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传统紫砂壶型解析—报春壶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2人  938a4fb8a060

己亥年的春天已经来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人间万象焕然一新。亿万年的五色土早已凝练而老成,但在“报春”壶中演绎的却是另一番清朗模样,好似有一颗永不妥协的心,用一种经久不衰的毅力达到另一种经久不衰的境界。

报春壶的造型有很多,有松针报春、竹报春壶、梅报春壶、桃报春壶等,以松、梅、竹、桃等造型装饰的壶体。

一般壶身为圆形;壶盖、壶把、壶嘴以树木枝干为形;壶身上又作花、叶等造型的雕塑,来显示报春壶的表现形态。

报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

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紫砂匠人们根据这一民间风俗,凭靠大胆的想象和高超的设计水平制做出了报春壶。

报春壶的壶盖壶把和壶嘴以树木为形,壶身却为圆坛形,恰恰显示出报春壶美丽逼真。

壶嘴像劲松一样向上傲立,代表着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代表春天的到来和大地复苏,树木伸开枝干迎接春天。

松针报春

松树虽然四季常青,但在春天,可以听到它生长的声音。松报春壶,在壶身贴塑松针,松果,枝节流把,意趣盎然。

竹报春

竹报春壶又称翠竹壶。

古人祟尚竹的“虚心”、“有节”,壶以竹为形塑造,壶身饱满匀称。壶身呈鸡心型,上腹较鼓,下腹内收,高足线,高颈,压盖式,平口出唇。

嘴、把、钮都饰以竹节形,布局合理,伸展自然,增添了整器的灵动美感。

竹节桥形钮、三弯流及耳状环柄均制以竹节形,壶身铭文字体清秀,刀法俊逸。让整器更切合主题,形制尚朴,技艺腴丽。

梅报春

梅花,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梅花茗壶,属于紫砂花器艺术的范畴。虽然紫砂花器取材来源于自然形态,其内涵可谓丰富多彩。梅报春的壶盖、壶把与壶嘴皆以树枝为型,但壶身却是圆润光滑,恰恰显示出报春壶美丽逼真。可以简单概括为“幽韵雅致,风骨傲然”这八个字。

报春之意体现在壶嘴的梅枝、壶身一枝梅、壶盖的枝干纹饰上,报得春意不须万花遍丛,只需一枝梅暗自开放,浑厚的紫砂泥把梅花的素雅和春天的喜庆表现的淋漓尽致。

桃报春

三月春盛,烟烟霞霞,桃枝灼灼,花开十里。结实的桃枝,自然长于壶身,代表着新的一年肯定会结出鲜美果实。在中国文化中,桃枝用于驱邪求吉,桃果代表长寿健康。

名人名作欣赏

▲朱可心制 梅报春壶

▲朱可心 制 桃报春壶

▲顾景舟 制 九头咏梅茶具

▲沈蘧华 制 竹报春壶

▲谢曼伦 制 长青报春壶

▲范洪泉 制 报春壶

▲袁小强 制 松针报春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