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原来也不是坏东西(012)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个:
第一,为什么有时候歧视是合理的;
第二,如果合理的歧视被政府禁止,会酿成什么样的后果。
薛老师用两个很经典的案例来阐述了这两个观点。
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位华裔女经学家詹耐特.兰达,她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她从小就看到当地有很多的排华行动,因为马来西亚本土人觉得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总是排斥歧视外国人。
后来她成为经济学家之后试图去解释这种现象,她发现中国人之所以强调儒家思想,是要用儒家思想来进行关系计算,这种关系计算是一种信用评级的办法。
东南亚华人自然得出了一套信用评价体系,分出了7个等级:
第一等,直系亲属,也就是近亲;
第二等,大家提当中的远亲;
第三等,同族或者同姓的人;
第四等,同村的人
第五等,同方言的人或者其他说本方言的中国人
第六等,说其他方言的中国人
第七等,非中国人,包括欧洲人、印度人等以及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土著人等等。
中国人在做生意的时候就按照这个等级,贷款赊账收取的利息都是有相应的变化的。兰达通过分析,认为中国人做这种歧视性的区别对待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中国人生活在马来西亚,语言不通,寄人篱下,真要发生借钱不还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就是很糟糕的事情,他们在当地没有关系,语言不通,法律不懂,况且当地法律也不一定健全,这种情况下,当地正式的司法系统其实是很难保护到中国人的。那怎么样,人不救我我自救呀,这种距离的计算其实才是对我们最安全的减少损失的自我保护方法。
而且,这种距离计算方法不仅没有减少当地华人做生意的收益,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效益。说明当正式的法律体系不能保障人们做生意的利益的时候,就利用其他的约束来保障。
所以说,歧视有时候也是非常合理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如果政府禁止额本身合理的歧视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例子的背景应该很多人都很熟悉,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房地美和房利美宣告破产。可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的原因,知道的人却未必很多,今天要讲的就是这背后的原因与逻辑矛盾。
美国人购房的意愿一直就不是太高的,这与美国人天性爱自由,不喜被一套房子束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银行放贷的审慎,所以大多数的美国人还是买不起房子的。1991年,美国商业银行放贷的数据被公开化,大家发现,能够拿到贷款的大多数都是富裕的白人,而那些少数族裔,那些弱势群体,他们拿到贷款的可能性比白人低得多。
这时候,那些喜好搞“平权运动”人士就大肆宣传,认为美国的商业银行有强烈的歧视弱势群体的倾向。可对商业银行来说,如果弱势群体能还得起贷款的话,他为什么不贷款给你呢?反过来,如果你还不起来贷款,我又怎么可以贷款给你呢?在商业的世界里,其实这本来就是很正确的逻辑。
但是大众不相信这种逻辑,到了1992年,连联邦储备局波士顿分行发布报告坚称:美国的商业银行肯定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歧视。于是整个社会就掀起了一股要对弱势群体发放更多贷款的运动。
但商业银行还是不愿承担太大风险,依然不肯随便放宽贷款条件。这时候政府的办法是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威逼:如果我们查处你有歧视弱势群体,我们就兴起集体诉讼,对你重罚。
利诱:就是让有政府背景的两家房地产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去收购商业银行的房贷合同,也就是让政府来承担所有房贷的风险。
这个利诱早说嘛,既然风险都被政府承担走了,我们商业银行哪有不放贷的理由啊,自此,他们对房贷的审查条件大大放宽,深圳鼓励大家借款,你不够条件借款,我还要帮你创造条件再把钱借给你。
当所有的银行都这么做的时候,可以想象房地产市场当然会引来虚幻的繁华,反正每个人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何乐而不为呢!但这些债务本身就是有毒的,弱势群体的还贷能力是不不能凭空被捏造出来的,这些债务被包来包去,卖来卖去,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最终还不是要落向房地美和房利美,最后不是他们破产,还能会是谁。
信贷的本意是要让你今天先花掉明天要赚到的钱,但也许你的能力是明天并赚不到这么多钱呢?说到底,2008年的次贷危机的真正源头就是你花掉了你明天也赚不到的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银行家实施合理的区别对待的时候,如果政府出于政治秀,强迫商业银行改变区别对待贷款申请人的标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不是市场的失败,而是政府的失败。
课后思考:你能不能举一个歧视的例子,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歧视不合理,但你却觉得它是合理的?
我要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