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在到内在的焕然一新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没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我一直以为“断舍离”只是一种教我们如何整理收纳物品的方法,读完这本书后,才知道收纳整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收纳整理”。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收纳整理的人,以前很喜欢买一些收纳盒、收纳箱,每次把屋子里收拾的整齐干净后,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但是收纳好的东西还会再用,用完了再放回原处似乎是一个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没过几天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样反复下去,自己的耐心终究会消耗掉,就没有精力再去做下去,到最后就破罐破摔,随他去吧。
那“断舍离”是从根本去杜绝这样的问题发生。不需要的东西不买,就会避免相同、类似且“能有”的东西堆积如山,也就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去存放这些“能用”的东西,同事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去整理这些东西。
第二个境界“舍”,舍弃没用的东西。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
当你在取舍物品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我要用,所以它要留下来”,而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舍弃,只选择必要的东西。
看一下自己的柜子里,是不是有很多衣服一年也没有穿过一次,还觉得自己以后会穿?桌子上是不是有很多护肤品已经蒙上了一层灰,还认为自己以后会用到?鞋架上是不是有几双鞋子已经睡了一年也没有被你叫醒过,你还在想下一次肯定会穿的?
这些看似“能用”的东西,对于现在的自己不需要,那就是负担,它会占用你的空间和时间,让你身心疲惫。不要因为“可惜”而挽留,放手送它走,是对它最大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爱。
第三个境界“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十年前朋友写给自己的信,也许你想把它当作纪念留下,但是字迹都已经不清晰了,或者里面的内容会让你想起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既然这件东西对你来说是一种心理负担,那为什么还要留下它呢?说声“对不起”,放它走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朋友赠送的很漂亮而且比较贵的杯子,你舍不得用,还是凑合着用你自己的破杯子。这无意间反映出你对自己的不看重,你认为自己不配用这么好的东西,你无意中贬低了自己。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一点,我有时候也会忽略自己。但当我们从思考方式中改变,把“很贵舍不得用”,改成“因为我要用,才体现它的价值”,这个时候才是对物品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断舍离”通过与物品的相处之道,来净化自己,修炼自己,从而达到由外而内的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