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的引用和指针的区别
指针和引用在C++中很常用,但是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多初学者都不是太熟悉,下面来谈谈他们2者之间的区别和用法。
1.指针和引用的定义和性质区别:
(1)指针:指针是一个变量,只不过这个变量存储的是一个地址,指向内存的一个存储单元;而引用跟原来的变量实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是原变量的一个别名而已。如:
int a=1;int *p=&a;
int a=1;int &b=a;
上面定义了一个整形变量和一个指针变量p,该指针变量指向a的存储单元,即p的值是a存储单元的地址。
而下面2句定义了一个整形变量a和这个整形a的引用b,事实上a和b是同一个东西,在内存占有同一个存储单元。
(2)可以有const指针,但是没有const引用;
(3)指针可以有多级,但是引用只能是一级(int **p;合法 而 int &&a是不合法的)
(4)指针的值可以为空,但是引用的值不能为NULL,并且引用在定义的时候必须初始化;
(5)指针的值在初始化后可以改变,即指向其它的存储单元,而引用在进行初始化后就不会再改变了。
(6)"sizeof引用"得到的是所指向的变量(对象)的大小,而"sizeof指针"得到的是指针本身的大小;
(7)指针和引用的自增(++)运算意义不一样;
2.指针和引用作为函数参数进行传递时的区别。
(1)指针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int main(void)
{
int a=1,b=2;
swap(&a,&b);
cout<<a<<" "<<b<<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为2 1;
用指针传递参数,可以实现对实参进行改变的目的,是因为传递过来的是实参的地址,因此使用*a实际上是取存储实参的内存单元里的数据,即是对实参进行改变,因此可以达到目的。
再看一个程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test(int *p)
{
int a=1;
p=&a;
cout<<p<<" "<<*p<<endl;
}
int main(void)
{
int *p=NULL;
test(p);
if(p==NULL)
cout<<"指针p为NULL"<<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运行结果为:
0x22ff44 1
指针p为NULL
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回事,不是传递的是地址么,怎么p回事NULL?事实上,在main函数中声明了一个指针p,并赋值为NULL,当调用test函数时,事实上传递的也是地址,只不过传递的是指地址。也就是说将指针作为参数进行传递时,事实上也是值传递,只不过传递的是地址。当把指针作为参数进行传递时,也是将实参的一个拷贝传递给形参,即上面程序main函数中的p何test函数中使用的p不是同一个变量,存储2个变量p的单元也不相同(只是2个p指向同一个存储单元),那么在test函数中对p进行修改,并不会影响到main函数中的p的值。
如果要想达到也同时修改的目的的话,就得使用引用了。
(2).将引用作为函数的参数进行传递。
在讲引用作为函数参数进行传递时,实质上传递的是实参本身,即传递进来的不是实参的一个拷贝,因此对形参的修改其实是对实参的修改,所以在用引用进行参数传递时,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可以节约空间。
看下面这个程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test(int &a)
{
cout<<&a<<" "<<a<<endl;
}
int main(void)
{
int a=1;
cout<<&a<<" "<<a<<endl;
test(a);
system("pause");
return 0;
}
输出结果为: 0x22ff44 1
0x22ff44 1
再看下这个程序:
这足以说明用引用进行参数传递时,事实上传递的是实参本身,而不是拷贝。
所以在上述要达到同时修改指针的目的的话,就得使用引用了。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test(int *&p)
{
int a=1;
p=&a;
cout<<p<<" "<<*p<<endl;
}
int main(void)
{
int *p=NULL;
test(p);
if(p!=NULL)
cout<<"指针p不为NULL"<<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输出结果为:0x22ff44 1
指针p不为NULL
搬运自: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archive/2011/04/03/200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