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婚姻”,不是“我”的婚姻
2022年准备输出200篇文章,
这是完成目标的24/200,
字数1406,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
时常听人说:结婚是两个大家庭的事,而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但是,在感情世界里,感性总是更容易占据上风,甚至于,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忽略了两个家庭的其他人,还很容易活成婚姻的“独裁者”。
最近偷空在看《我们的婚姻》,昨晚更新的内容里,有一个片段,是蒋欣饰演的职场女强人董思佳,反思自己婚姻中的问题。她说:她一直知道自己的婚姻出了问题,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更不知道怎样去解决。于是,她一直逃避,不敢去面对那些问题,直到忍无可忍的丈夫李宇文,“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电视剧里,三对家庭的老人都没有太多的镜头,因此,略掉了两个大家庭的其他成员,直接聚焦到婚姻家庭中的两个主体。对于董思佳来说,身处快节奏、高强度的投资行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持续保持自己“一直赢”的状态,已经非常不容易。所以,她无暇顾及孩子和家庭,在她的眼里,工作高于一切。
她说:工作这么多年,除了休产假,基本没有请过一天假。相对于大多数觉得“假不够用“的职场人来说,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付出真的算是到了极致。于是,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原本也在自己领域非常优秀的丈夫李宇文。不得不说,真的非常佩服李宇文强大的内心,他能够顶住外界的各种指指点点和自己不确定的职业发展前途,保持自己的本心,专心教育孩子、照顾家庭,让妻子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即便是后来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也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是妻子对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所造成的。
但是,一直以来,在董思佳的眼里,“我们的婚姻”,似乎并不是我们的,而只是“我”的婚姻而已。她将在工作中的强势总裁范儿直接带到家里,对于丈夫的工作安排,基本上没有跟丈夫商量,像是给下属安排事情一样,似乎一切都应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然而,婚姻不是职场。
职场里,不需要太多的感性,更多的是通过理性思考来做事;而婚姻,大多数时候,更需要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调动出相互之间的爱与理解。
工作中,高管可以无理由地给下属布置任务,大多时候,下属也会无怨言地去执行,因为这都是各自分内的事;但婚姻中,如果一味地觉得对方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付出,一定是会出问题的。记得以前有个比喻:你每天给我送苹果吃,却没问过我——到底是喜欢吃苹果还是喜欢吃香蕉呢?
很早就听过一个说法:好的婚姻是1+1>2。(当然了,不是说人数哦😁) 两个人走到一起,一定是因为对方身上有吸引自己的亮光点。因此,组合成婚姻之后,相互帮扶和鼓励,让各自的闪光点能够发挥得更加透彻和全面,让各自保持自我成长的同时,也相互带动彼此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和我们。
虽然,婚姻中,我们需要彼此去适应和做出一些改变,但人本身是独立的个体,当我们没法成为更好的自己时,又怎能确定会成为对方眼中那个更好的他/她呢?
说回到电视剧中,董思佳虽然事业上很成功,但正如丁平山所说的:钱可以再赚,但孩子会在原地等你吗?妻子默默付出的年华会再有吗?
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好几起大厂员工猝死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应对工作?工作和生活到底如何去平衡?
“我们的婚姻”,不是“我”的婚姻,看到董思佳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后面的结局一定很美好。虽然这部电视剧里不少片段类似长篇的鸡汤,但的确很受用。
很多时候,我们都懂的道理,自己不容易想起来,需要这些他人的话语和案例时不时提醒自己,就像从他人话语中醒悟的董思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