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甚好》卷一:人间忘忧

2023-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山西胡杨

日更163

《简单甚好》卷一:人间忘忧。

“一个人一生要路过的风景、遇见的人、碰到的事,生命中的一切困扰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用一颗干净的心面对复杂的世界,简单甚好!”——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翻译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以漫画与散文闻名于世,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漫画》等。

《简单甚好》是丰子恺的散文集。他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笔端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既能从生活的琐碎中感受到美好,又能将精神境界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这本散文集一共分为五个章节:人间忘忧;走过四季;猫儿相伴,看流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世界杂芜时。

卷一:人间忘忧。

这个章节,记录了作者的孩子们小时候的趣事,以及作者从中获得的哲理性感悟。

作者一生有八个孩子,其中一个在两岁时夭折。他写“人间忘忧”这些散文的时候,大概三十岁左右,身边已有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伟。

作者俯下身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被朋友们公认为是最关心儿女的父亲。

“孩子眼里的世界黑白分明,不杂不染,充满慈悲、朴素、乐观,热爱、可亲。唯有孩子能忘却人间有优,能撤去世界事物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这是作者一生都没变的观点。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一文中,作者将一个父亲看着女儿一步步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忧虑细腻地刻画出来。

一方面盼着女儿长大,另一方面,在逐渐长大的女儿面前,有了界限感。

“慢些长大吧”,里面藏了多少父亲对女儿可以亲昵的留恋。

“我憧憬你们的生活,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憧憬之时,你们将不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多么矛盾又无奈的父亲对子女期盼又想守护的心。

小小的阿宝脱下她的新鞋子和袜子,给凳子套上,高兴地喊着“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样童真童趣的画面,无一不是简单生活中的美好画面。

在“华瞻的日记”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小孩子的视角,写出了大人眼中不一样的事情。

华瞻与德菱两小无猜的童真童趣,各回各家分手时一步三回头的情景,懵懂着,揣测着大人的心思。不懂大人的心思,留恋与玩伴玩耍的场景,却又不得不服从大人回家吃饭的安排。

四岁的瞻瞻不理解父亲理发时的情景,披着大白褂,伸着脖子,沮丧着被人举着刀割脖子。

“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掉地上了,自己咬住自己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他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过去一两分钟。”一幅小男孩爱憎分明毫不晓得掩饰自己情绪的画面,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当他写瞻瞻发现他腋下的汗毛,以为是黄鼠狼,吓得大哭时的情景,既风趣,又让人忍俊不禁。

四岁的华瞻最喜欢的事情是“逃难”,因为在他眼里,逃难时可以“爸爸、妈妈、宝姐姐、软软……姨娘,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可三十年代,只要上海方面枪炮声一响,大家立刻惊慌失措,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惊慌,紧张而忧患。

与孩童眼里的逃难情景,截然不同啊。孩子眼里的世界,与我们眼里的孩子以为的世界,根本不是一回事。

作者在“作父亲”一文中,又通过成年人的视角,写出了父亲对子女有时疼爱有时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元草一边哭一边跳着要买小鸡,泪珠跟着他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小孩子喜怒无常的画面,跃然纸上。

世界事物本身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够正确看到,真实而纯洁。

等他们的眼光与我们的眼光较为一致时,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和我们一样成了被各种规矩与世俗羁绊的大人,同时也失去了孩童时的天真与快乐!

上周小女儿去幼儿园见习,陪着大班的小朋友们度过了愉快有趣的一周。

她感叹小孩子们的高兴来得毫无征兆,而悲伤大哭之时却又能立马破涕为笑,怎样神奇的物种啊!

她在朋友圈里发小孩子的欢乐照片,写下“慢点长大”的话语。

回到宿舍,不再对收拾衣物之事感到厌烦,“小孩子们都能自己动手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怎么可以不如小孩子们?”

对一些同学之间曾经不可理解的小事情也释然了,“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

看看,小孩子总能在不经意间治愈我们,或是治愈我们的疲惫,或是治愈我们的矫情,或是治愈我们的烦闷。

就像《简单甚好》书中对小孩子的描述一般,他们总能以最清澈的眼神与神态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对自己的四个孩子细致观察入微呵护,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阿宝善文,软软善数学,澹澹善诗,阿伟善音乐,每个孩子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欢乐。

作者也曾忆起儿时最难以忘怀的三件事,跟着祖母养蚕,陪父亲吃蟹,与隔壁卖豆腐家的王囡囡钓鱼,他感叹:“都是极有吸引力与趣味却又是与杀生相关的事情。”

对于杀生,可能不同的信仰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我不敢杀生,却也无所谓杀不杀生,便没有了作者那样“既有吸引力与趣味却又关乎杀生”的纠结心情了。

又或许,作者是另有所指,以我的认知水平,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通过小孩子帮他整理东西的情景,能够联想到美的心境,并延伸到艺术中去。

“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适。”

“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看它何等奇闷!”

“茶杯躲在它母亲的背后,教它怎样吃奶?”

“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

……

连作者都佩服小小孩童丰富的想象力。

于是,作者便留意东西的摆放位置,体谅东西的安适了。

“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画家是很好的题材。

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眼中异常美丽。”

童真童趣给我们延伸出太多太多的艺术感。

“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作者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女们快乐,这一点像极了每一个普普通通为人父母的我们!

你看,生活中很简单的道理,一直都存在于简单的生活中。能够令人间忘忧的,便是可爱的黄金时代的小孩子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