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我们该怎么办?

2021-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杜恒

今天在2小时内读完《少有人走的路》,用的是镜姐9Q逻辑高效阅读法。

作者在简介中说:人生苦难重重,我们必须在这漫长的人生中不断完善我们的心智,从而让我们走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而完善心智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自我。

书中有几个例子特别让我有感触:

1、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和体罚,这样在孩子稚嫩的心中,就会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导致孩子长大后,同样会把这些行为施加在自己孩子身上,因为他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了下来。

这不由让我想起小时候儿子很淘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记不全,每每放学,总被老师留下来教育并延时完成作业。

这让比较好面子的我很过意不去,还因此打了孩子。而且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信条是:棒打出孝子。

但这样的教育不仅没让儿子取得好的成绩,反而让他有了厌学心理,成绩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后来考入技校,在班主任鼓励下,他重新拿起自己喜爱的画笔,在一次次表扬声中,孩子逐渐建立了自信,也由此慢慢改变了性格,从忧郁、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和阳光。

书上说:父母的爱至关重要,即使家庭环境充满混乱,生活贫困,只要有爱存在,照样可以培养出懂得自律的孩子。

现在回想起来,若是没有遇到好的老师,没有鼓励,我的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而这个侩子手居然是孩子的亲妈,想想都可怕。

但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教育经验,或对孩子的爱有认知的误区。

所以作为大人,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即要做到自律。

同时对孩子要充满爱,和他肩并肩一起去克服生活中的苦难,一起享受他的成绩,这样他的心灵才会得到滋养,才会自尊自爱,而不会自暴自弃。

2、37岁快要结束的那个春天,一个星期天,我在户外散步,看见邻居正在修理除草机。

我同他打招呼,羡慕地说:“喔,你真能干,我从来没就不会修理这些玩意儿!”他马上回答:你只不过没有花时间去尝试罢了。

这个例子也让我感触颇深,因为我也一直认为自己动手能力极差。或许是自己从小在家一直被宠着,所以大多数动手的事不用自己操心,而自己也理所当然地享受了这种待遇。

然后一遇到要实际操作的事项,譬如组装什么小手工,手机换电池、贴膜等,我总以不会、没时间、这是小事等为借口,包括连在家烧菜,我也以工作忙、烧得不好吃为由能推则推。

可是我分明记得在初中时,奶奶站我身旁教我如何烧黄鳝,什么时候放什么作料,最终烧出一盘香喷喷红烧黄鳝,而且被桌上的人一抢而空,只剩残羹冷炙,但我还是把它吃了精光,因为这可是我第一次烧荤菜,而且这么受欢迎。

说明我并非没有这个手艺,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工作繁忙的原因,自己在心灵上把这事给屏蔽了。也就是开头例子中所说:你只不过没有花时间去尝试罢了。

3、特德整整7年住在树林深处一栋小木屋,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几乎没有朋友和亲近的人,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来。

究其原因是他在大学里爱上一女生,却遭到对方拒绝。然后自己的好友又死于车祸,双重打击最终让他养成优柔寡断的性格,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来。

甚至明明盼望的好事来临时,他也没有享受的能力,只是无谓地摊摊手。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好像也有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譬如不太在乎名利,做事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其说是淡定不如说是缺乏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以上三个例子,一个源于父母的惩罚,一个由于自己的否定,一个来自外界的打击。但都给主人公带来了不自信、甚至人格的扭曲。

幸而《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教了我们解决的办法:

1、要自律:我们必须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这样才不会心生埋怨。

2、要充满爱:我们要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包容。

3、要有信仰:我们需通过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和世界观,活的更加真实。

4、要接受恩典:我们需坦然接受上天的馈赠,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所得。

5、要克服懒惰:我们应该用爱去应对懒惰,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充盈起来。

总之,这本书帮助我们学习爱、学习独立,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最关键的是:它带领我们通过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让我们拥有平和、豁达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智逐步成熟。每读一个章节,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净化。

我想,如果我能早点读到这本书,可能在教育孩子和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会少走很多弯路。

当然,一本好书,绝不是读一遍就能全部消化,更不能读完就放置一边,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温故知新,不断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而且跟着早读营的几百位伙伴一起进行头脑风暴,那我们将会获得更多、成长更快。

幸好,自己每个月都能与她们同行,一起共读6本书,收获无数惊喜。这么想着,我又在期待下一本书《人性的弱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