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产品经理--这仅仅只是一个所谓的称号产品内参

社交产品的一点总结

2015-03-06  本文已影响366人  eded775c983c

画了一张思维导图,好困TAT

我对于社交产品的定义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平台。由于一开始看到了一些关于社交、社群之间的区别讨论,有点疑惑,两者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多,盯住“不同”找的话,哪里都不一样。

所以,我把社群归为社交产品的一个类型,一来分析简单;二来很多产品已经模糊了两者的界限,例如微博想做成Facebook,,,etc(例子居然没想到)。总的来说,把产品打散,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关系与信息流。不同产品的差异大致都可以用这两点来分析。

下面上图(づ ̄3 ̄)づ

关系与信息流

查看大图若仍然不清楚,可以通过Ctrl+鼠标滚轮的方式详看

图中应该有很多没想到的地方,会不断补充。

1.信息流

聚集基础

所谓“聚集基础”,就是社交的一个前置行为。由于社交是一种相对门槛比较低的行为,在任何场景下,都可能有社交的存在,例如驾校考试软件的“朋友圈”,热门电影下的评论,似乎只要产品中聚集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就可以产生一定量的“轻社交”。
通过观察一些主流社交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用户都是带着一个非社交的需求去使用产品,产品满足了这种需求后,才能给用户提供稳定的社交平台,例如朋友圈的基础是微信稳定、大量普及的IM功能;微博的基础是名人、大V的媒体效应;豆瓣小组的基础是自己完善的书影音体系;贴吧的基础是极度细分的兴趣和百度强大的导流。

我还没有了解过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方式是否有问题。我的理解是,社交也需要给用户带来价值,或是抽象的存在感、参与感,或是实际一点的内容、帮助,无法产生价值的社交是不牢固的。

聚合方式

目前主流的信息聚合方式是话题tag,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给内容更多的属性,提供更全面的描述,利于用户获取数据和网站对数据的整理分析,用户也可以通过tag来屏蔽不喜欢的话题,或者定制信息。例如知乎的问题话题,豆瓣、微博的##,Ins的tag等。当然,tag存在其劣势,就是分类门槛高,文字多变,很难和内容一一对应,tag的增多也会造成用户的压迫感。
其他的聚合方式有地理位置、群组内容入口等,地理位置方面的例子有陌陌、微信附近的人、本地、Ins;群组内容入口有贴吧、小组、same频道等,这些内容入口以细分名称的方式来聚合信息。其中same不像其他产品一样,没有前置的聚集基础,same通过极其细分的兴趣频道,加强了用户的归属感,也颇具成效,但不知道能不能继续下去。
同理,这些产品仍然可以用“存在感”、“内容”、“关系”这样三个指标来评价。

呈现形式

从最早的长文本博客到现在的微博、朋友圈,产品的呈现形式越来越碎片化,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富媒体信息也越来越普及,这一切都不断降低着用户的使用门槛。
文字:文字的特点是能表达丰富的感情,上手容易,同时有强大的功能和足够大的发挥空间。而且流量耗费小,用户习惯成熟,几乎适用于一切场景。缺点是长文本容易造成用户的厌烦,阅读成本高;精通难,精确表达感情需要一定的文字使用技巧。

图片:

还没写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