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我终于鼓起勇气做自己
伽利略曾说,“我们称之为开始的往往是结束,所以来到终点,也就是来到起点”。
近两年,脑袋里总是冒出些问题质问着我,“你真正喜欢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想做什么?”“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为什么过了二十几岁这些潜意识里的想法会越发的折腾,越发的不安分。是否有另一个我极具想推翻这个碌碌无为的我;是否真的应该切换下身份,尝试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看完《人生效率手册》再次强烈地感受到“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世上聪明的人很多,而愿意保持平稳心态、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的人却很少。差距总不是在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不断累积,然后突然在某一天,发现自己被甩得老远老远。
死于25岁,重生于26岁,这样的开始会晚吗?或许我们不一定要那么激进、那么严苛的“早五晚一”之类的,但至少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坚持自己所想所做。这是个很好的时代,也是个很坏的时代。政策的完善让我们不再像父辈的年代挨饿受冻,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享受着无尽的便利。但浮躁的氛围,恶意炒作的焦虑总容易让人迷失掉最珍贵的脚踏实地。
饭需要一口口吃,路是要一步步走。或急功近利想要一步登天,或临时抱佛脚尝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结果,终归是收获不了太多。人生是一场珍贵的修行,请不要轻易交白卷。
死于25岁,重生于26岁,这样的开始会晚吗?那么问题来了,坚持的前提,你知道真的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很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生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出怎样的事业、构建怎样的人生。又或者说直到现在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像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过去的25年里,我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好像自己没有特别喜欢的,也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手中过得事情都中规中矩的完成,偶尔有一点特别好,其他时候也都是平平无奇。生活没有什么波涛,工作也没什么骇浪。唯一兴致高点的,就是想着以后我肯定要出一本平凡中的不平凡的书,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相识相知。但我却不敢写,除了还有些微的自卑,然后就是自己觉得文笔不好,写出来别人会笑会吐槽。
死于25岁,重生于26岁,这样的开始会晚吗?就这样我狠狠地拖着,一年又一年,这想法挥之不去却又磨灭不掉。后来我终于认识到,与其说我是自卑,是胆小怕写了的种种后果,不如确切地说是懒,真懒!
写得不好明明还是有办法提升的啊,比如多看多学多练啊。以前我虽然也不定期看书,然后看了很多时候就是记不住,也延展不出什么,但我总是不逼自己,我看了就看了,那其实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瞬间的记忆,过了就过了,连或许残留的一点痕迹也会被时间迅速抹平。
人总是有惰性的,成长的过程总是带着枯燥乏味,有的时候我们就是要逼一逼自己。
死于25岁,重生于26岁,这样的开始会晚吗?知识本身不一定是力量,只有我们从中提炼出的知识,才是力量;知识本身也改变不了命运,只有我们从知识里锻造出来的思维,才能改变命运。
所以,我开始逼自己,看完一本书或者看到其中某句某段,一旦有想法就要马上写在旁边,不要想写的是不是差劲,总之先写下来。如果看完一本都还实在写不出来什么,那就一定要默想默写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我还记得些什么。然后还一定要定期回看,不然是一定还是会还回去的。
虽然现在我这样做也才刚开始不久,但我发现我平时重复记的看的一些东西,会在某个偶然点或多或少的相互联系起来,这应该算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吧。
好好认识自己,相对客观的去分析自己,找出我想要的目标,定制可施行计划,去实践,去修复调整,去坚持。我期待看到一个蜕变的自己,也渐渐开始享受这样略带枯燥的过程。一天非一天,此一时非一时。我想当我以后回过头看时,这会是一段珍贵的记忆。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
不要害怕目标的可能性错误,因为比认知错误更可怕的,是缺乏目标和希望。
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自己总是忙忙碌碌,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了解,所谓的忙,到底是战术上的勤奋,还是战略上看起来的勤奋,而实际上还是在虚度光阴。
希望我们一样都可以充实而忙而非茫然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