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精读12:清浊
曾国藩读到现在,最大的感悟就是他以圣人要求自己,现实中却做出了一个最真实的人。
今天来讲讲他的清与浊。
两江总督是曾国藩担任时间最长、任务最重的地方职位。
在清朝的财政制度中,督抚衙门里,有正式“编制”的只有总督和巡抚本人,其他的工作人员都不负责开支。总督和巡抚为了办公需要,总要请数名师爷,这些工资国家一概是不负担的,需要总督和巡抚自掏腰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公家的开支,比如总督和皇帝之间的通信,也要专人护送,每年至少需要几千两白银的路费,这些钱皇帝都不出,一名总督一年的公务支出至少数万两。而当时总督和巡抚的年工资只有区区一百五十五两,实在奇葩。
富于变革精神的雍正知道督抚们钱不够花,给他们一笔重大补贴,名为“养廉银”,两江总督大约一万八千里两,但其实还是不够,所以,督抚们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利,逐层收取,最后都落在百姓身上,导致官员集体腐败,百姓负担过重。
同时,清代的官场,对迎送排场又特别讲究,有很多精细的“尺寸”和送礼习俗。对曾国藩来说,打太平军以前,他更重视的是民生和吏治,但太平军临城下,不得不以国事为重,攻下南京后,军事重心才又重新转移到民生和吏治上来。面对清朝官场的习气和做派,他首先是以身作则。
成为两广总督后,地方上往来官员迎接送礼的络绎不绝,他特别致信水师将领不要搞迎送仪式,成为他整顿吏治的第一份宣言书,在他的坚持下,以后下属就不再对他摆欢迎仪式,也为他的总督生涯开了个好头。至于送礼,他嘱咐下属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从送来的礼物中挑选一两样价值最轻的收下来,不至于总是驳了送礼人的面子。
在官场风气上,曾国藩首先以身边人入手,要求身边的门子不要欺凌地方官员,也不能借给总督府守门之便,为自己的亲友们安排工作。对自己的家里人,曾国藩更是严格管理,整个总督府中,只有两个女仆,一个是夫人从老家带来的老妪,一个是大女儿的贴身丫鬟,因为不收礼,家里大小开支都要自己来支付,曾家的女人们,每天都要做体力劳动,从洗衣做饭到腌制小菜,从纺线绣花到缝衣做鞋,全部亲力亲为。每晚南京城两江总督府内,增股佛庵秉烛夜阅公事,全家长幼女眷都在麻油灯下纺线搓麻。
综上所述,我们足以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清官,可为什么在历代清官中,却没有他的名字?
这就是曾国藩的真实,因为除了严于律己之外,曾国藩还有和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的一面。
在大彻大悟的八年里,曾国藩悟出了一个词“和光同尘”,因为在他的信念里,做大事是第一位,而圣人清誉,则随其后。
在官场应酬上,曾国藩尽量从俗,对京官及中央官员的打点上,曾国藩“一切均从其厚”,钱哪里来?曾国藩在“后路粮台”建有一个小金库。盐运司、上海海关、淮北海关送的“公费”均存放于此,专门用于官场的打点之用,曾国藩自己的养廉银则放在布政使衙门,主要供自己的家庭开支,因此,他对公对私,分的很清楚。
曾国藩在历代官员中,属于“非典型类清官”,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在做“清官”,而在“成大事”。他刻苦自砺,全力内圣,是为了达到外王之业。只做一清到底的清官,只能成为官场上的公敌,无法获得别人的配合,就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那些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大事。
这才是曾国藩的伟大之处,这个选择,比做清官更沉重。只有这样,才成就了他的大力量和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