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革命”可行吗?

2017-05-17  本文已影响31人  剑心折手

昨晚,听了罗胖的周二工作总结!

罗辑思维要倡导一场“清单革命”!

我不仅要问:清单,真能产生一场革命吗?

书目是一个清单!

计划是一个清单!

日志是一个清单!

心得是一个清单!

指导是一个清单!

对话是一个清单!

传达是一个清单!

PPT是一个清单!

重要性阐述是一个清单!

输入是一个清单!

输出是一个清单!

文章本身就是一个清单!

。。。

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清单集合。

老实说:人生无处不清单!

生活本身是清单的集合,何许多此一举!

罗胖团队的定位,应该是关于复杂行动的Know-How指导

按他的话说,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大脑外挂!

然后我认为,复杂事件有哪些多吗?

就算有哪么多,有多少真正是有意义的呢?

对于大多人来说,真正有意义,变化不大的清单,不就哪几样?

何许用革命来解决呢?

清单只是一个人的认知沟通界面而已。

并不无法代替的一个人的认知主体。

清单的场景不同,其重要性、应变要求就不同。

大多数清单事项,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其权重,调整其顺序!

这些是清单本身的传播所解决不了的!

只为了一个”大脑外挂“的存储功能!

革命是否有些夸张呢?

所以,我对罗胖的“清单革命”并不看好,不信半年后,再看这个词,还有如今这么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