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

杭州的再到10:龙门古镇

2023-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去龙门古镇,缘于一张照片。

那天在逛鹳山时,在江边的龟川阁看到一张龙门古镇的照片,画面着实美,于是就想去实地一看。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离富阳城区21公里。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因此得名。”

富阳龙门古镇

早上九点钟出门的时候,总算没有下雨。天阴着,地面一层湿,还残着夜雨的恋意。

乘汽车十点四十五分到达古镇,游逛了近两个小时。

古镇大同小异。古老的石桥,旧朴的房子,清澈的河水,安静的弄巷,别致的小店,石板路,木板门,各种小吃工艺纪念品店铺等等。

除此之外,龙门古镇给我的印象,在于它更古朴的原貌。有不少的老房子仍居住着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其中的一部分弄巷的门脸才开辟为做生意的小店,是半旅游半居家的性质。房子大体接近原始的样貌,这从一些房子的檐角、落基处可以看出。不像有些古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范围的重新仿建。

游客稀寥,所见也就一二拨男女,个别如我单身的男女。因为游居半杂的缘故,进出口、路茬多且开放。门票工作人员如果分不清是游客还是古镇的村民,那么就有漏雨之鱼。这样的鱼,我今次就做了一个,并不是有意逃的票。我张望着从就近的一个巷口进去,一直用眼睛跟随我的大爷走出广场一角的小亭屋,嘴巴半努着,示意我从右边的大门进去。

主入口

大门入口,一块石头上写着几个镏金的大字:

神奇龙门古镇,孙权故里迷阵

我走进去的时候,右边屋子里的人(这里应就是购票、检票处)在吃饭说笑,没有理我,我也就这样进去了。

在老街的一条巷子里,看见一家小饭馆招牌上写有“手擀面”,想起小时候妈妈制作手工刀切面的情形,那味道仿佛就飘进了胃腔。于是停下来,走进去对正在水池前清洗碗具的老阿姨说,“你好,给我来一碗手擀面”,并问“多少钱?”老阿姨就问我要不要加肉丝。我听她说,清面七块钱,加肉丝十五块。我想,手擀面如果再加上又香又油的肉丝,味道一定很鲜美,就说加肉丝好了。于是老阿姨就忙起来。

等的过程中,一妇人带一对小姐弟来吃早餐,阿姨先给她们下了碗馄饨。我等得有点着急,看那老阿姨才在切肉丝,哎呀,等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好歹一大碗汤汤水水的手擀面被老阿姨郑重其事地端到了我的桌前。一看,有点懵,用筷子轻轻一挑,拌一拌匀,老阿姨切了半天的肉丝在哪呢?只一星半粒的含混在一堆黑黄的酸咸菜里。面倒还好,但决不是之前想象的妈妈做的那样的手擀面,没有那个味。反正肚子是要填的,匆匆把面挑吃完,剩下一大碗汤,黄黑色的酸菜漂在上面。

在等吃面的时候,和妇人也聊了两句。妇人说,我们这里都姓孙。从一处老房子来看,这里或许果真是孙权的故里,孙氏遗留的子民哩。因此说,龙门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龙门,也指代对孙权大帝的龙脉繁衍的子民的统称。

老街

慢慢走,慢慢逛。在河边看见有人桶里装着一大坨面块,放在带网的塑料盆里,置于清澈哗哗流的河水里冲洗。站在岸上,十分好奇:面怎能放水中冲洗呢?于是问,人家微笑着告诉我说,面筋知道吗,这是洗面筋呢。啊,原来是这样。

在“耕读世家”门庐,最里面的老房子仍有人住。屋里整齐,地面干净,想必夏天不用开空调。一位老婆婆坐在屋内门旁,手里在穿一根长长的白丝线,脚下散放着许多圆形的网圈,原来婆婆在手工制作羽毛球拍,没想到羽毛球拍在这位老婆婆手里也可以做得很漂亮。其实在富阳,在杭州的所见,以为他们生活富裕清闲,实际上,只是生财有道,在自己的有序经营努力下不招摇做事。想到“生活是自己的”,这话来诠释这里的人的心里和精神形态,大概是不错的。

古镇的小河

从龙门古镇回到富阳城区,爬了鹿山公园。山顶有一富春阁,碰到一位白发老者。我坐在台阶脱了鞋袜,放在阳光下晒,见老者面容和蔼,与他聊了起来。看我行状,他猜出是来游玩的。我说是的,是慕郁达夫的名而来的。老者说,他不就是会写点文章么。我说不然,就文章他的影响仅次鲁迅,并且在抗日为国中做了一定的贡献,被国家追认为烈士,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他听了以为我是来采风的,问我是不是要写文章?意思问我是不是专门从事搞文学创作,以此谋生的。我说不是,兴趣爱好罢了。说到郁达夫,老者说,小时候就有人说他活不到老。我说,这话是不是马后炮?老者说,不是不是,有人看他的相貌,才这样说的。我就追问,什么样的相貌啊?这样一问,谈话好像难以进行,老者笑而不语。

2020年7月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