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恐龙,共享车
2017年方便面的销量比2015年减少了13亿桶!!
中国人不是很爱吃方便面的么?
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的统计,中国是全世界方便面消费量第一大国。在2015年全世界总消费的977亿份方便面中,中国的年销量就达404.3亿份,几乎是排名其后的8个国家需求量的总和。其中,由中国发明、在中国最为畅销的红烧牛肉味方便面,也一直是全世界单品口味销量第一。
但是,为什么销量剧降呢?
一个原因是高铁取代了绿皮车,原来慢火车是最大的卖场,火车用户在车上用餐的机会减少了;
其次是,在家叫外卖越来越方便,比如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服务,方便到比烧水泡面等待还要方便,用户有什么理由还要吃方便面呢?
然后是,用户身边便利店数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中国的便利店总数,从2.1万家增至4.4万家,增长了115%,它们一方面是方便面的渠道,但同时也提供包子、便当、关东煮等鲜食,这些即食食品也是方便面的敌人。
康师傅可能并没有做错什么,甚至比以前更优秀、更勤勉,但突然间火车快了,外卖来了、便利店开了,那么你就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会被灭掉。
当商业环境发生突变时,我们发现以前看似理所当然的商业理论,突然并非那么坚不可摧了,我们所坚信的一些方法和理念,可能只是在那个特殊环境下的临时解决方案,如果整个时代变了,就像从中生代白垩纪进入新生代,上一个时代里统治一切的恐龙,可能转瞬就会灭绝。
其实可怜的恐龙并没有错,努力的方便面也没有错。
不过,方便面还有没有希望?如何破局?答案是有的,
我们想想,方便面多少年没有大改进了?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改良,提高方便面的健康和安全程度,并提供更多的口味给消费者,消除消费者的成见,使方便面成为上得厅堂的美味食物。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想想,从公共汽车到私家车再到到共享汽车,从自行车到城市公共自行车再到共享单车,充分体现了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这个过程,前者需要做出来更好的车,而后者关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是否感到舒服方便门槛低。
这个进化,也贯穿了个体用户和整个社会的潜在需求不断被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用户不断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过程。
时刻保持危机感。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更换新思路方能突破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