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向左 生命向右
——写在《西南偏南》之后
文明向左 生命向右
7月18日朋友圈被《西南偏南》刷屏了,原文以《我站立的地方》刊于7月18日《中国青年报》第12版。
当晚近11点时,我把链接发给了妈妈,第二天她说她看到了将近1点多才看完,我为她的眼睛感到担心的同时又叹服作者的文笔,文字可以这样打动人。
张国,只身来到距离北京四千多公里的一个叫“陇”的地方,与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官兵在一起,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篇呕心之作。
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没有感染力的,没有零距离的接触便萌生不了这种情,没有走过“最危险的边防线”就算不上零距离接触。
被称之为“最危险的边防线”,被当地人称作“魔鬼都不愿意去的地方”是有原因的——30多年来已经有14人牺牲在巡逻途中,包括一位司令员。
这里的战士就像《冰与火之歌》中的“守夜人”,在一个令人畏惧不前的冰封之地,一个接近与世隔绝的地方,守护一个庞大的国家,这里没有界碑,战士们用脚印宣誓主权。
这里是让人最能体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的地方。在巡逻路的终点,展国旗时,“国家”这个名词变得十分具象。
军人的崇高来自与他们的牺牲奉献,而这种牺牲奉献往往最能打动人,可我宁愿少些这样的感动。
从03年的非典到08年的汶川地震再到15年天津爆炸事故,我们见证了太多的“逆行”,如果我们的科技再发达些,“逆行”就会少一些。
如果用机器人代替人完成巡逻任务不仅能减少伤亡而且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我们的边防官兵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监控和设备维护任务。
如果觉得这样会失去边防意义的话,我觉得当走过一遍巡逻路,发现自己的脚指甲因充血膨胀而脱落的时候,就会修正自己的想法,而这点儿苦只是巡逻路上的万分之一。
在我们眼中他们是军人,在父母眼中他们只是儿子。虽然2006年这里进入了电话时代,在2018年第一个月,这里的灯丝接入了国家电网,但由于泥石流、暴风雪的存在,陇仍然是一个与外界失联的地方。
余刚服役五年之后有了回家的机会,到家之后,母亲绕着他转了两圈,耳朵摸一摸,头上摸一摸,再三核实,才确认是儿子回来了。因为失联,太长时间没能与家人联系,母亲认为他“光荣了”。
不断延伸的公路把军人带到了这里;高效的物资补给让军人在这里长期驻扎成为了可能;完善的野外生存装备让军人在极端困苦条件下完成几天几夜的巡逻不再是问题;那么,无人化装备的发展,文明向左,能否让军人退后几步,让生命向右呢?
我想是可能的,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军人的使命,牺牲不是,同样,国家需要的是完成任务取得胜利而不是感动。
文明向左 生命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