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扬_7a03

四月伊始,回了一趟老家。见证了衰老与新生。


一、变与不变

老家还是原来的样子,表面上沉默依然,暗地里却涌动着生机。

少了很多人,特别是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离别的时刻也就越来越近。

一年年,时间在每个人身上都会留下痕迹。

脸上会长皱纹,背会弯曲,说话时候的神态不会像之前那样跳脱会变的缓慢低沉。

但,自然界在一年年的似乎并不理会人的变化,周而复始的给大地披上绿装,给山路两旁的野草灌溉更多雨水,让树林里的蘑菇,木耳,地衣都像比赛似的疯长。

在村里,即便一个星期不出门买菜,从山里,河边摘回来的野菜、野蘑菇,野葱都可以餐餐不同样地换着吃。

想想村里的悠闲自足的生活,再想想回到公司,每日为不知吃什么而烦恼的窘迫。

真想早日回农村。毕竟农村长大的娃对于农村总有无法割舍的感情。

二、父母老了

最近父母双亲,越来越频繁地把死字挂在嘴边,有时像是对往生的恐惧,有时又像是看破红尘似的豁达。甚至还悄悄地把棺木置办了。

对此,我亦无言慰藉。有些观念,有些话语,在时间的流逝的过程中,显得很是无力。

余生,尽量满足他们的诸多愿望,让他们生活的足够顺遂。

也希望他们能够快乐豁达度过每一天。

三、孩子在成长

这次回去,有一点值得欣慰。

小朋友变的懂事了,除了太爱吃。

能够理解越来越多的话语,也会关心人。

清明上坟时,我对小朋友说:

“晨誉,你在这里待一会,我去背个锄头过来锄草。”

小朋友竟然像个大人一样贴心地回答说:

“妈妈,锄头太重了,还是我去吧。”

听到这句话,细雨中的老母亲感觉心里挺暖的。

从前的清明都是阳光灿烂,今天却接连是阴雨蒙蒙的天气。

提前祭祖,连夜返回上班的城市。

一路上,离愁别绪与向上生长两张情绪交叠。

与父母小孩分居两地,并不是圆满的生活状态。

但也想趁年轻,拼实力,搏一搏,拥有一个充实人生。

目前的阶段,还不能两全其美,就只能割舍儿女情长选择独自奋斗。

但我依旧相信,未来一定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的。

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那是我自己的行为造就的。

就像天地间的风雨雷电,看似无形,但万物一直在生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