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我总是堕入虚无大学,考研,学习

后大学时代的考研:被迫的处境与无奈的悲欢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15人  岳谬

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即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很有趣的是,80年代以来,也是印刷时代向着大众传媒时代的转变,这一转变带来了精英话语权向大众话语权的转移。而精英教育,在80年代以前是贴近政治归属的,当时的精英某种意义上是政治精英,而80年代后市场经济带来了商品经济的崛起,精英一度变成了经济精英,可以说,这是全球化影响下的必然趋势。所以,知识话语权在向大众转移,以前的话语中心在弱化乃至瓦解,中国因人口大国而带来的教育大国听上去总不是什么好词,所以国家的教育战略要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基于此,那我国本科教育开始扩招,1999年,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和经济压力,高等院校开始了大量扩招。随后大量本科生生毕业后,研究生也开始了扩招,“我国研究生教育从1999年起以年均增长30%的快速度发展”[1]。国家在延宕着这些压力,我们大学毕业生也延宕着就业的压力。考研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我们的心底里想的其实就是如此的直接。

直到2017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突破80万。我国研究生招生首次突破80万人!2018年报名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生考研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7成考生读研为了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升就业竞争力。”[2]也就是说,这是以就业压力为导向的读研策略。

“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的《2018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指出:2017 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致考研报名人数大增,达到201 万人,增幅超过13%,已连续两年上涨。从2007 年的36.1 万,迅速增长至2016 年的59 万,增长比例达到63.6%。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6 年达到3 ∶ 1。《报告》中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而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3]

必须强调的是,在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考研动机来说,首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导致的”。所以,“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三大就业问题成为了我国的三大就业难题,而中国大学生跻身这之中原因是在于大学本科生的扩招。高等教育的‘过度’,的‘大跃进’导致了就业难与考研热,但是大学生扩招为大学生自愿就业与考研提供了现实基础,但考研热就变成了研究生扩招,之后就是现在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4]

但是,就业压力导致了整个社会变成了学历社会的导向,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很多层出不穷的近乎荒诞的招聘启事:诸如“内蒙古农业大学对宿舍管理员的招聘以研究生+党员的条件的帖子,比如高速路口收费站也以招收研究生的招聘帖子,“还有有的地方环卫部门公测管理员要求本科学历引起了巨大的争议”[2]的种种高额要求。”听上去像是一则则玩笑,但是这就是当下的就业窘境与现实。

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学历教育的导向,通过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满足社会学历需求,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2]按照如此下去,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就得扩大博士生教育规模;为了缓解博士生就业压力,就得扩大留学海外的博士规模。现在一些高校教师的招聘信息都高升到必须要求海外归国博士的高额程度了。长此以往,中国学历社会的上限就应该是再造一个比博士更高的词语了,就叫“宇士”、“宙士”吧。

但是,“按照十三五规划,我国准备在2017年到2020年对研究生进行新一轮扩招,扩招人数30万人,这一扩招幅度,相当于2005年到2016年的扩招幅度。”而“推免制度主要集中于985、211院校学生”[2],造成很多非985、211的学生一进大学就想要考研,非考研的课不上,忽视大学综合教育的初衷,形成了恶性循环。考研不是学有余力,而形成了另一个更高的高考一样的存在,叫应试考研。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畸形的“三个985”的学历歧视,要求本科985、硕士985,博士985的。即研究生985毕业也不行,而要看你是否是本科985,市场上存在太多这样学历歧视的例子。所以现在导致了文凭致上,而非学习质量致上。但是,研究生扩招依然会持续,就业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国家于“2017年12月19日,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2]就是大学与企业相结合,这本是与职业院校相挂钩的,然后推及到了与本科院校,这就有点变味了。就像南环瑾在很久之前说的大学生进大学先问的是我学了这个能挣多少钱以及有没有用,他说这是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那一套。而其实中国社会从来就是个实用的社会,老百姓拜的任何一路神仙只要管用就拜,不管用就不拜喽。学而为仕,这就是科举与做官挂钩的中国考试传统,也是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的精英选拔策略。但在大学,自五四以来就是一个自由驰骋与思想碰撞的地方,我们总是听说以前那些作家学者的大学生活如何纵酒高歌呼朋引伴,自由讨论与学习,似乎现在都成了神话了。

因为大学生遍地都是了,因为研究生都快成为遍地都是了,那种曾经自由散漫的大学生活使得很多有所上进的学生一进大学就变成了苦行僧,与高三那一年疯狂做卷子基本毫无差异,这种恶性的趋势使得很多学生开始质疑研究生学历的价值以及到底自己该追求什么,除了漫天的考试,自己还有什么能力可以自信地依靠呢?这样对于考试自信的学生存在着如此的焦虑的,认为自己除了会考试之外什么也不会,这种焦虑感一直在蔓延着,它形成了一个问题,甚至变成了一个难题。这是需要警醒的。

事实已经很窘迫了,“官方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了。2017 年2月,一项有关研究生理想薪酬的调查显示:52.1%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 元到6000 元之间,而实际能提供出这种薪酬的企业只有38.2%,50.9%的企业能支付给研究生的工资是2000 元到4000 元。”[5]

正因为这样,很多学者都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过度教育的处境,“关于过度教育的涵义,相关学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5]

所以,“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已经是造成考研热的第一因素。如此,就形成了一种本科生考研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的第一选择。但是曾经在2006年有一个调查研究论文用当时的数据证明了“就业难不是大学生考研的最主要动因,只是大学本科生考研的一个表象,那深层原因作者通过调差问卷得出:在参加调查问卷的学生们考研排序第一位的原因:31.3%选择把‘就业压力大,形势不乐观,考研多一种选择’,36.5%的选择把‘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得不够,想深造’排第一。”[4]但是“就业难”与“对所学感兴趣”在当时依据这个调查数只是相差5个点,并不能太否定就业难在大学本科生心中的焦虑的地位。于今,十多年过去了,就业问题已经是考研人心中考研动机的排名第一的原因了,这也包括考博士或者出国留学读博士的动机,当年的那个表象已经是真真切切的本质了。所以,考研成为了大多数本科生,乃至往届本科生,往往届本科生的第一选择了。既然当下的趋势已然如此,短期内也必然改变不了什么,那考研成功与否就变得很关键了,有一项调查研究了对影响考研结果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对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应届大学生问卷调查后,有52人考上,46人没考上。其分析如下:(相关数据王学颖论文[6])

1本科学生成绩与学习能力的高低与考研成功率相关,

2考研的准备时间,52个成功考研案例中,30人一年半,20人1年,2人2年。46个没考上的,1年半的22人,1年的18人,半年的6人。

论文重点强调的是复习半年的6个人全部失败,但是我想说的复习1年成功与不成功的人数相差无几。

3一天复习10小时以上的,44人考上,33人没考上;5小时以上的,考上8人,没考上12人;5小时以下的,没考上4人。

论文强调的是一天复习5小时以下的4人全部失败,但是我想说的是复习10小时以上成功与失败的比例也都很大。

4考场上临场发挥,认为超常的23.1%,失常的26.9%,正常的50%,没考上的74%的认为失常。

这样符合我们一贯的认为考试不好我们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的心理。

5考研自身优势的不同对考研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6联系导师的,50人联系了导师,考上38人;48人没有联系导师,考上14人。

论文强调的是联系导师的重要性,说是初试与复试或者面试可以给出建议与指导。这个在我两次考研的经验中有一点小的对比,一战的时候没有联系导师,二战的时候由于选择了离家近的家乡的学校考研,可以亲自去学校问问相关导师。但是这联系与否也不是一定的,首先导师的联系方式很难要到,他们的邮箱可能你会搜寻到,你初试后发了邮件可能他们会收到,也可能会给出一些答复,或者复试的一些参考内容啥的。但就我个人的体验,这个是在你调剂的时候才会显得尤为重要,但很多时候导师给你的答复也不能代表他们学校研究生处的实际意见与招生名额,大多时候都是会让你等待一下。而这种等待也是最最难熬的部分。

7跨专业考研成功率比较小,原因是你复习1年与该专业考生学习4年的时间上的差距,相对容易的跨学校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但是最容易的是考本学校本专业的研究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像我认识一个朋友,她考研跨专业跨学校考研也成功了。

8报考地区的,14人报考北京与上海,考上2人,72人报考除了北京上海的A区,考上42人,12人报考B区,考上8人。

所以,报考地区的竞争程度也是有所影响的,像我第一次就报考了A区的南京,第二次报考了B区的内蒙古。前者以很大的分数差距落败,后者以不错的分数考入。

所以,到现在我的研究生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了,兜兜转转我依然觉得时光恍如隔世。曾经在一个娱乐求职节目里听到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激愤地说:“勇敢的孩子去就业,殷实的家庭先出国,求稳的性格当公务员,学术理想去考研。”这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四种现代性的出路。我在大一时是极其不想考研的。但最终却用了2年2次考研的漫长的路程讽刺了当时自己大一时幼稚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着我最终选择考研的意义,说到底,其实只是为了延宕就业而已,根本没有多大的所谓的“学术理想”,这话是现代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真实的想法,即使考研复试面试时说了那么多所谓追逐学术的梦。人啊,总是他妈的虚伪透顶!

所以,我经过了漫长的考研复习生活,漫长到几乎焦虑到崩溃的复习日子后终于——终于考上了研究生。考上并不代表成功,可在漫长的复习生活中,就像你高三复习备战高考一样,考上了并不代表成功多少,但是“考上”就等于“对得起漫长而煎熬的复习生活”这个等式是成立的。我的考上是在第一次考试失败时,放弃了继续考取211学校的机会,选择了家乡的一所普通大学。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就是一种转弯,一种妥协,一种半服输的成功。这种成功总是如鲠在喉。就像是一场战役,你打赢了,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样的感觉。

总是有感于很多周遭的人还在坚持考研的人们,向自己当初一样在坚持去完成那个等式的自我抚慰。比如那些考研的有第一次的,二战的,三战的,甚至是四战的。有考研机构的辅导老师爆料称有人为了考上北大,考了8次!我的天,考出了一个抗战终于胜利的征程,那个人考上后真的应该举办个仪式,在自己家的房顶上昭告天下:我终于他妈的考上了!

考上了,告慰自己八年抗战般的煎熬的复习岁月。但是然后呢?

“考研的过程那么艰难,你读研的时候怎么这么轻松?”这是来自我母亲的质问。确实,研究生的课程上课的时候比本科的人数少了很多很多,基本上是8个人、4个人、甚至有1对1的时候。老师的讲课方式与本科时其实也差不多,只是我们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多了些许而已。大部分情况依然是老师念,我们记笔记而已。空暇的大量时间就是自己读书,读论文,积累研究生论文的切入点与研究方向与想法。

由于我是中文系的研究生,所以读书与评书就成了主要内容。它不像理科那样类似我同学整日泡在实验室,着急了都睡在实验室了。这恐怕就是文理科研究生最大的区别了吧。理科要的是实验数据,我们要的是读书笔记。似乎很是轻松。但研究生是个事务性的阶段,就是你的导师布置给你一些任务,你去查资料帮助他做完这些任务。中国的导师制度就像是师父带徒弟一样。近来出现了很多“师父”压榨“徒弟”的案例,有些悲惨至极。

对于这种问题一直频繁出现,甚至还有很多并没有被爆出来甚至一直隐匿在地底下。就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说的那样:李国华一样的老师还存在并且将会一直存在,我们所作的反抗有时候可能是以卵击石,可能是一种无力的反抗。但是还是要去做的,毕竟隐忍的结局就与死亡不远了。

更多的时候,我是处于梦游的阶段。比本科时候混日子的情绪还要低落,原因当然在于学校的氛围低落,这是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如果从学校的氛围的角度,那个八年抗战的学生考中了北京大学还是真的值得庆祝一番的。毕竟,那里有着非比寻常的一种学术历史与学术氛围。除此之外,即便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也有很多人依然处在梦游的阶段。他们跟我想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

我有时游荡在回寝室的路上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读这研究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跟那些提前进入工作阶段的同学问自己“我这么早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是一个性质。

“你呢,给妈把博士拿下,这就是妈目前的心愿了。”这是我母亲给我订的目标。我虽然嘴上表示着我一贯的反感。延宕就业3年又3年,最好的希望是我能留在大学,当一名大学老师,与社会的接触能少则少。延宕的终极意义其实就是一辈子躲避一件事情。但这是否真的是长久之计呢?想来也非良策。

多年前与母亲去五台山观景。结果被那里的和尚揪住算了一卦,这老和尚说我鹏程万里,学业有成,有栋梁的风骨啊。可我他妈的总觉得这个老和尚印堂发黑,拉着我妈扔下几些钱离开了。在我下山吃雪糕看猴子打架的时候,一转身我妈又被不知道哪个老和尚揪进去被算了一卦。出来后我妈说算卦的说我是个苦命。我说:“这人生在世,哪一个人不是苦命呢?”我接着说:“以前你去北京的什么破庙里买来4个玉佩说是祝福我考上清华北大的是不是现在可以砸了?”“你这孩子,那是妈请来的,得用‘请’字。另外怎么能砸了呢?卖了也还是好的嘛!”忽然被我妈如此突如其来的幽默给笑晕了,雪糕掉在了地上,引来了刚刚打架的那几只猴子。

再说回那4种出路。我周遭的同学出国的有,不几个。考公务员的,不几个。考研的与就业的应该是最多的了。一种选择了直面就业,一种选择了延宕就业。而现代性下的就业犹如魔鬼或者是幽灵一样,它使我们躲避,使我们因焦虑而被限制了手脚,总觉得横亘在我们前方的是个未知而危险的世界。但大学里难道就是个安乐窝吗?我想是你忘了马加爵事件了?我想是你忘了复旦投毒事件了?我想你这么快就遗忘了那些学生被逼自杀的事件了?

哪里都存在着巨大的危机,你能活下来可能就是个偶然或者意外的事件!这只能说明,你,足够幸运。

有人说我们这些选择考研而躲避就业的是一种“致命的躲避”,最终会导致我们与社会越来越疏离,逐渐成为文学中的多余人、零余者以及局外人的世纪病。对于此我只能安慰自己的是,存在主义有一种观点是:致命的躲避或许是一种希望。

就像希望为什么存在于潘多拉盒子里的最深处一样,所有的罪恶迅猛地逃出了盒子,希望被迟缓地落在了后面,从而被锁在了盒子里。一则是说潘多拉受宙斯的旨意故意将希望锁在盒子里;一则是说潘多拉的好奇心使她打开了盒子,一团罪恶的烟气跑了出来,慌张之中潘多拉匆忙地关上了盒子,也关上了希望。

你看的是,希望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被锁在了盒子是一个模糊传说。而就在这迷糊之中,我们匆忙地或者慎重地四选一。选择了这其中的一个方向是否是正确的,现在不得而知。但存在主义之中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来说,我选择了躲避就业这一理由作为我存在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正确与否,任何人都无法给出评价,我自己也不可能。这想必也是青春里的迷茫所掐中的那一个迷离的点,但这迷离中所透露出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什么呢?是什么?

如果说我这样的成长能凝结出些许什么意义的话,我以为应该是我们的肉体越来越自由,精神却越来越禁锢。在看似自由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一座座被禁锢的魂灵,你所相信的和你高唱的并不同一,相反,差别巨大。看似我们的精神可以随着信息爆炸而任意驰骋,但就像被流放到宇宙的深处任你无处的漂泊一样的令人战栗与寒凉。怎么样填平自己心中的这道沟壑,是我们不管在任何一种出路面前都要努力去做的功课呀呀。

给自己一个值得快乐的理由,不要让外界纷乱的余风带走你微笑的面庞。给自己一个值得活着的理由,至少你被抛到这个荒芜的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未知曾经赐给了你伟大的好奇心,不要让这点好奇心丢失,不要让无意义趁虚而入,也不要让一些鄙陋的风俗规矩困住了你想要自由飞翔的翅膀。

所以,如果说延宕就业可以带来什么意义的话,就像当年哈姆莱特延宕刺杀他叔叔克劳狄斯那段漫长延宕的时间里的意义,它会让你思考你为什么而活,因什么而快乐和凭什么要去死?

所以,后大学时代里的你,选择考研还是其他,现在,你在哪里舔舐着自己的悲欢呢?谁又与你在一起悲欢呢?谁倾听着你的悲欢呢?还是你只是一个人,孤胆雄风,面对着苍凉的寒夜,不知前方之归途?

参考文献:

[1]姬红兵. 扩招形势下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刍议[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8):36-38.

[2]熊丙奇. 考研热折射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学历社会”问题[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8(2).

[3]叶雨婷, 窦红飞 . 考研背后:往届生读研比例上升奔就业成首要动机[J]. 决策探索, 2018.

[4]李冰仙.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范先佐, 闫敏, 邢泽宇. “双一流”建设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演化博弈研究——过度教育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 2018.

[6]王学颖, 张楠楠. 大学生考研关键因素分析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2(1):111-11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