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历史有意思

他发明了不少成语,13岁继承王位,比曹操更早“挟天子以令诸侯”,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反调青年

文/太史栩

​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

1.

周幽王对褒姒爱爱爱不完,但褒姒是个高冷女神,成天绷着一张扑克脸。为了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当有蛮夷入侵时,历代周王会点燃烽火,各路诸侯第一时间赶来救驾。周幽王玩“狼来了”,坏了规矩。

结果,犬戎真的入侵了,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们却按兵不动。犬戎不费吹灰之力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当时,郑桓公也在场,未能逃过此劫。

2.

郑桓公死后,其子郑武公护送周幽王之子姬宜臼至洛邑。从此,洛邑成为新首都。姬宜臼继位,史称“周平王”。

西周告终,东周开启。

郑武公因为勤王有功,颇受天子器重,郑国的实力与日俱增。为了扩张领地,郑武公的视线盯上了胡国。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郑武公先把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不久后,郑武公问群臣:“寡人打算用兵,可以讨伐哪国?”

大臣关其思回答:“可以讨伐胡国。”

郑武公勃然大怒,说:“郑、胡结为姻亲,胡是兄弟之国。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拉出去砍了!”

胡国国君听说这件事,觉得郑国很有诚意,就放松了警惕。不料,郑国突然发动袭击。疏于戒备的胡国,就此灭亡。

郑武公为了麻痹胡国,既嫁女儿,又“借”大臣的项上人头。后人曹操跟他相比,估计都不好意思自称“奸雄”。

3.

公元前757年,郑武公的嫡长子寤生呱呱坠地。

为啥起名“寤生”呢?因为郑武公的夫人武姜怀他时难产,武姜也因此厌烦他。后来,武姜又生下小儿子叔段。

武姜偏爱叔段,嫌弃寤生。她多次劝郑武公废长立幼,郑武公没答应。一方面,长幼有序;另一方面,郑武公或许在寤生身上瞥到了自己的影子,嗅到了相似的雄风。


相比恃宠而骄的小儿子叔段,嫡长子寤生性格沉稳,待人宽厚。但寤生并非一味隐忍,倘若被逼急了,他也会反击,而且一击毙命。

4.

郑武公病逝后,年仅13岁的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

武姜说:“你弟弟叔段封地小,能否把制邑划拨给他?”制邑,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叫虎牢关。虎牢关,也就是“三英战吕布”的地方。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组成“讨董联盟”,受阻于这道关隘前,寸步难进。

把这等要塞拱手让给弟弟,郑庄公当然不答应。他说:“当年虢公死于制邑,可见此地不祥,对弟弟不利啊!除了制邑,郑国其余任何一块地方都行。”

武姜:“那把京这座城池给叔段。”

郑庄公迟疑了3.1415926秒以后,答应了。“京”城虽然富庶,但战略价值远不如制邑。武姜参不透这点,替叔段笑纳了。

从此,叔段搬到“京”城居住,史称“京城太叔”。叔段在那儿“高筑墙、广积粮”,准备搞事情。

大臣祭(zhài)足向郑庄公进谏说:“京城富庶,岂可随便予人?望主公收回成命。”

郑庄公叹息道:“这是母后的意思,寡人也很为难啊。”

祭足又说:“臣听说太叔段在京城厉兵秣马,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郑庄公撂下一句狠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后来,叔段果然造反,他事先与母亲约定里应外合,但郑庄公其实一直在暗中观察。当叔段的大军走到中途时,忽闻后院失火——郑庄公趁“京”城兵力空虚,一举端了叔段的老巢。

叔段火急火燎地回兵救援,但他哪里是郑庄公的对手。叔段被郑庄公一路吊打,逃亡别国,客死他乡。

5.

《谷梁传》评价郑庄公是心机boy,“处心积虑”地害死弟弟叔段。叔段反罪一旦坐实,郑庄公立马就下杀手。

乍一看,似有道理。但是,与其说叔段被郑庄公所害,不如说叔段为母亲武姜所“捧杀”!

郑庄公怨怼母亲武姜,是有道理的。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她!倘若不是因为她厚此薄彼,兄弟俩又怎会反目呢?

因此,郑庄公发出了毒誓:不到黄泉不相见!

但郑庄公很快就后悔了,武姜毕竟是他的母亲啊。君无戏言,既立下毒誓,便不可反悔。

他为此懊恼,直到颖考叔的出现,解开了他的心结。

6.

某天,颖考叔来访,郑庄公设宴款待他。席间,颖考叔悄咪咪地把肉藏起来。郑庄公发现后,询问原因。

颖考叔回答:“臣想带回去孝敬老母。”

郑庄公闻言,喟然叹息:“唉,你尚且有老母可以侍奉,寡人却有心无力啊。”然后,郑庄公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给他听。

颖考叔立刻抖机灵:“这好办啊!只要派人掘地数丈,等挖出水来,即为黄泉。”

郑庄公闻言大喜,采纳其计,终于在地底下见到了庄姜。母子俩相拥而泣,郑庄公激动地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这便是典故「其乐融融」的由来。

7.

郑庄公已经稳妥地“安内”,现在开始“攘外”了。郑国奉天子以讨不庭,胖揍了几个不听命的诸侯国。

眼看着郑国势力变强,周平王感到不安,便打算把郑庄公的权力分给虢公。郑庄公知道后,就去找周平王理论。周平王赶紧否认这回事儿,甚至提出与郑庄公交换儿子做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周平王驾崩,周桓王登基。周桓王刚坐上龙椅时,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才不顾虑郑庄公的心情呢,立马提拔虢公,削减郑庄公的权力。周、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郑庄公派大臣祭足率兵割了周王室领地的麦子。

周桓王不甘示弱,彻底剥夺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一气之下,干脆不去朝拜了。

周桓王岂能忍?虽然周王室式微,但仍是天下共主。郑庄公不去朝拜,眼里还有天子吗?

周桓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集结了蔡、卫、陈等国兵力,御驾亲征。

双方在襦葛展开决战,郑军大摆鱼丽阵。所谓“鱼丽阵”,就是战车冲锋在前,步兵紧随其后。如果战车相当于春秋时代的坦克,那么,“鱼丽阵”颇像现代战争中的“步炮协同”。总之,“鱼丽阵”在当时是一种先进阵法。

此役,郑军大破周王室部队,郑庄公麾下大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祝聃本想趁胜追击,不料,郑庄公突然下令鸣金收兵。

事后,郑庄公分赏参战的诸将,唯独漏了祝聃。祝聃不服气,郑庄公就斥责他:“射天子一箭,已铸成大错,岂能褒奖?

祝聃郁郁而终,郑庄公一直抚养他的子女长大成材。

8.

话说祝聃射伤周桓王的当晚,郑庄公就派祭足携礼去慰问周桓王。郑庄公既给个台阶下了,落败的周桓王也不好再板着面孔吧。

于是,郑庄公恢复了昔日荣光,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男人,史称“春秋小霸”。

公元前712年5月,郑庄公打算讨伐许国。誓师大会上,郑庄公亲自选拔先锋官,先锋官将拥有执“蝥弧大旗”的荣耀。“蝥弧大旗”是郑庄公的象征,见旗如见庄公。

颍考叔挺身而出,没错,他就是前文中把肉带给母亲尝尝的纯孝之人。颍考叔不仅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还是上阵杀敌的急先锋!

只见他把大旗舞动得风声猎猎,郑庄公大喜,说:“真猛士啊!先锋官由你来当!”

话音刚落,子都大声表示反对,并操起方天画戟刺向颍考叔。

子都是“郑国第一美男子”,“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孟子》记载: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子都的帅气,天下人人都知道。倘若有人不知道,那人一定是有眼无珠。

除了颜值高,子都还是郑庄公的表兄弟。基于这两点,子都才有底气与颍考叔“试比高”。

颍考叔见对方手持方天画戟过来,迅速跳上了一辆战车,以70迈的速度扬尘而去。子都在后面追,直到对方不见踪影才止步。

梁子就此结下。

两个月后,郑国大军围城。“急先锋”颍考叔左手执盾,右手持“蝥弧大旗”,头一个向城头爬去。

眼瞅着颍考叔即将捷足先登,妒火中烧的子都在其背后射出了冷箭。颍考叔脑后又没长眼睛,哪能提防?当场中箭身亡。这便是典故「暗箭难防」的由来。

顺带提一句,据说子都后来被颍考叔索魂,惶恐而死。


9.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病逝。

郑庄公这一生,太难了。他13岁继承王位,被亲妈嫌弃,遭弟弟背叛。

郑庄公这一生,很辉煌。他斗罢艰险,攘外安内,让郑国跻身强国之列。

郑庄公这一生,特任性。他射散天威,从此礼崩乐坏,春秋乱世的魔盒被打开了。

郑庄公这一生,也孤独。一代霸主又如何?若没了母、弟陪伴,也不过是孤家寡人。更何况,郑庄公死后,仅不到七年的时间,郑国大乱,走马灯似地换了四位主子……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END —

主要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3、顾颉刚、童书业 《国史讲话:春秋》

图片来自《东周列国·春秋篇》及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