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拆本书,增加人生冗余想法成长励志

消灭失败,普通人战胜自己的最后机会!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45人  牛顶风

普通人的失败

提到失败,谁都不想要。但是今天我们要来消灭失败,就要先来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叫失败。

关于失败,首先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输掉了篮球赛,叫失败。站在舞台上却得不到观众的喝彩,叫失败。但是正如一句励志名言,“当你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你就成功了“。所谓的成功并不一定是赢得了多少掌声,得到了什么奖赏,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克服了重重困难,超越了从前的自己,这才是最大的赢。

普通人的失败,是根本还没有机会站在比赛场上。比如年前订立了各种宏大的目标,仿佛开挂的人生就此开始。可是没过多久又经常半途而废,总是让懒惰战胜勤奋,每天活在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里。眼看今年已经过去一半了,所有目标都还没有进展,就像生活在一个笼子里,所有觉得有趣的东西都在笼外。可还是怎么都触碰不到它们。

一直原地踏步, 感觉整个人生效率都非常低下,正如在《人生效率手册》中看到的一句话,在时间上拎得清的人,至少少奋斗十年。无力克服本性中的惰性的人,焦虑每天都在吞噬着他的灵魂,每天都在煎熬焦虑中度过,这无疑是对自身身心的极大摧残。虽然可以通过看看《整理情绪的力量》这样的书来恢复乐观, 但是对于我们今天的命题,它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为什么会有懒惰,拖延

这个话题,有人可以简单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意志力不够。但真的是那么简单吗?

看过《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和《基因组:人类自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懒惰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能。从基因进化的角度来讲运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我们的祖先是不能保证稳定的食物供应和热量摄取的。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下胡乱运动会过多消耗体力,降低生存几率。

从社会整体来看,人类并不是单体进化,而是种群进化,进化的单位是群体而非个体,而在群体中,偷懒,是一种有利的生存策略。你可以不付出任何劳动,就获得别人的资源。所以懒,会被描述成偷懒,(PS,中华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因为对群体而言,懒是一种偷窃行为。而群体对懒,并不是毫无戒备,当人们意识到一个人偷懒,并占用自己的资源的时候,会表现出愤怒,会极力制止这种行为,或者让自己变成和对方一样懒,以此来寻求平衡的一种心理。

懒惰是与生俱来的,因为选择懒惰很容易,但是选择勤奋却很难

懒惰与拖延是一对同胞兄弟, 对于拖延有一种观点很有趣,它认为,拖延其实是潜意识里不自信自己能够很出色的完成,因此故意拖到不够充分时间才开始动手。是帮自己找借口的一种方式,“不是我不行啊,我只在那么点时间完成的。“这样结果好与不好,心理上都比较能够接受,不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伤害。推荐大家看《拖延心理》,这种心理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可能跟其激励成长的模式有关,即大部分对我们产生激励作用并塑造了我们行为的激励方式是什么。

或者简单点讲就是我们最能被激励,或最容易被激励的方式是什么。如果是外激励模式的,即更多时候是受他人的表扬、肯定(家长、老师、老板),他人给予的物质奖励等等,这类人做一件事最在乎的,就是能否得到外在的肯定,而不是自我内心的体验,所以其追求的是别人眼里是否成功,而究竟事实如何或者自我心里判断的结果如何,都没有别人怎么看来得重要。

因此,在这种模式下面对我们没信心做好的事情,我们会有很多应变手段让自己在别人眼里输得不是太难看,拖延就是这么一个应变手段而已。“因为是拖到没时间才没做好的,不是能力有问题”,或者“即使拖到这么点时间也做到这样,如果时间充足会做得更好”。

消灭失败的方法

难道我们对自己拖延的天性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我相信知识就是力量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微习惯》。微习惯强调的就是:这个动作小到不能再小,简单到你不可能会失败。

作为中国人,肯定听过“矫枉过正”这个词。很多人一旦立志要跑步健身,一上来就给自己定每天10公里的目标,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就再也不出门了。我们的身体是诚实的,接受不了这样大的突然改变,从而令自己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后面对跑步都充满了恐惧,从此在自己心里慢慢地形成一个自我暗示: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有的人在咬牙坚持,因为他们听说21天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简单重复做一件事情21后,并不代表你永远都会保持下去。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受到动机、情绪、意志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的热情会递减,可能开头一两天还行,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像被领导骂了几句这样的事情都会成为一个借口:哎,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去跑步了......

相对于21天养成习惯,对普通人来说,操作性更强、更可行的是“微习惯”。

“微习惯”就是我们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悄无声息的动作,慢慢击垮我们本性中的懒惰与拖延,从而达到消灭失败的目的。你也许会想“一天跑步一分钟或写10个字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事实上任何能变成习惯的微小行为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习惯是强大的,而我们只有先养成习惯,才能再把习惯变成自然,再慢慢设置更高的目标。

硬磕只会身心俱疲,要聪明地去培养“微习惯”

微习惯的一些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

杰克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中提到,我们培养好习惯和构建富有成效的日常行为规则的第一个步骤便是自我评估。首先,你必须确切知道你希望培养的好习惯,以及你需要改变的坏习惯究竟是什么。斯蒂芬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习惯计划,比如一周弹性计划、单一微计划、多项微计划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微习惯来开始。

2. 挖掘内在价值

挖掘内在价值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我为什么要每天早起?因为我工作、家庭加带孩子,挤占了我全部的时间,我想要多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用于自我提升、自我放松。总之,我需要一定的空白时间做回自己。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深入挖掘内在的价值,这样即使有反对的声音存在,也无法阻止你继续的脚步。

3. 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的依据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依据,比如周一晚上七点锻炼;另一种是行动依据,比如我吃完饭后半小时去锻炼。时间依据可以让你完成工作,培养自控力,但是却缺乏灵活度。而根据行为依据制定的日程会更灵活。至于选择哪种并不需要过多纠结,重要的是你坚决做出选择,开始行动。甚至就算没有依据,微习惯因为任务小,也不可能失败。因此,有没有依据并不是很重要。

4. 回报机制激励前行

微习惯小,所以执行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会让你更容易得到成就感。而成就感,又会激励人更好地继续,强化意志力,让自己更好地完成微习惯。像我以前早起阅读100天,如今坚持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是每天写作,也已经坚持了100天。坚持的过程中带给我的心理感受会一直留存,我清楚知道自己取得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事实上,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你想更加幸福,享受成就感是让自己对生活满意的最有效的策略。”

5. 记录完成情况

写下的文字更加有力,写在纸上更容易实现。就像我们待办的事情,写下来便会真正成为我们着手待办的事情。又像我们的思路,只有写下来,才有可能进一步被理清。

熊谷正寿在《记事本圆梦计划》中,关于如何实现梦想,就多处要求要把梦想写在纸上,记下来。把微习惯写下来,你会对是否完成更加在意,更不会忘记。看着每天完成的标记,会让你觉得自己每天都很棒。

6. 微量仅仅是开始

从微小的量开始,强化我们完成目标的意志力,让我们更容易完成微习惯的目标。微习惯能让我们在最疲劳的时候,还能够完成最低标准,但不是一直都是微量,而是在完成微量的目标基础上,去超额完成。

7. 完成计划,摆脱高期待

就算你可能比较自律,有比较强的意志力,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量,或是更多的微习惯。比如一天写10个字,事实上,你每天一般可以写四五百字,但是也要提醒自己的目标就是10个字.你可以超额完成,但是你的微习惯的量就是微小的,就算哪天你再忙、再累,你也能在睡前轻松完成你的微习惯。要不断提醒自己,我们要坚持目标,对任务量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只要完成最小额度,今天的目标就已达成。坚持才是生活中最强大的武器。

8. 习惯养成的标志

我们要提醒自己更有耐心,不能在行为真正成为习惯前停止。

行动起来才是王道

最后,讲了那么多,行动起来才是王道。经常听到有人感慨“读过很多书,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本质就是缺乏行动。推荐大家看一本《从行动开始》,与我们“传书驿站”一起做一个《终身成长》者。

文中提到的书籍如下: 大家可到 传书驿站 公众号免费领取。只要在公众号回复如下的书籍编码就能轻松领取了

《微习惯》                 图书编码: 297

《人类简史》              图书编码 : 001

《基因组:人类自传》图书编码: 114

《人生效率手册》        图书编码: 162

《整理情绪的力量》    图书编码: 079

《拖延心理》                图书编码:005

《习惯的力量》             图书编码:006

《终身成长》                  图书编码: 025

今天的分享到此为止,我们明天见!

读书提升自我,读书改变命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