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简书心理专题精选月刊》5、6月丨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20-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木霖大叔

编辑 /木霖大叔

卷首语

所有的文字都发乎于心、言之在理。

所有的书写都温暖你我、通向疗愈。

【心理】月刊转眼间迎来了第三期,不禁感叹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大半年又过去了。但这半年里,我们也在努力为【心理】专题出力,希望它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受人喜爱。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你们也会因此爱上我们【心理】专题。

我们在每个月10号,我们会筛选10—30篇优秀文章放进我们的【心理精选月刊】供大家学习和鉴赏。

“ 月明门 ”评审团:首席评审官木霖大叔,首席评审官江孝良,首席评审官鱼得水nice,首席评审官连洛洛评审团们会非常专业的眼光并公平公正的投票评分,选出优秀文章。

此次月刊,从3、4月入选【心理】专题中筛选,我们从近200余篇文章中选出46篇作为评分筛选,最终决定入选这23篇文章作为本次3、4月月刊优秀文章。类型包括两性心理、育儿心理、社会心理、科普心理、个人成长、影视心理等。

20篇优秀文章:

人会有死后意识吗?心理学研究与濒死体验 | 白话心理学

作者:心理小白_淅雨西

1982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名叫作乔伊·哈蒙的护士刚结束了自己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回到了自己位于哈特福德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岗位。在这个愉快的假期里,她买了一条印有格子花的新鞋带,于是在回到工作的第一天,她就兴冲冲的用上了自己的新鞋带。恰巧,那天上午,乔伊所在的急症室收到了一个病危病人,主治大夫们很快的聚集起来开始抢救工作。作为护士,乔伊也加入了这场抢救,但她只是负责给医生递药这样的辅助工作,在手术快要结束的时候,乔伊便退出了手术室。这个手术很成功,手术中病危的女病人成功的活了下来。

第二天,乔伊照常来到哈特福德医院上班,巧合的是她在医院的走廊里遇见了昨天的病人。病人一眼就认出了乔伊,并且感激地对乔伊说:你就是那个系着格子花鞋带的护士吧!这话惊出了乔伊一身冷汗。因为前一天开始抢救的时候,女病人就已经昏迷不醒了,等到手术结束,病人还没有恢复意识,乔伊就退出了急救室,所以女病人根本不应该知道她的存在!更不可能描述她前一天使用的新鞋带,这样一个常人都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而女人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乔伊陷入深深的惊讶中。女病人表示:昨天抢救的时候,我把你们都看的一清二楚,不是在手术台上,而是我(的灵魂)漂浮到了急救室的上方,我从那里看到了你们(Ring & Lawrence, 1993)。

点击继续阅读

“生命的消沉”:理性认识抑郁症的危害,用爱心和耐心来积极应对

作者:王明鹏山东

大多数人,知道那些抑郁煎熬想不开而自杀或者试图自杀者,震惊之余,常常用道理方式说,“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这正是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的误解。

我们必须正本清源,真的理解、共情患者,才有可能提供有效、耐心帮助。

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指出,作为病态的抑郁症,核心体验是心境低落或极度消沉,如同“掉进一个没有底的深井,而且永远在往下掉”,很难用普通语言表示。

有两位抑郁症名人都叫威廉,一个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语言大师,一个是哲学兼心理学家,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抑郁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威廉写道,“这是一种积极活跃着的苦楚,是精神上的神经痛,正常的生命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这种“生命的消沉”,非常容易导致强烈自杀意图。

点击继续阅读

“一句不经意的玩笑,毁掉了多少人的童年”

作者:木霖大叔

在知乎上,我听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我带了一根小红绳用来绑头发,班主任就当着同学的面在操场上骂我,说:

“那么小就学会当婊子了?你想勾引谁?”

之后,只要她看见我戴了个发夹,看见我穿的衣服好看了点,都会听到她骂我骚货。

她一直用歧视的眼神看我,其他同学也跟班主任有模有样地开我玩笑,叫我:骚货、狐狸精。

后来,有个女生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指出老师的错误说:

“老师,我觉得你这样说真的很不好”

结果班主任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我就开个玩笑,我也没说错啊”

这个老师依旧没有认识到这个错误,只能说为人师表确实不应该。

我听过老师说过最严重的话就是:他这个人没用了,都快成废物了,我们不用管他,继续上课。

点击继续阅读

郁闷,同事每天搭我车上、下班。7点打电话催我出门,怎么拒绝?

作者:心理咨询师许烨

办公室总有“自来熟”的同事:

“小王,明早你也帮我带份早饭,好不?”;

“李经理,你买了新车啊。真酷,这车一看就是好车。要不晚上也让我打个车?”

“亲爱的,我忘记带钱包出来了。中饭钱,你先帮我付一下噢。么么哒~”

偶尔一、二次,也就不计较了。但是如果被惦记上了,那就很让人烦恼。

王楞楞好不容易通过自己努力买了一辆车。跟很多职场年轻人一样,虽然开车上、下班,但每个月还要还车贷,经济压力也不小。

但同事小倪可不管这些。天天上、下班都要搭楞楞的车。刚开始楞楞也不好意思拒绝,但时间久了,楞楞总是觉得不方便,也怕同事会有闲言碎语。

今天小倪下班过来时,楞楞就跟小倪说:“你先走吧。我要加会班呢”。

在楞楞的设想中,小倪就算听不懂自己的暗示,至少今天也不会留下来等他的顺风车。没想到小倪却说:“没关系。那我先去楼下超市买点东西”。

楞楞傻眼,这下演戏还得演全套,只得留下来加班了。过了半小时,楞楞觉着自己应该安全了,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微信弹出小倪发来的消息:“楞楞,你好了吗?我在停车场这里等你。我买了不少东西,你快点过来吧。”

楞楞郁闷了,这小倪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有种湿手沾面粉,甩也甩不掉的难受。

楞楞诚心跟广大网友讨教:对于这样爱占同事便宜的人,该如何拒绝?

点击继续阅读

改变,为什么这么难?改变需要勇气,需要来自你内心强烈的渴望

作者:木子琴空间

你相信吗?所有人都想要改变,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这是人性最基本的欲望。不信你问问你自己,你想让自己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吗?

比如身材更好,更有才,更有钱,更有地位...,或者养成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如戒烟,早睡早起,每天健身,多读书...

一年365天,我们大概有364天都在想着怎么改变,怎么让自己更好,但真实的改变却很难发生,即便有,也很难坚持下来,经常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我们会有很多无法改变的理由和借口,比如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好,做不到,或者强调客观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外在的人或事,比如家人不支持,工作压力大,身边人不配合等等。

我亲身体验过各种改变,也一直不断挑战自己的欲望、惰性或本能。我的心得是,想要发生真实的改变,最最重要的是要过自己内心这一关,说服自己的心,柔软自己的心。只有内心真正臣服,改变才可能发生。

点击继续阅读

完美的妈妈是如何造就“不完美”的孩子的?

作者:连洛洛

我的一个来访者清就是一个很完美的妈妈,她说她单身的时候都可以因为玩和自由不回家过夜,有了孩子之后她知道必须放弃这些自由,围绕着孩子转,成天成夜地粘着孩子,即使报了兴趣班,她也要呆在外面,她说心跟孩子在一起,感受着和孩子一同上课的乐趣。她觉得这样才是完美的妈妈。

可她很难受,每天晚上都是经常睡不着觉,梦到很多恐怖的声音在叫她,所以她来找我,想寻找不做噩梦的方法。她觉得她不想做梦,想好好睡觉,而且她的孩子并不好,经常情绪很大,愤怒和乱蹦乱跳,一点都停不下来,家里人说都是我太宠孩子才如此,她害怕恐惧无助,想寻求我的帮助。

当我们和孩子一直处在共生状态的时候,母子是互相侵蚀对方的自由,侵蚀对方的能量。

母亲看起来非常好的那一面,其实是潜藏着不敢暴露的愤怒都投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完美妈妈却造就了各种糟糕的孩子。

因为这就是一种过度承担,关系里,每个人都需要承受一部分的坏,如果好的部分都给了妈妈,那为了达到关系里的平衡——坏的部分都给了孩子。

所以过分完美要求的妈妈,将坏的部分深深隐藏在内心世界里,而孩子看到妈妈的脸就是一面镜子,为了关系的平衡,投射出来妈妈的坏。

点击继续阅读

一对懂得表达情绪的夫妻,代表了他们婚姻的成熟度

作者:Fruits老师

在婚姻关系中,不但不要隐藏自己的想法,还要学会客观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曾经有一个杂志做了一项关于离异的调查发现:

94%的离异人士表明导致他们离婚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交流。

这里的交流并不是低级问候式的交流,比如:你今天过的怎么样?你吃饭了吗?你的伴侣需要高质量的交流。

什么是高质量的交流呢?

简单来说就是,想法和情绪上的交流,在这件事情上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感受到了什么?

实际上,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当我们选择对伴侣真实表达,首先必须要克服我们心理上的障碍-不安全感。

我们有很多的夫妻,因为害怕对对方真实,提防对方,导致了关系虚假,交流也只停留在了低级的问候上,时间一长,两人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幸福的关系,不是这样的!随着两颗心灵敞开和磨合,建立正确的依恋关系的两个人,是会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的,这才是正常的现象,大家觉得是这个理吗?

所以,选择真实很重要的,但真实并不是把情绪直接发泄在对方身上,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

如何正确的述情(即真实表达情绪和想法)?

点击继续阅读

《天生非此》| 毁掉你的不是基因,而且你的家庭环境

作者:川页书斋

在《小偷家族》有这样几句话让人感触很深:

警察问小偷家族的爸爸阿治:“你让孩子去偷窃,不觉得有负罪感吗?”

爸爸阿治说:“我,没有什么别的可以教给他。”

警察对小偷家族的妈妈信代说:“孩子都是需要母亲的。”

信代说:“只有妈妈们才这么想吧,把孩子生下来就是母亲吗?”

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吗?是的,很重要。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起基因后天养成更重要。

在《天生非此》一书中这样写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最新研究证明,基因并非是心理特征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原因。诸如身高、相貌及眼睛颜色等生理特征的确会在基因的作用下由父母遗传给子女,而现在的研究似乎在极大程度上表明,诸如精神疾病、高智商以及内向羞涩这些特征则与子女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序列联系不大,或者可以说基本毫无关联。”

那么和什么有关联呢?

我们为什么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又常常隐隐地觉得委屈呢?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我讨厌我父母发脾气的样子,可悲的是长大后我猛然发现我生气时的样子和他们一模一样。

我们为什么在性情、处世方面和父母越来越像呢?

点击继续阅读

为什么你爱的遍体鳞伤,却找不到症结所在?

作者:及庐

什么是控制性男人?

他们擅长将语言和情绪当做武器,对爱人施以精神暴力。他们是“双面人”,阴晴不定,难以捉摸。

最主要的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必须占据控制权。多数时候,他们以爱的名义对女性进行情感勒索,最终让女性在控制性的漩涡中身心崩溃。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女性会忽略一点。所谓虐待,并不仅限于身体,更重要的是精神。如果对方长期持续不断的对你进行言语伤害,那么你的心理健康将会遭受巨大影响,如果你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关系中,却听之任之,那么身心势必会受到重创。

控制性男人是如何取得控制权的?

1、通过精神虐待控制女性。

含沙射影、言语攻击、冷嘲热讽、矢口否认、篡改事实、推卸责任是他们惯用的伎俩,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向爱人传递一种“你不行,一切都要我说了算”的讯息。

2、通过武力控制女性。

点击继续阅读

心理学:说服别人先知道大脑工作模式,我们没有自己想象那样聪明

作者:王明鹏山东

我们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这个生活故事被我说的非常琐碎,总结下,我想表达的心理学体验有这几点:

一是,任何事情都有N种解决方式,没有最优,只有可能。

千万别被自己定势思维固执住。例如点外卖以及吃鸡腿,就证明了想法可以有无数多,但结果可以是任何一个。

所以,少见才多怪,不合心意时候,告知自己别吃惊。

二是,说服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稍微用点技巧就可以。

这包括:1、情绪稳定,不着急是前提,尤其第一次遭到拒绝坚决不要表现不快,而是要坚信这是正常的。

2、看到对方底线,猜到最在乎的,然后适时满足对方需要,本例就是抓住家长需要孩子学习心理。

3、亮出要说服的观点后,立即带着倾向性解释,比如本例点出不吃就是浪费。

点击继续阅读

婚姻里的“爱情”,到底重不重要?(上)

作者:连洛洛

一,爱情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

千里老师说爱情是一种感受,婚姻是一种状态。当你把婚姻包裹进去爱情的时候,也许你注定有太多未满足的期待。

爱情更多是激情,亲密,和承诺的存在。那是种荷尔蒙引起冲动的出现,在甜蜜的氛围里感受彼此的交融。

在爱情里我们最初就是无所不能的婴儿,处处想控制对方,觉得他就是我理想中的样子,幻想着每一天我爱上的他,就是我内心里想要的样子。

古希腊神话里纳西斯因为得罪了回声被惩罚,是非常典型的自恋故事,恋爱里除了充满了无所不能地控制,还有无所不能的自恋,我们爱上了彼此,其实就是你爱上你想要我的样子,我爱上了我想要你的样子。

谈完了爱情,婚姻是什么?婚姻可以就说是两个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这里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同生出的娃娃,有夫妻共同财产,还有就是非常重要的双方父母。

点击继续阅读

“别拿开玩笑的名义,欺负我!”

作者:木霖大叔

昨天,有一个小女孩向我倾诉,说:

“我非常讨厌后桌的男生,他经常拿笔来戳我背,我提醒了很多次他都不听。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上课他居然拿笔挑起了我的吊带,我气到爆炸,回过头把他的课桌弄翻了,然后全班人都看着我。

老师问我干嘛,我羞愧得不敢说,然后老师就把我骂了一顿,我真的是太委屈了,就在课堂上哭了。”

她说的这段话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读初中的时候也经常有一个小毛孩,经常拿东西来戳我。

屡次不改后,我就突然把凳子往后甩,回过头一脚把他的课桌揣倒,他连课桌凳子一起倒下,狼狈不堪。

那时候在上语文课,语文老师把我们俩拉出去训了一顿。

很愧疚,但也很爽,因为他下次真的不敢弄我了。

对于我一个男生而言,我敢这样反抗一点都不难,但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有时确实很无助。

人们总是喜欢拿开玩笑为由,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来讨得自己的快乐。

到最终受害人不开心时,他们就会说:你是不是玩不起啊,这么小气。

似乎“开玩笑”成了人们释放恶意的外衣,只要披上他就不会有责任。

殊不知,那些被伤害的人有多么难过。

点击继续阅读

心理咨询到底有用吗?跟常人聊天有什么差别?三点告诉你答案

作者:心理咨询师许烨

坐下来一小时,两人叨叨叨,就好几百。心理咨询到底有用吗?

心理,这个词应用面越来越广。心理咨询也逐渐被更多民众接受。

学校老师有无法沟通的学生,会让心理老师去帮助沟通;

管教机构有抑郁或焦虑的犯人,也会让心理老师进去疏导。

心理咨询就成了应对高难度沟通的最佳手段。普通民众在遇到点想不开的事,或是家庭矛盾,从原先找老娘舅,也转变为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

但是也会有民众一直想不明白,就两个人那么坐着说说话,为什么要收几百一小时。有的还要加上千?

深圳有一位姑娘,家里排行老二。大哥长期家暴父母,原因就是与父母在家庭和工作上有矛盾。随着失业和长期未找到工作,老大和父母从最初的口角,演变为动手打老人。社区社工介入后,建议老大去做心理咨询。

老大去了几次,深感心理咨询对自己帮助很大。回家后要求父母和小妹跟着一起去做心理咨询。但去了几次之后,老大的情况并没有改善,反倒是跟父母的关系更恶劣了。家人之间变得冷漠。年初时更是把妈妈气到离家出走一个多月。老大一点悔过的心都没有,还数次再跟父母争吵的时候说:“我这辈子不孝敬你们!更不欠你们什么!”

上个月又跟妈妈激烈争吵,爸爸阻止,老大还要跟爸爸动手,逼得妈妈向他下跪求他。妹妹看不下去,出言抗议,结果也被哥哥打了。

所以这位姑娘很气愤的网上发帖:“心理咨询,动不动就好几百。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

这可能是很多人都会有的顾虑和疑问。心理咨询到底是在干什么呢?

点击继续阅读

《人生十二法则》:你的拒绝是你的痛点,也可能是你需要成长的地方

作者:李家小猫

听了那么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普遍生活压力大和精神焦虑,市面上就催生出了一大堆快餐式的“人生指南”来喂养读者。我们急于吃下这些快餐当作补品,显露出的是内在的焦灼、匮乏和恐惧,如果补得不得当,反而会出现更糟糕的效果。

况且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持续做到,每一步中间都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我们真的缺乏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的观念和“人生指南”吗?现在获取知识了解一些观点很容易,而观点却不值钱,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些接收的信息和观念,如果不去探求背后的底层原理和逻辑,如果不主动思考和自己的关联,自身又缺乏一些经历,根本触动不了自己,就很难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只有行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到真知和结果。

短暂地停留在眼里、想法里就只能转瞬即逝。知其所以然才会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

最近看了一本《人生十二法则》,作者乔丹•彼得森教授利用大量生物学、神经学、宗教哲学、圣经、神话故事的研究,用12条基本的人生法则,指出世界运行的本质,提示生命存在的脆弱和局限,给面临价值感缺失的年轻人一些勇气,主动承担起责任,规避错误,修正行为,然后提高自己。

乔丹•彼得森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这本书能够成书,来源于作者从Quora网上的答题清单,类似于在国内的知乎网站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他的答题内容非常受欢迎,最终精选出来12篇精进成这本书。

读这本书不要拘泥于具像的12条数字 ,表面看起来十二条法则是术的层面,实际说的是人生的“道”,蕴含人生底层的内涵,找出与自己匹配适合的部分审慎地阅读,我结合自己有感触的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

点击继续阅读

《被讨厌的勇气》:从心理、行为两个层面,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

作者:二号作战员

你总是抱怨现状,却无法改变?

为什么你惧怕社交,想方设法地躲进角落?

经常因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困扰?

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不敢告白?

这些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今天我想通过一本书来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生活中的你活得不开心,其实因为你没有“被讨厌的勇气”。

是的,这本书的书名就是《被讨厌的勇气》,可以作为你心理学入门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介绍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是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共同完成的。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青年不断发问,哲人回答,来帮助青年人走出迷茫,解答人生课题。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被誉为个体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据说阿德勒本人其貌不扬,成绩平平,尤其数学成绩极差。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五岁差点因为肺炎死掉。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让他特别惧怕死亡。

童年的坎坷经历,没有让阿德勒自卑,反而激励他前行,终于并成为一名伟大的心理学家,一生致力于帮助人摆脱自卑情结,重塑自信。

通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阿德勒会告诉你:你的幸福或者不幸都与他人无关,一切皆因你自己的选择。阿德勒思想会从行为、心理两个层面帮你构建起这套内部自尊体系。

点击继续阅读

“一份长久的爱情,需要具备这3种条件”

作者:木霖大叔

很多人认为,想要收获长久爱情做到互相包容,互相信任就好了。

但事实上,很多情侣确实做到了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但这并不是维持长久爱情的要素,它只是把矛盾控制住了,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就像一个正在发怒的人,你让他不要生气,他的确是不生气了,但它把情绪憋在心里不发泄。

要知道,情绪憋久了只会让矛盾越来越大,让自己越来越难受,所以控制并不能解决问题。

要想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源找问题。

01相似的个性

相似的个性代表着两个人都有相似的三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三观相似的两个人,新鲜感不容易褪去,如果关系处理得好,新鲜感可以保持一辈子。

但如果两个人三观不相似,吵架的可能性会明显提高,因为不相似就代表两个人的立场和思路不同。

若两个人发生碰撞,对方或自己不肯让步,那么结果往往都是吵架、生气、冷战。

点击继续阅读

内向的你,其实内心藏着一座宝藏,一定要去看看

作者:我是白茶

今天,打开知乎时,被知乎推送了这样一个问题:

“内向的性格真的不好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内向性格怎么不好了?内向外向性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实在谈不上谁好谁坏。

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个世界似乎对内向型人群充满了不理解、偏见。

性格标签早已被主观贴上,比如外向的人就是乐观自信、阳光开朗、活泼好动、能言善辩。

内向的人就是不够自信、消极软弱、孤僻害羞、沉默寡言、自卑阴暗......好坏标签就这么给定义了,似乎一切坏的标签都是内向者的。

只能说这都太过片面,是一种深深的误解。

真正的“内向”到底指的是什么?

美国作家苏珊·凯恩TED演讲,内向性格的力量里曾说过:

它与害羞是不同的,害羞是对社会评论的恐惧,而内向更多的是对于刺激所作出的回应。

所以,当内向性格的人处于更安静的、更低调的环境时,才能把他们的天赋发挥到最大。

在《天使爱美丽》这部影片中,内向敏感的艾米丽在看到电视机里戴安娜王妃去世的消息时,她敏锐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

并机灵的用“佐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影响着她周围的人,解除了别人的烦恼,最后艾米丽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艾米丽直接就向我们展现了,内向敏感者也能拥有乐观幸福的生活。

点击继续阅读

“一份送给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指南“

作者:木霖大叔

自从我写了一篇文章:患有抑郁症的人,懂事得让人心疼

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许多私信,他们都称自己患有抑郁症,想要得到我的帮助。

所以,我整理了一份《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指南》送给你们,它的作用在于“自救”,也仅限于“自救”,我并不希望你把它当成宝典,当做指南刚刚好。

这些方法是我在阅读完大量书籍后,面对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咨询后,总结出来的,并且这些方法是符合科学依据的,所以,尽管放心。

这篇文章大约4000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我不在乎你是否患有抑郁症,还是只是有些抑郁情绪,通过这篇文章多多少少给予你一些帮助,只要你听得进去。

点击继续阅读

“你可能不会相信,我谈恋爱患上了抑郁症”

作者:木霖大叔

今天聊的话题,可能会打破一些人的常规认识,也可能会让一些人失望。

这个话题就是:在恋爱中患上抑郁症。

许多人会认为如果患上了抑郁症,只要投入到一段甜甜的恋爱中,就会被治愈。

虽然甜甜的恋爱确实有疗愈作用,但也可能会让抑郁症加重严重,甚至可以让一般人也患上抑郁症。

我们要知道,抑郁症一般都是在关系中被引发。

比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婆媳关系等。

所以,我们来聊一聊在恋爱中患上抑郁症这件事,并想办法去避免或解决它,这显得很有必要。

点击继续阅读

警惕!身体正在提示你需要改变了!

作者:冰千里

最近母亲的嘴角又开始“上火”了。

我早习以为常,因为她每次从老家回来都这样,除了嘴角发炎,还浑身无力,好几天才缓过来。

“故乡”对很多人而言意味着落叶归根,意味着踏实和安心,但对母亲而言,却只有不好的回忆,那里的山山水水给到母亲的不是亲切,而是忧伤。

只不过忧伤过于久远,似乎早已忘记,但潜意识的记忆却无法磨灭,身体更是记得这一切,用“闹心上火”这样的形式表达,也算合情合理了。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

只要压力大骶髂关节就开始疼,压力太大就会让我躺倒,一般4、5天即可恢复,4、5天中,我只能看着天花板,除了翻身什么都做不了。于是,那几天我不得不思考疼痛的意义。

如今我几乎不再犯病,是因为我已不需要关节替我说话了。

是这样的,身体的语言正在提示你:是时候需要反思、需要探索、需要改变了。

如同当下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也在提示人类,是时候自我检讨了。

这样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只是轻重缓急的不同,也许你并没在意,仅仅把它当做了生理疾病。

关于这病,心理学给取了个名字叫“躯体化”,意思是心理问题由身体来表达,的确十分形象。

而躯体化的表达,我见过无数。

以前来找我的孩子,除了网瘾叛逆等行为问题,最多的就是腹痛、厌食、呕吐。

点击继续阅读

源于创作,不止遇见。感谢您的阅读!心理专题精选与您每月相遇一次,喜欢就请多多点赞和转发。

订阅简书第三大官方专题,了解投稿具体要求,请直接点击心理

想在月刊看到自己的文章吗?请关注【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以及心理群内消息。

欢迎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学习交流社区——官方心理交流群,被心理专题收录后,主动勾搭主编连洛洛(微信lianluoluo2009),注明“简书ID-心理”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