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创造散文文艺调频

爱情很美好,不是坏东西

2018-04-10  本文已影响20人  茶宴
爱情很美好,不是坏东西
01. “爱耻感”

先来看看一位青年女性在爱情问题上的苦恼:

内心里渴望爱情,也有过交流甚欢的男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愉快。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当男生表现出想要进一步发展的倾向时,自己却心生厌恶。因为这个原因,有好多次恋爱的机会就这样消失了。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这位女生遇到的困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对于中国青年。偶然谈起这位女生的困惑,有些年轻人深有同感,马上说“我也是这样的”。很多中国青年对爱情本能反感,提到这个词都会觉得下流、肮脏、羞恶,对追求者产生自动抗拒。

这一现象,可称为“爱耻感”。

02. 爱情很美好

柏拉图在《宴饮》里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爱神是最年长的、也是最年轻的。爱神最年长是因为她的热情和动力,是一切神性的起源。爱神又最年轻,因为她脚步轻盈,花枝招展,远离暴力和纷争,具有年轻的轻柔和活力。

爱神有两位,一位是宙斯和海神的女儿阿芙洛狄忒,她是美的象征,是纯美本身;另一位是爱若斯,他是贫乏之神勾引丰腴的产物,本身丑陋,却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因此,爱若斯并非美好本身,而是对美的追求,隐喻丑陋的人类对美好的向往。

爱情是美好的,无论是美好本身,还是爱美之心,都是美好的。

03. “仇爱”教育

我以为这本应是常识,轻描淡写地说“爱情是对美的追求”,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没想到这句话却令一些青年人很震惊,说这给他们带来莫名的震动和冲击。

“原来的意识里,爱是与肮脏、下流、羞耻在一起。听到爱情是对美的追求,一下子就觉得高大上起来。”

原来,在很多青年人的内心,依然是将“恋爱”与“丑恶”联系在一起。人们都将爱意藏在内心,不敢轻易表露,表达爱意味着羞耻。

从小到大,大人们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进入大学以后,仍有家长禁止恋爱,一切都要工作稳定再说。老师与家长对爱情的反感和愤怒,让孩子从小就对爱情产生负面情绪,将其与下流、不努力、羞耻联系起来。

“我清楚的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下降了,爸爸立刻说‘不会是谈恋爱了吧?!’”

那位大学生至今记得这句话,说明父母对恋爱的态度,对她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的教育从未有对爱的教育,相反,爱情被认为是掩盖在窨井盖下的肮脏,是对“正经事”的干扰和破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抗拒恋爱,以及“爱耻感”的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