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西西西草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其实就是复杂版的海因偷药。
海因妻子病危,持有特效药的医生索价太高,而他却无法支付。于是,他选择偷药。
请问,应不应该去偷药?
然而其实重点并不在于应不应该,而是下一个问题,为什么?
这是科尔伯格出的测试题,用于测定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判断原因分别对应他的道德发展学说中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首先是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两个阶段分别是服从与惩罚定向和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
服从与惩罚定向是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比如不偷药海因的妻子会死去,或者偷药会被法律惩罚,所以不该偷。
工具性的目的交换即以自己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假如海因爱妻子,那么救妻子会让他开心,就应该救。
第二个阶段是习俗水平,分为“好孩子”定向和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的定向。
“好孩子”定向就是假设一个善良的人会怎么做,比如好孩子不应该偷东西,反之觉得好孩子应当救人。
维护社会秩序就是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即如果大家都因为各种理由就违反法律,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最后是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两个阶段。
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程序来改变。这个阶段的一个答案例子是:“在我们心目中,海因有权利这么做,但从法律的角度看,他确实错误的。究竟是错还是对,我很难说。”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则认为虽然社会秩序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所有有秩序的社会都能实行更完美的原则,在此之上,有更重要的普遍原则,比如生命是最为宝贵的,我们有责任挽救任何人。
其实了解了这个故事,也许就不在执念于电影中哪一方的对错,世间太多事的答案都是短短一个“略”字,具体填下什么,是不同人出于不同理由的选择,也很难单纯地谈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