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你读出来人生了吗?
前一段时间,小姨家的小姑娘给我们表演背诵,诵读的是刘禹锡的《陋室铭》。问她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她说喜欢作者的品德高洁。再问他,刘禹锡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她就答不出来了。
《陋室铭》很多人上学时都背诵过,主题情感大家也都了解。但刘禹锡为什么喜欢居陋室,并特意做此文呢。
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这样一看,其实他是不想居陋室,然而时势所迫,不得不为之,愤懑之下,写下陋室铭。所以这是符合人性的,君子高洁,也不会舍弃富贵舒适,只是富贵舒适要来得合法合情合乎道德。然而,即使处境困厄,君子也应自强不息,坚守自己的品格。
失意得意
那么,为什么刘禹锡会政治失意,以致受到微末小官的戏弄呢?
刘禹锡33岁参与主政唐顺宗永贞革新,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政,持续百天就被藩镇和宦官联手剿杀了,皇帝都被迫退位了。主政八人被贬为司马,远离京都。
十年后,刘禹锡43岁再度回京,两年后写下《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疑讽刺当朝执政者,又被贬出京都。此后漂泊,50岁时在和州写下了《陋室铭》。不久回归洛阳,但也只担任闲职直至七十一岁病逝。
时势
唐朝安史之乱已经爆出了藩镇割据的问题,此后唐朝灭亡,也是藩镇宦官弄权所致。刘禹锡是清楚时势,想要扭转乾坤的,可惜,他们没有成为英雄,璀璨一时,郁郁半生。他的得势在于跟着王叔文借唐顺宗的东风,失势也因唐顺宗被迫退位。权利更迭,刘禹锡的不与世俗同风,却因无所依靠,终不免雨打风吹去。不知他是否有过后悔?有过反思?品格高洁的他是否只能在这世间求明主而兴,遇昏君而衰?明主又何其难求?
人生就是在时势中把握机会,或兴风化雨,或被风吹雨打。有时我们更应该去分析时势,以求有所作为,以变应变,施展人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