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不起”成为“还不起”或“来不及”事件一
记得有一期《主题式-读书会》有一位看似柔弱的女生,不经意间引出一个话题: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人,当我们想对这个人说声:“对不起!”可是,人生再也不会给你机会。
事件一:勇敢面对别人的目光
A先生虽然从事行政工作,却长了一张艺术家的脸,这张英俊的外表下,他很想代表他的家人对外婆说一声:对不起!
在过去的几年中,A先生的外婆与奶奶都相继离世,二位老人的离开方式截然不同。奶奶走的很快,离开世界之前没有受太多的苦,虽然当时家人都很伤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想奶奶走的如此安详,心里也是一种安慰。
相反,外婆的离世却让A先生的内心永远无法平静。因为一个手术。
老人临走之前的几天,甚至几年,对自己以及家人都是一种考验,对自己是生命力的考验,而对家人除了资金以及情感上不舍等考验之外,还要面对亲朋好友通过这件事对你人品的考验。“传统文化里只要老人还有一线生机,作为子女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不然就会被指责为不孝。”A先生的家人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选择:外婆需要做手术,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成功可以挽回一点生命延续的时间;若是不做手术,也就无需再呆在医院,可以回家吃点想吃的,玩点想玩的,度过自己的余生。那么是做手术还是不做呢?面对这样的选择,A先生的家人们选择做手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外婆被推进手术室,然后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在外婆生命多出来的时间里,外婆没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根本就无法咀嚼,吃对于外婆来说就是一瓶又一瓶的营养液;外婆也没有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她只能整天的躺在病床上,打着各样的点滴,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去看她,日子久了,看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老人在病床上孤独的死去。
A先生感慨到,“要想让老人有尊严的死去,就要勇敢的面对他人的目光。”要是当时就把外婆接出医院,自己还能带着外婆四处走走玩完,买点外婆喜欢吃的零食,边吃边听着外婆的唠叨,在外婆有限的生命里哄外婆开心,等到了那天,外婆走了,自己也不会有遗憾,因为外婆是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的,她是幸福的。现在他很后悔与家人选择了同意做手术。
人已经走了,所有的后悔都已成了“来不及”。
这类的选择天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面对生死,当儿女的我们到底要不要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这时的老人已经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是能掌握的话,他/她们会怎么做?
最好的告别是怎样的一种告别?要让老人有尊严的离开,作为儿女就会顶着别人的闲言碎语,别人会说,“这家人没良心,见死不救。”还会说,“老人平时对他们多好,你看看他们现在什么样,简直就是白眼狼。”... ... 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孝心,让老人浑身插满管子,整天躺在病床上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