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应对。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充满不安,可能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方式在等着自己。
所以人害怕改变,因为改变需要“勇气”,因为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改变带来的“不满”相比较,我们更容易选择后者。
所以,如果你也想改变现状,不要总想着性格、过去或环境,也不要总是拿“能力不足”当借口,而是要培养自己的“勇气”,获得幸福的勇气!
也许,你知道想成为谁,有了目标,看问题的方法有了一点改变,但是你这个人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也不能改变现状。
只有改变了自己与世界的沟通方式,改变了行为模式,才能真正开启新的生活方式。
萍谈职业,分享成长,更多文章,请关注@萍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