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吟小梧桐读书

从《京华烟云》,看男女教育差异

2016-08-23  本文已影响330人  黛宝桐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个问题,

我想了很久,

社会总是教女孩子要小心不要被骗了感情,

怎么没有主流的声音教男孩子不要伤害小姑娘呢?


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读《京华烟云》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别扭,姚家的男女教育差异简直就是这个社会的缩影。一些小感触,写下来分享给大家看看,想法比较一家之言,也挺幼稚的。

无伴奏古筝版《京华烟云》主题曲《发现》


木兰的台词

图片来自网络

“我愿当个男孩子。一切便宜他们都占了。他们可以出门会客。他们可以去赶考做官,可以骑马,坐蓝绒的轿。他们能遍游名山大川,能看天下各式各样的书。就像我哥哥体仁,我妈什么都许他做,他还能管我和妹妹。他常常说‘你们女孩子’,我一听这话就生气。”

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男子传香火的科学依据的梗。就是说在交配的时候,儿子的y染色体是确保来自于父亲,而且可以子子孙孙的传下去。不过,也存在DNA片段的交换,传着传着就不纯粹了。其实所谓科学依据不过是个理由,什么事都需要一个理由,说是理由就是咯。

限制女子的想法和行为也是一样,父系氏族某个人很大胆的说女人不准这样要那样的,然后其他的人默认不出声,于是此人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其他人引以为潮流,也跟着这样做。我并没有在说朱熹/smile。

我没有想说“重男轻女”这个老梗,也没有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宣扬女权,也没有想要讲男女平等。我只是好奇,为什么我们要打着爱护的名义治标不治本呢?

一个女孩子打扮的花枝招展一个人去旅行是不安全的,所以应该打扮的朴素,注意提防陌生人。这是什么强盗的逻辑?难道不应该是有关部门反思城市治安并加强管理吗?为什么要姑娘们反思自己的装扮?

从根源上讲,我们来看《京华烟云》摘的这段话。社会的大背景,和男女体质的差异客观存在。而从我们一个家庭作为个体来看,木兰的母亲对她哥哥更多的是纵容,而对两个女儿要求很严格。这个时候,哥哥体仁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人,在这样的教育下,自动形成一种男孩子比女孩子拥有更多权利和自由的思想,所以他会去教训妹妹。在两个妹妹上街的时候,堂而皇之地扇妹妹耳光,说“你简直成了浪荡娘们儿。”

这正是社会舆论总是想对姑娘们说的话,道貌岸然的为你好。


木兰的母亲姚太太

图片来自网络

“姚太太对女儿之严,正如她对儿子之宽。她对女儿严是给女儿传统的教育,理当如此。在这方面她认为是讲得通的。自己的女儿是生在富有之家,长在富有之家,可是她们不能在家过一辈子,不能永远享受那份财产啊。她们要嫁到别的人家,贫富不一定呀。所以她们必须有女人主要的美德: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善理家事,以及育婴、烹饪、剪裁缝纫等。但是在对待男女孩子之差别一事上,姚家比别的人家可相差太多。”

其实封建礼教就是这样,表面看这段话没什么问题,挺对的,好好教育女儿。姚家的女儿木兰和莫愁都很优秀。

我们不妨学学鲁迅先生,晚上拿手电筒看看,就发现字里行间写的都是“吃人”。

我讲一下结局,就会发现木兰的母亲这段话的漏洞。最后姚家的三个孩子平分了家产。所以,这句话的问题在于,儿子和女儿的继承权是否平等。我们不能从一件事的结果就对其下定论,因为同样的理论思想,如果在一个平凡的家庭或者一个贫困的家庭,就不会是这样的好结果。

经常刷朋友圈,看到标题为《女人要________》,都是讲的女人如何修养的琴棋书画精通,又耐心贤惠热爱生活,又自强自立。说的都对,我只有一个问题,怎么不经常看到《男人要______》的文章,不写男人应该琴棋书画都精通,耐心持家,自强自立的。其实每个成年人都应该自强自立,可是偏偏总用这个词鼓励女人,映射的是社会主流观点还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要”如何如何表示现在还没做到。可是为啥非要做到那么多要求?

其实女性惟要自由,没有那么多应该,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约束,要可以和男人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高兴的时候就是应该拉着一张脸买买买啊!想奋斗的时候就努力奋斗,想休息的时候就葛优躺啊!想化妆就化,不想化妆就素面朝天啊!为什么要永远保持微笑和姿态,莫名其妙!

“诸君无形的辫子在你们心中。”——辜鸿铭


有趣的礼教

图片来自网络

“音乐、跳舞、演戏完全是***的事,在儒家眼里看来即使不算越礼背德,也是下等人的事。可怪的是儒家夫子却自己喜爱京戏。但是姚思安不喜欢儒家那一套。”

“外行也就找喜欢的戏一段一段地学着唱……可是这种事普遍只适用于男人。而姚思安偏偏教女儿唱戏,他像是故意跟太太作对,跟社会习俗对抗一样。”

第一段话说的挺打脸的。

这两段话说的是两件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嘴上说不要的事情——良人从艺和女人学戏。现在看来好像无足轻重,其实革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哪怕是很细枝末节的事。要面对多少异样的眼光,多少嘲讽和质疑。

比如女人穿裤子算是里程碑的进步,现在看来超短裤都没问题。可是150多年前,女人穿裤子在欧美都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我猜和现在裸奔差不多。所以任何一点点思想上的进步和斗争都无疑是艰辛的。就像现在女孩子浓妆和衣着暴露要被伪君子们议论一样,社会总是需要有人敢作敢为,敢于挑战,才会慢慢被接受,成为被保护的权益。


木兰的父亲姚思安

图片来自网络

木兰的父亲姚思安这个人很有趣,年轻的时候贪酒好色、胆大妄为,喝酒、赌钱、骑马、击剑、打拳、玩女人、养歌女、蓄娼妓、浪荡江湖、结交公卿。和木兰的母亲未婚先孕,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妻子去世之后,落发出家,游历天下。

很多人看完《京华烟云》就成了姚思安的粉,包括我。

从人的角度出发,姚先生一生活的明白,思想自由自在,儿女双全又有钱,想干啥干啥。从女人的角度出发,姚先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有钱人,处变不惊、方寸泰然、文武双全、有责任感。

可是这样的人生,作为一个男性把玩的游刃有余,俘获无数粉丝。可是如果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恐怕就是一世的污点,毁誉参半。


莫愁的争论

图片来自网络

书里有一段讲木兰的妹妹莫愁和学者傅先生的辩论,争论正酣。原文这样说,“莫愁的母亲不懂得他们谈论的是什么,但是知道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和一位名儒辩论,总是失礼,于是向莫愁说:‘莫愁,你怎么敢跟傅伯伯争论?’”后来当然是傅先生表示很欣赏莫愁。

这个场景里,原本是孔立夫(青年才俊)和傅先生的讨论,莫愁加入了讨论。如果,这个场景把莫愁换成哥哥体仁,那母亲的举动就会是赞赏和自喜。姚太太曾经多次让体仁把立夫当作榜样,每次效仿,都会得到姚太太的称赞,而且内心戏是“艾玛,我儿子真棒!”

这里不想过多评价,毕竟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对女孩子的发言权和表现更加的宽容。只是女性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常常经受更多的怀疑和诽谤罢了。


道家女儿姚木兰

电视剧版剧照

“木兰就这样在智慧和知识的教育环境中长大。若是把父母对木兰的影响划分个界限的话,母亲给了她世俗的智慧,父亲给了她知识。”

我遇见的优秀的姑娘很多,人美又有才的也不少。

有时候,我会惊叹,这样的姑娘以后会有一个怎样的男朋友才能般配啊!很多姑娘希望自己更好,才值得一个更好的男人,于是活成了自己想嫁的样子。

其实,努力活得更好,让自己更优秀,并不只是为了期待一个男人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