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191天《 小问 第五十一》第二部分

2024-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管子》学习第191天《 小问 第五十一》第二部分

原文阅读

      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以为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来者鸷距。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牧民何先?”管仲对曰:“有时先事,有时先政,有时先德,有时先恕。飘风暴雨不为人害,涸旱不为民患,百川道,年谷熟,籴贷贱,禽兽与人聚食民食,民不疾疫。当此时也,民富且骄。牧民者厚收善岁以充仓廪,禁薮泽,此谓先之以事。随之以刑,敬之以礼乐,以振其淫,此谓先之以政。飘风暴雨为民害,涸旱为民患,年谷不熟,岁饥籴贷贵,民疾疫。当此时也,民贫且罢。牧民者发仓廪、山林、薮泽以共其财,后之以事,先之以恕,以振其罢,此谓先之以德。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桓公曰:“善。”

字词注释

[1]忧之以德:俞樾曰:谓和之以德也。

[2]何以为寡也:民从数量少,应当怎么办。赵本改为“何为其寡也”,非是。

[3]该:足够,充分。

[4]鸷距:踌躇不前的样子。

[5]仁:原作“忠”,据宋翔凤说改。下文“仁也者”同。

[6]泽:通“释”。放弃。《诗经·郑风·羔裘》:“舍命不渝。”“舍”即“释”。渝,改变。

[7]道:同“导”。疏导,通畅。

[8]振:终止,消除。

[9]罢:同“疲”。下同。

译文参考

        桓公就治民的问题向管仲请教。管仲回答:“大凡治理百姓的人,一定要了解百姓的疾苦,用仁德之心关怀他们,而不要靠刑罚恐吓他们,不要用暴力压制他们。只要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百姓了。”

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民众太少,应怎么办呢?”管仲回答:“民众少,并非治国者应该担忧的问题。从前天子立于中央,地方千里,就凭这四条统治,为什么觉得不够呢?治理百姓,却不了解他们的疾苦,民众就多灾多难;不用仁德之心关怀他们,民众就多怨多恨;用刑罚恐吓他们,民众就多行欺诈;靠暴力压制他们,就会让离去的人不再返回,想来的人裹足不前。所以圣王治理百姓,不在乎政策多少。”

      桓公说:“好。不过,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施呢?”管仲回答:“守信而行仁,庄重而有礼,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请说得更详尽一点。”管仲答道:“守信用,民众就信任国君;行仁政,民众就怀念国君;为人庄重,民众就敬畏国君;注重礼仪,民众就会赞美国君。古语道:丢掉性命也不食言,这就是信;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仁;内心坚定,行为方正,这就是严;讲究诚信,温和谦让,这就是礼。”

        桓公说:“好啊,那么治理百姓,首先要干什么?”管仲答道:“有时要先办实事,有时要先行政令,有时要先施恩德,有时要先讲宽厚。在狂风暴雨未曾危害民众,干旱灾祸不曾出现的时候,百川通畅,年谷丰熟,粮价低贱,禽兽与人一同吃粮食,人们没有疾病瘟疫。这时候,民众富有而骄傲。那么统治者应该大量收购丰年粮食,用以充实国家仓库,禁止在山林水泽采伐捕捞,这就是先办实事。用刑法约束人们,用礼乐劝诫人们,以消除淫风邪气,这就是先行政令。如果民众遇上狂风暴雨为害,遭受干旱灾祸之时,年谷不熟,饥荒年份粮价高涨,民众多疾病瘟疫。这个时候,人民穷困而疲惫。统治者应开放粮仓、山林和薮泽,为人民提供财物,后谈政事,先讲宽厚,以消除民众的疲困,这就是先施行德惠。在收粮的时候不掠夺百姓的财产,在施予的时候不失仁德。既富裕了国家又满足了百姓,这是圣王最大的政治。”桓公说:“好。”

核心内容解读

        桓公向管仲询问如何治理民众。管仲回答说:“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这里指出治理民众,首先必须了解民众的疾苦,并以仁爱之心关怀他们,帮助他们解除疾苦,决不能用刑罚威吓他们,也不能用强力压制他们。做到了这四点,民众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又问如何施行。管仲回答说:“质信极仁(原为“衷”),严以有礼。”即守信、施行仁政、庄重、循礼。桓公让讲详细点。管仲解释说:“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即是说,君主能够做到守信,那么上行下效,民众也会跟着守信;君主治国理民施行仁政,民众就会怀念、爱戴君主;君主庄重,民众就会产生敬畏之心;君主遵循礼仪,就会得到民众的赞扬和美誉。又引用古语说:“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意思是说,凡是承诺的事情,不管如何困难,即便要舍弃生命也绝不反悔,这就是信;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仁;内心坚定不移,行为端庄正派,这就是严;诚实守信,虚心谦让,这就是礼。

      桓公又问道:具体说来治理民众应当先做什么事情呢?管仲回答说:“有时先事,有时先政,有时先德,有时先恕。”即是说,有时候需要先做实事,有时候需要先发布、施行政令,有时候则需要先施与恩德,有时候则需要先讲宽厚。也就是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先做什么。

      为了使桓公明白,管仲又举例说:在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粮食价格低廉又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民富且骄”。针对这种情况,“牧民者厚收善岁以充仓廪,禁薮泽,此谓先之以事。随之以刑,敬之以礼乐,以振其淫,此谓先之以政”。即此时施政者就应当大量收购粮食,以增加国家的粮食库存,同时禁止山林采伐和捕捞水产,这就是先做实事。运用刑法和礼乐来制止和去除淫邪风气,这就是先发布、施行政令。

        在自然灾害严重、粮食减产、粮食价格暴涨又出现疫情的情况下,“民贫且罢”。“罢”,疲困。针对这种情况,“牧民者发仓廪、山林、薮泽以共其财,后之以事,先之以恕,以振其罢,此谓先之以德”。即此时施政者就应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同时开放山林、水泽,为民众提供生财的门路。把其他政事往后放一放,先讲宽厚,以帮助民众消除疲困,这就是先施与恩德。

      总之,“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即在征收时有节制,不过分夺取民众的财产,在施与时不失仁爱之德。这样,既能使国家富裕起来,同时也能满足民众的实际需要,这就是圣王最大的政事。

      这里体现出的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治理思想、国家与民众利益兼顾的思想,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

      我们通过前文的学习知道,《管子》对于民众问题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第一,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强调君主要成就霸业,必须树立以民众为根本的观念。第二,指出历史上英明的君王所做的具体事情虽有不同,但为民众谋利益的初衷却是相同的。第三,指出爱民、利民、益民、安民“四者道之出”,从而强调了这样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第四,强调君主要效法天地,做到公正无私,与民“同利”。第五,强调君主治国理民,要以“期于利民”为宗旨。第六,指出君主的根本大事和第一要务,就是要搞好农业生产。

      显而易见,这些思想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一心想着民众的利益,那就一定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所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会有力地促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管仲学派的商贸立国构想(节选)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国家正从以人口为支撑点的城邦转向以土地为支撑点的帝国,并就此奠定了2000多年帝国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基础。对于当时的各诸侯国而言,如何改变旧有的制度并构建出新的制度,以便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国力、赢得国家间的生存竞争,进而获得统一天下的机会,是摆在那个时代君主与政治家面前最重要的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管仲为代表的思想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通过对时代问题与历史经验的透彻把握与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论,并积极参与国家制度改革与实际治理活动中,从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管仲相齐,只用了7年时间就让齐国得到中兴,几乎没用什么战争手段,就让齐国称霸于诸侯,由此可见管仲在治国理财方面的能力之高超。管仲去世后,承袭管仲治国思想的后人(可称为管仲学派)继承了管仲在治国理财方面的经验与思想,并加以发挥,最终在《管子》一书中表达出独具特色的帝国构建设想与治国理财艺术。

        众所周知,后世中华帝国的制度原则与治国方略是经由秦统一天下而奠定的,而秦制的基础又是由商鞅变法决定的。商鞅变法及《商君书》中推崇的治国方略是重农抑商,与《商君书》形成鲜明对比并持续影响后世的是,《管子》一书推崇运用商贸手段构建帝国并治理国家,它反映了中华帝国构建与国家治理的另一种可能道路。

      作为国家治理方略,重农抑商后来成为帝国的根本原则与正统标志,今天的我们已无法知道,历史是否有可能让齐国通过商贸手段统一天下,并构建起体现管仲学派想法的别样中华帝国。不过,需要交代的是,管仲学派倡导的商贸立国方略也始终隐伏在帝国国家治理之中,直至在晚清开始的中国国家转型活动中成为现代重商主义的先导。

(一)以掌控资源作为商贸立国的条件

      管仲以及管仲学派活动的时期,依然是农业经济占优而非机器工业生产的时代。因此,以商贸手段立国的前提,是国家(或君主)手中必须掌握基于粮食与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商品。在《管子》一书中,可以用商贸手段来操作进而实现对内治理、对外争霸甚至统一天下的资源,主要有四项:粮食、货币、盐铁与市场渠道。当然,掌握这些资源,不仅可用于商贸操作,实现国家治理(“货多事治,则所求于天下者寡矣,为之有道”,《乘马》),而且可以实现“利出一孔”以便吸引民众归附(对此商鞅同样提倡),“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国蓄》)。不过,管仲学派主张的靠商业手段来实现利出一孔,比起商鞅的强制手段明显要缓和得多,这也是商贸立国战略不同于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以商贸为手段来调控国内经济与社会

        此处所说的用来调控国内经济与社会的商贸手段,在《管子》一书中被称为“轻重术”。运用轻重术,自然离不开市场;商贸手段只有在市场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用于国家治理。因此,《管子》一书对市场作用的重视,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是罕见的。它认为货物价格应由市场自由买卖决定(“市者,货之准也”《乘马》),国家可以从市场获取国家治乱的信息(“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为之有道”,《乘马》),并坚决主张政府不能固定市场价格,衡数(即供求平衡关系)“不可调(调,固定),调则澄(澄,静止),澄则常(常,固定),常则高下不二(高下不二,没有涨跌),高下不二则万物不可得而使固(使固,利用)”(《轻重乙》)。

(三)以商贸为手段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在诸侯林立的现实世界,如何才能实现争霸乃至统一天下,完成帝国内在的使命?商鞅的想法简单直接,那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粮食及有积极性的战士。《管子》重视粮食,也重视战争(“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治国》)。但是《管子》认为,仅靠粮食无法争霸,争霸乃至统一天下也未必需要战争手段,而可以采用商贸手段来达到目的。

      在《地数》中,管仲学派甚至认为,在诸国林立的环境中,仅仅粮食多是危险的,“夫本富而财物众,不能守,则税于天下。五谷兴丰,巨钱(巨钱,当为‘吾贱’)而天下贵,则税于天下,然则吾民常为天下虏矣。夫善用本者,若以身(身,疑为‘舟’)济于大海,观风之所起,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天下高我下,则财利税于天下矣”。就是说,管仲学派主张的是,应该更多使用商贸手段、发动贸易战,来实现对外争霸乃至统一天下。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廉鉴人心:中国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研究》,刘晓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03月

《财政中国三千年》,刘守刚,上海远东出版社,2020年7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