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

《我不是药神》影评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23人  莫梦1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自2018年7月5日首映以来,屡上热搜排行榜,几乎赢得了零差评的口碑,预计票房将突破35亿。我认为这部影片是继《战狼2》之后的又一部震撼人心、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巅峰力作。该片之所以能在恒河沙数的影片中脱颖而出,最大的特色便是立足于真实事件,从社会客观实际出发, 以当前社会亟待解决也是国民最关心的医疗问题为切入点,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引人共鸣。

《我不是药神》由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由资深演员徐峥等共同参演,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程勇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印度仿制抗癌药的中国区代理,通过售卖仿制药发家致富,最后在正版药公司的诉求和法律的威严下他退出了,可后来发现黑心商家张长林烘抬药价,牟取暴利,导致患者无钱买药,在看了曾经买过药的朋友和患者们的悲惨境遇后,程勇决定铤而走险,再一次亏本向患者出售正版几万元的仿制药,最终因为走私假药而被捕。影片对现实主义刻画的细腻笔触,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等。在刻画困境的同时,更让人思考困境。

该片始终围绕仿制药售卖一事展开,由点及面,由小见大,直触社会隐痛。影片中的仿制药与正版药药效相同,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在国内仍属于假药行列,并且价格上也有着天壤之别。片中的瑞士版格列宁需要四万,很多病人都吃不起,再富有的病大长期服用也会倾家荡产,而印度仿制格列宁只需500块,疗效相同,价格迥异,原因何在?因为药品研发权在厂商手中,而商家为了拔高自己的利益,就有了合法售卖的天价药,穷人买不起是自己的事,没钱就没命活,这就是现实。正如片中江湖骗子张长林所说“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这句话道尽了中国人病不能医的辛酸和痛苦。但我要说,如果世界上都是有钱人,那何来贫富之分?那又有谁会再为了赚钱而努力工作?那社会财富何以增长?人均GDP何以上升?如果每个人都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等着坐享其成,谁又愿意来研制药品以攻克医疗难题呢?世上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有人在负重前行。无论贫富,都总有人会生病,有的病纵然富人有钱也无法医治,有的病却因穷人无钱而只能等死,或许命运总有一些不公平之处吧,但这确实就是社会现状,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而片中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在哀求警察不要继续追捕走私印度仿制药贩的时候,所说的话更是让每一个老百姓动容:“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 警察领导,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朴素而让人心痛的台词,恰恰是对中国社会现实追问的最强音。

诚然,正如医学界专家学者们所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问题,都未像中国这样复杂,医患关系都未像中国这样紧张。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经过30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广覆盖,但是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看病难,看病贵”、“以药养医”等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如医疗服务体系、药品生产保障体系不完善,长期存在的医疗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薄弱,医疗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险问题,医疗腐败问题滋生等都是中国在医疗方面的潜在问题,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同时,这部电影也涉及到了情与法的探讨,是优先保护药品研发还是先保护患者?我们看到了在法与情之间挣扎的警官,看到了因非法售卖假药而百般犹疑的药贩,看到了宁愿被抓也不愿说出真相的患者,看到了为保护药贩而最终车祸身亡的二十岁孩子……但中国是一个法治化国家,法律是无情的,在冷酷严苛的法律面前,除了遵守,别无选择。最终,主人公程勇被判刑,在判决时,程勇说:“我承认,我犯法了,无论怎么判决,我没有异议,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听完程勇的话后,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也都怀有着这样的期待,希望法律在迫使人们情非得已去触碰法律红线的同时,不要再让公众久等。终于,在2018年7月,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值得欣慰的是,就在今年,中国已有19个省市相继将瑞土诺瓦公司生产的格列宁纳入医保并且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太多。《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或许就在于用最真实的生活给我们以最纯粹的感动。最讽刺的最心酸,最荒诞的最现实,该片事实上是根据我国真实新闻改编的,是2015年“格列卫”抗癌药事件的真实再现,江苏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名叫陆勇,自己便是慢粒白血病患者,该人物便是影片中程勇的原型人物。《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热捧在于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于其敢说真话,敢于反映社会现实,敢于表达大众诉求。很多看了影片的人表示:“从题材和类型上看,《我不是药神》是华语片一次重要的突破,有良心,有勇气,有温度,有情怀,有演技。”当然,也有很多“电影评论家”们,指出电影存在一些不好的地方,我认为在我国严格的电影审核制度下,既能通过审核又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已经很完美了,实在没必要去吹毛求疵。影片在让人泪目之余,唯有感动。正如导演文牧野温暖阐释的影片主旨一样:“微笑面对生活中所有的苦难,无论何时。这是我创作时最大的感受,一定要乐观、正面。”

恰如影片中台词所说:“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愿你生而平凡,却不忘创造更好的世界”,而我们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却每个人都能成为追光者。终于有这样一部电影,告诉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那些为了坚守心中的良知与信念而默默付出的每一位看似渺小实际高尚的平凡人。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出正义之声,即使生而平凡,也要发努力出微弱之光去照亮周围的世界,而这些努力散发光芒的人们,就像无数星斗,慢慢汇聚成银河,在宇宙之中见证世间的美好。(魏世芳)

注:此文已经官方认证,版权所有,请勿抄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