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 读书(30本)
047. 2019-03-01 普里莫.莱维《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讲到苏联士兵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徒的情状,让我想到曾经读过的美国解放南方黑奴的另一个角度的观察。有些事情,是旁观者再怎么道貌岸然义愤填膺都无法理解的当事人所面对的真实。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敌人的枪口是可预期的灾难,而更可怕更令人心寒的是友军在背后捅来的刀子。真的有友军吗,还是只不过被贴上同样的标签的你并不真的认识的人。
「当我们在时间、空间和实质上距离他人的经验越遥远,就越难以认识甚至无法认识他人的经验。」
我会问的问题可能和大部分人一样吧,这么多犹太人为什么不集体反抗,为什么不逃亡,或者在被虐待到不行的时候,生命没有希望和尊严的时候,为什么不自杀。
曾经以前读过讲到人性、本能,几条狼可以控制一整群羊的现实之类的,虽然看完感觉似乎能明白但又总觉得仍有些隔靴搔痒,而本书从更深刻的非旁观的角度对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人们必须要提防事后之智和刻板成见。」
048. 2019-03-02 珍.坎贝尔《世界诞生于午夜》
作者据说是安吉拉.卡特的当代传人。她的童话故事写得也很妙,不过我已经不是初读安吉拉那时对我这类故事极度喜爱的我了。不过看到后记的时候,还是关注了作者的油管频道,会有每个月读书的视频。
049. 2019-03-03 马修.桑托罗 杰克.格林《脑洞》
本书的副标题很长:关于我们这个神奇滑稽又疯狂的世界的真相。
不过看到序言和本书目的里那一句“本书不仅会颠覆你的思维,而且还能帮你预备人生道路!”就感觉要跑偏。告诉面试官美国某演员和某将军是现实世界里的二重身,「以展示自己卓越的批判性思维」,seriously?
这本书与其说是“脑洞”,不如叫“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虽然有很多明明是已经热传的趣闻。
如果当猎奇翻翻倒也无妨,但读了书里的中国迷信之后,对其他国家的一些内容也不敢全信了,好在我翻完也不可能全记下来。
刚读完莱维的那本书,他在结尾处写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反抗不逃跑之类的,这本书里“史上十大越狱”里记录了两则集中营越狱。
050. 2019-03-04 翁贝托.艾柯《带着鲑鱼去旅行》
作者名又译安伯托.艾柯,不过我之前读的书译做翁贝托,就沿用我看的旧译了。
这一本写得很风趣,总叫我想起妹尾河童来,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写实,一个惯会讽刺。然而,读翁贝托又常常读着读着就丢了。早先看到过一本他的小说推荐《玫瑰的名字》,一直放着没读。读完「误读」与这一本后,感觉我可能还是比较适合去读一下他的小说吧。
051. 2019-03-05 诺拉.艾芙隆《我的脖子让我很不爽》
我一般不太会留意导演,所以虽然有几部电影我觉得还不错但居然不知道原来她就是编剧和导演。有点奇怪明明她的行文风格是我喜欢的,但对这本书的感觉一般,可能话题不投缘吧。
052. 2019-03-06 许渊冲译《牡丹亭》【读书摘录】
053. 2019-03-08 许渊冲译《道德经》【读书摘录】
054. 2019-03-09 本.方登《与绝迹之鸟的短暂邂逅》
《漫长的中场休息》的作者花了18年跑了30多次海地写的8个短篇。
莱维的书从某种程度上让我对“设身处地”的理解更深,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想对方的情况。读第一个故事,与其说是婚内双出轨,感觉更像在说精神层面的缺失,尤其是本书的所有故事都有一个战争背景,虽然和张爱玲笔下的战争背景一样淡到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实绷在每个人的神经里。
“生活会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一个地狱。”
055. 2019-03-10 妹尾河童《窥视日本》
一本有点年头的书了,还是惊叹妹尾的插图,尤其喜欢「钥匙和锁」一篇里的,超详细了。
「在盲人长谷川清的身边」一篇还记了日语五十音图的盲文版,挺有趣的。通用的六点盲文是法国人发明的,自然是以字母为基础的,中文有拼音本来也可以套用,可是一个字可能就会占五六个字的长度,改革以后变成声韵母拼更实际,感觉韩文的盲文大概也会是这样吧。话说回来,那日本的盲文就全是假名而没有汉字的存在了,中文也一样。
「建议你去法庭旁听」虽然我们也有公开庭审,我却没有一次想过要去旁听。对法庭场景的印象全来自于法制节目和美剧。
056. 2019-03-11 许渊冲译《唐五代诗选》【读书摘录】
057. 2019-03-12 书单狗《成功的聪明人太多了,我必须为笨蛋争口气》
一直关注书单狗的公众号,出的书怎么着也得翻一下吧。
058. 2019-03-13 许渊冲译《宋元明清诗选》【读书摘录】
059. 2018-03-14 艾玛.雷耶斯《我在秘密生长》
本书作者的经历完全玛丽苏系啊,被遗弃的私生女,童年悲惨经历,“19岁,目不识丁的她终于来到了外面的世界”,“拥有与生俱来的好记性和艺术细胞的她成长为知名画家”,她的文字被马尔克斯惊为天人,世界各地的诸多知名艺术家都与她是一生挚友。
虽然是书信集,但感觉像一个连贯的故事,读起来反而有种小说的感觉。
060. 2019-03-15 妹尾河童《窥看欧洲》
看前言就完全是我喜欢的妹尾君啊!如他自己所说,这一本也算不得游记,花了大量的酒店房间,但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也无法向所有人推荐。倒是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日本和中国太多相似之处,所以读起来很有共鸣的感觉。
061. 2019-03-16 肯.福莱特《致命谎言》
可能因为我看的比较慢又断断续续,总觉得这一本花了太多篇幅故弄玄虚,虽然时间线很紧凑。不过肯叔的风格还是在的,倒也不难读下去。也可能是对千钧一发救全场的结局稍微有些厌了。
062. 2019-03-17 杨绛《干校日记》
很薄的一本小书,写得举重若轻,点到而止;的确是又很好读却又时不时让人忍不住搁下感慨一番的书,端看读着自己的侧重点在哪儿了。
063. 2019-03-18 鲁迅《呐喊》
前一阵想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正好在青空文库看到井上红梅译的,于是就放了放,学了日语以后正好对照着来读。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同样适用于学一样新东西(知识/技能/其他)。
正巧最近看到一句书评说「读书略有不同,有些书感觉要是十年前看或许更好,而有些早期读过的书想来要是晚点看或许更合适。」
读《药》的时候,正好刚看了「见字如面.第三季」第4期,赵立新读查尔斯.狄更斯的关于刑场的那封信。《药》里也写了人群围观刑场的场景。对许子东老师解读的那一段印象深刻。另外,即便是汉语文学家之类的,井上红梅也会把包治百病的“包好”翻译成“好包子”这样。最近读原文作品愈发感觉,翻译的误解或许可能会越来越少,但误差却是无法消弭的,不论是中文翻译成外语还是外语翻译成中文。
064. 2019-03-19 许渊冲译《长生殿》【读书摘录】
065. 2018-03-20 叶芝《凯尔特的薄暮》
「我们最好兼带着既相信一点真理,也相信大量不合道理的事,而不是较死理地把真理和谬论一并否认;我们并没有微弱烛光来指引脚步,也没有零星鬼火在前方沼泽上跳舞开道,所以,我们只能在住满奇形怪状的鬼魂的大片荒地上摸索前行。」
「我们的脚步总愿意在美曾经悲哀地生活过的土地上徘徊,让我们意识到它并不属于尘世。 」
「美貌从来就不可能给任何人带来幸运。它是一种值得骄傲,亦应当恐惧的东西。」
066. 2019-03-21 Flaubert『Madame Bovary』
作者简笔的时候寥寥几句就勾勒完毕,铺排的时候简直极尽辞藻堆砌之能事,第一部分中着重写了女主婚前在修道院读言情小说的瑰丽幻想,婚宴的菜色和排场、以及婚后去城堡宴会的奢靡浮华,不拿本字典根本看不懂的那种。
L’odeur chaude des cataplasmes se mêlait dans sa tête à la verte odeur de la rosée;看到这一句就觉得好妙哇!露水的清新气息,法语原文是露水(也有淡粉红色的意思)的绿色气味…淡粉色的露珠散发出的绿色香气…感觉好微妙的通感…那厚重粘稠的膏药的热气该用什么样的颜色来形容好呢…
Eh bien, tout doucement, un jour chassant l’autre, un printemps sur un hiver et un automne par-dessus un été, ça a coulé brin à brin, miette à miette; …动词用得好,一天“追着”另一天;“一个春天在一个冬天之上,一个秋天在一个夏天上面”,形容时间常常是水平线性的感觉,之前以后,作者却给时间画了条垂直坐标轴,有种时间的叠压累积的厚重感,好妙!brin,一小截树枝,一小段;miette,面包屑,小碎片;时间就一小段一小段一小片一小片地流逝…
067. 2019-03-22 李耳《道德经》
去年年底的时候,漫华在群里问说,明年大家要不要一起读《道德经》。我当时并不是特别积极,总觉得是谈玄;第二天去帮生病住院的婆婆喂猫,在男票的书桌上正摆着一本中法双语版的精美《道德经》…我之前在这里住了6个月,整理了他整个书架,从来不知道他家竟然有这本书。一瞬间真觉得冥冥之中有定数,于是在今年开始读这本“玄”书,每天一篇,81天读完。
068. 2019-03-23 保罗·巴恩《牛津通识读本: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通识读本,就是简:简单、简短、简略。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一切历史都必须从当代出发,历史总是后人或别人的论述,只反映了后人或别人的历史观。」
「如果你不能做好某件事,那就学着从做坏某件事中获得享受吧。」
「仅在1989年和1990年,盗贼们就洗劫了中国的四万座古代陵墓。1994年上半年,香港海关截获了价值五百五十万美元的文物,这个数字是1993年的四倍,这里截获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1997年中国海关截获了一万一千二百多件文物,1998年上半年约六千件左右。与此形成对照的是,1998年英国海关将1994年截获的三千件文物归还给了中国。」
069. 2019-03-24 肯.福莱特《刺客之死》
前半部分略平淡,后面才越来越精彩。费了许多笔墨来写资产阶级家长大的无知但热忱的小女孩儿,其实到现在也一样吧,教给孩子的礼义廉耻和传统美德,到进入社会又是另一套规范准则。
070. 2019-03-25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便携式文学简史》
一本看名字很有趣、读起来一头雾水的书。既可以当作所谓“文学简史”来读,但实在有些人不太熟悉,当作短篇小说集来看倒也挺有趣味。读这本书更想读《项狄传》了…
071. 2019-03-26 许渊冲译《楚辞》【读书摘录】
072. 2019-03-27 蒂姆.费里斯《巨人的工具》
作者是我喜欢的作者,读过他两本4小时的书,而这一本,更适合没有读过此类书而想要有所提高的人吧,算是一种汇总,但大部分内容也都是早在各种书里多多少少讲到过的,多读无谓,毕竟需要的是知道以后的应用,而非反复知道。
073. 2019-03-28 许渊冲译《论语》【读书摘录】
074. 2019-03-29 许渊冲译《李煜词选》【读书摘录】
075. 2019-03-30 Alexandre Dumas fils《La Dame aux Camélias》
侧面描写来衬托主角,我懂,但是读了七章基本上全是侧面啊!可能是刚读完《包法利夫人》,感觉基本是讲故事和描景致,读者从所有的细节中自己去感悟,有点习惯这种表达手法了;再读这本,总觉得作者急不可耐的警世恒言全在嘴边等着要教导你。这一本的故事结构、写作手法和人物塑造都不是我喜欢的呀。男主真实得让人头疼,不过倒也有可取之处,总好过自己犯贱之后转头就正义凛然样翻脸不认人。读完全文感觉就两个字:矫情。
据说这是一本歌颂伟大爱情的书。歌颂伟大,自然要渺小来衬托,男主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很到位;至于爱情,最多也就算是病态扭曲的长期处于世态炎凉而把一丝无知的善意看得尤为珍贵的感惜之情吧;以男主的人品性格作为来看,他给的一丝温暖与自卑使然的极尽糟蹋,倒真不如不要这自以为是的无用的爱,甜蜜五分钟、糟心两小时。
遣词造句感觉比福楼拜难一些呢。福楼拜难在词汇,句子通顺优美,小仲马的单词倒还好,句子喜欢写支离破碎的,非故事情节的各种感慨尤其容易一不留神就读丢了( ・᷄ὢ・᷅ ) 写景普通,写对话倒是简洁。
076. 2019-03-31 威廉·多伊尔《牛津通识读本:法国大革命》
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是1789年的攻占巴士底狱,文末的大事年表“大革命期间”一段却一直列到了1802年。虽然是很短小的通识普及本,也有不少细节,算是简洁清晰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