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就因为太自信了。
01
据说,人类能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是直立行走和工具,还有脸皮厚。
换个好听的词就是:自信。
当年,雄性老祖宗的身体并不强壮,一次次被野兽们凌辱后,还能心安理得地回洞穴里享受雌性祖宗采摘的果实,没有抑郁,也没一蹶不振,靠的就是自信。
这个基因流传下来,让今天的我们天生骄傲。
比如,当代男性就有三大迷之自信:
觉得自己有品味;
觉得自己有异性缘;
觉得自己技术强。
别想歪了,男人觉得自己什么技术都强:摄影技术强、开车技术强、管理技术强、电玩技术强,说个烂俗的笑话都觉得自己幽默感强。
总之,强强强。
理所当然,炒股技术也强。
02
最近股市大热,我发现朋友圈里的股神多了。
好在我的年龄大,2001年、2007年、2015年的发生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尤其是2006年,大盘正劲时,身边人几乎全都入场炒股。
同学A君,茫然选股,一天获利5000多,遂辞职专心炒股,每天早晨按时起床,听大神做开盘分析。
同事B君,有个朋友短线操作很厉害,建了论坛给他们分享心得,B给我看了一眼,技术词汇很多,但语气让人不舒服,颐指气使。
一年后,熊市来临。
B君朋友的论坛再没有更新,B婚礼的时候我看到他,已经风霜满面。
最可惜的是同学A,他的损失倒不大,但在刚毕业的年纪,错过了最好的职场镀金期,股市的赌性,让他再也不能安心工作。
03
大盘正劲,谁不动心。
2015年,当我跃跃欲试时,做操盘手的表弟劝我冷静,他给我分析了一下:
职业操盘手接触的信息面远超散户;
他们操作的不是自己钱,比散户更加理性;
股市是零和游戏。
因此,大多数散户就是被收割的目标。
这句话难听,但统计数据显示,A股80%的交易量来自个人散户,而个人散户从股市中获得的盈利,仅为总盈利的9%左右。
就是说,近2亿的中国股民在股市中忙活了大半天,到头来却是空热闹一场。
中国股市的有效程度,大概处于弱有效市场或者半强有效市场。
美国财务学家尤金法默,提出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将证券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
在弱势有效市场中,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强,资源拥有者的套利空间就大。
显然,散户不具备这个条件。
04
中国股市处于弱式或半强式有效市场,可以从两种类型基金的收益对比中证实:
连续三年,主动型基金都跑赢了被动型基金,尤其是2019年。
被动型基金即指数基金,代表即期市场的平均水平。对应的主动型基金,追求的是超越市场基准,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操作能力。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市场:
指数型基金的收益超过主动型基金。
中美市场两种类型基金的收益差别,正是因为所处市场类型的不同。
与国内相比,美国是一个成熟的、以机构为主的市场,没有韭菜割。要战胜市场,在扣除管理费用后变得非常困难,而指数基金的最大优势就是管理成本低。
两种市场对比,如同我们驾车在一条拥堵的公路上。
美国市场中,大家视野基本一致,你最好是按部就班有序驾驶,等着慢速通过。企图超车并道,不但不能加快速度,反而费油。
中国市场则不然,散户很多,视野远不如专业机构,很容易拥堵在一起。
所以,中国主动型基金收益更高,就是因为韭菜多。
正是这种差异,使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更适合美国市场,而不是中国。
05
哔哔这么多,还是劝大家冷静,股市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当然,没几个人能听进去。
相比枯燥的数据,人们更喜欢传奇故事,今天的酒桌上,还听到大交所一个280万博1000万的期货故事。
传奇之所以是传奇,一是发生率极低,二是真实信息量太少。
总之,入场前想想幸存者偏差;入场后不要持仓太高,最好别超过10%。
资金的配置是全方位的,各兵种齐全且分工合理,战斗的胜率才稳定。
比如,上面提到的主动型基金,虽然最近三年都跑赢指数基金,但风险性也高。
再看指数基金,稳是稳,也会出现负利率,比它更保底的是保险、银行和国债。
与这些理财产品相比,股市的风险更大,上车时再风光,也要看下车时是否体面。
何况,谁也不知道下车时间。
总之,别有一夜暴富的孤胆英雄梦想,别拿养老的钱去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