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坐禅谷
国庆假期,秋高气爽。我们一家三口沿丹江驾车东行,前往闻名遐迩的仓房镇坐禅谷一游。
听说坐禅谷位于丹江口水库南岸,不仅山水秀美,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众多游客和学者的推崇,是淅川县一处的久负盛名的清幽胜地。
车子驶过滔河,丹江已变宽了许多。途经盛湾,山间公路蜿蜒漫长,我们几乎用了整整半天时间,才到达仓房境内坐禅谷景区。工作人员说景区停车场已没有车位,汽车不能向前了。我们便将车停在一户“农家乐”院中,用过午餐,我们便徒步前往。艳阳当空,火辣辣地照射全身,但一入谷口,便觉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四周群山环抱,宛如天然屏障,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头。谷内树木葱茏,秋叶斑斓,红叶如火,黄叶似金,绿叶似翠,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宛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墙壁上的景区简介了解到:坐禅谷作为仓房镇的精品景区,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楚怀王曾在青龙山上安营扎寨,聚粮屯兵,作为北伐秦国的据点。东汉时期,刘秀也在青龙山上屯粮备战。唐朝慧忠国师常带领弟子在此静坐参禅,因此得名“坐禅谷”。唐宣宗李忱被武宗追杀时,两次通过坐禅谷的“通天洞”成功脱逃。
如今的坐禅谷,被誉为丹江明珠、仙境灵谷。该景区集瀑布、奇石、深潭、涌泉、峭壁、幽洞于一体,融合了佛教文化、历史文化、古寨文化和山水景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景体系。
坐禅谷不仅是自然景观的集合地,也是文化的宝库。这里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宣扬的泉涌——龙王泉,还有唐宣宗赦封的通天洞。此外,还有独特的省内佛光瀑布彩虹奇景,以及隆冬季节冰挂、白雪与红色火果交相辉映的壮观景象。谷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的氧吧和休闲度假胜地。
我们购过门票,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前行,先见到“龙王泉”,是坐禅谷古八景之一。关于龙王泉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天宫玉帝派龙王在人间布水,龙王派乌龟王驮水向香严寺送水,让豹王监护,二王粗心,在坐禅谷打起了瞌睡,将所驮之水尽数倾覆,倒在了此地,形成了此泉。香严寺处土地爷向天庭状告龙王送水不到位,龙王大怒,将乌龟王贬为石龟,豹王贬为石豹,压在石龟身上永远看守这方涌泉,不受玷污。经专家检测,龙王泉的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饮之能强筋壮骨,延年益寿。
我见那股泉水清澈见底,水质如银,淙淙流入下方一座小潭。潭水汪汪一碧,生有浮萍,还有小鱼穿梭其间。旁边有服务站,人们就以此为生活用水。复前行,还有“白布朝阳”小瀑布、有双轮水车,有古栈道、林荫道、古代碑刻、还在几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像。继续前行,不时有清泉从山间跌落,形成一道道细流,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脚步声,仿佛在为我们的到来而欢唱。这些清泉,有的宛如玉带飘舞,有的则似珍珠洒落,在石壁上形成了天然的朱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谷中以天然景致为主,也有人工开发的风景,有玲珑的石桥、圆柱的石墩、水中的小岛。一遇美景,妻子和女儿都在这里合影留念,想将这美丽和自然风光做为纪念存留下来。众游客也纷纷拍照,议论谈笑着;靓男俊女,边录像边直播,发抖音、快手。最高兴的是天真的孩子们,一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给这宁静的大自然增添了几分活跃的气氛。
“佛光瀑”和“面壁崖”是坐禅谷景区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不仅因其壮观的自然美景而闻名,还因为深厚佛文化而备受推崇。佛光瀑宽达百米,被誉为“彩虹随人走,佛光伴人行”。古人也称之为水帘洞,传说此处原来谷深幽暗,怪兽妖魔横行,有无数百姓被生吞活咽,不少青春少女在此惨遭蹂躏,佛教师祖释迦牟尼远在异乡印度,闻知此事,派达摩禅师送镇佛光宝珠到此,驱妖镇邪。此处“水帘洞”三字,据传是清嘉庆皇帝巡游至此的御笔。面壁崖险峻奇秀,绝壁倒挂,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僧侣虔诚修行的故事。
行至深处,一座古朴的禅寺映入眼帘。寺前香火鼎盛,香烟缭绕,给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有一座圆形的水井,井底不深,内有龙形的“聚宝盆”,有好多游客投掷的硬币,在水中亮晶晶地闪光。还有一只罕见的娃娃鱼静静地趴在水底。我拾级而上,登上山寺顶峰,只见如来佛像庄严,僧侣们或打坐念经,或行走其间,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平和与宁静。在这里,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力量,它让我忘却了烦恼与忧愁,只剩下内心的宁静。
午后1点多钟,我们到达了聚龙湖景区,见到路边有牌子,上绘白素贞、许仙、小青肖像,有关于《白蛇传》表演的介绍,喜欢这个故事的女儿便提议前往欣赏。我们拾阶而上,见到了一弯方圆数里长的绿色湖泊,靠西有座拦水的石坝,远处有个石洞,还有座亚克力板制作的“雷峰塔”,下有活动的“塔门”。还有一片人造的绿草坪,大概是戏台,这便是“聚龙湖”,已经有好多游客兴致勃勃地聚拢在湖边,等着欣赏表演。
1点半钟,表演准时开始了,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而后是“船夫”豪放的声音“嗨嗨、嗨嗨,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又有清脆的女声“小青”的唱腔“有缘千里来相会……”歌声中,从远处缓缓驶来一条小渔船,正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经典唱段。船上有穿白衣的白素贞,蓝衫的许仙,还有青衣的“小青”。演的正是《断桥相会》中,白娘子初会许仙的片段。几段唱词结束,游船靠了岸。恰逢细雨降临,许仙将油纸伞借给白素贞使用。这就是第一出戏。后台解说:白、许二人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喜结连理,后开药铺普济众生,却触犯了妖僧法海的利益。法海将许仙诱骗到金山寺囚禁起来,白素贞为寻夫,与法海在金山寺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格斗。第二场便是这出戏,只见“法海”从石洞一跃而出,大声斥责白蛇胆敢犯境。白素贞先是哀求法海放过许仙,一言不合,二人亮出兵器动起手来,格斗十分激烈,我们正观赏着,突然水面上响起了剧烈的爆炸声,吓了观众一大跳。然后是硝烟弥漫,二人在烟雾中继续搏斗。我们这才醒悟原来是配的特技效果。后来,白素贞终不敌法海,被法海的金钵射出的金光罩住,束手就擒,被群众演员扮演的神将关押进“雷峰塔”中。最后一折戏是“许状元祭塔”。是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18岁后,高中状元,前来拜祭母亲。这种天然美景大戏台,配合人工表演,倒是别有一番情趣。
而后我和女儿又沿着长长的石梯,去体味下一道景观——“通天洞”,妻有腿病爬不了石梯,不能随行,便原路返回。而我和女儿则沿着那狭窄又陡峭的石梯一步一步攀登上去,终于来到了“通天洞”口,通天洞是一处天然石洞,位于坐禅谷底通往青龙山的半山腰处。该洞原叫羊洞,即野羊出没之洞。据传,唐朝太子颖王李炎为争夺皇位,多次谋杀弟弟光王李忱未果,太后便派太监秘密将李忱潜藏在香严寺削发为僧。李忱曾在香严寺隐避难达七年之久。公元842年和843年,称帝后的唐武宗李炎为绝后患,两次派兵到香严寺追杀李忱。李忱在智闲禅师的帮助下翻墙而出逃入坐禅谷,并经羊洞遁入高山寨而脱险。公元846年,武宗皇帝驾崩后,朝廷众大臣拥戴李忱回朝当皇帝,称为宣宗皇帝。每当念起曾经逃难的羊洞,宣宗李忱都感慨:“此洞乃通天之洞也!”感谢此洞成就了他的天子大业。通天洞也由此而成名。千百年来,凡经过香严寺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无不对通天洞顶礼膜拜。
我和女儿随着人流进了神秘的通天洞,洞中的石梯十分狭窄,勉强容得两人并排通过,在最狭处,只能容一个人。且十分陡峭,行人一字穿行,很是缓慢,后人眼前就是前人的脚跟。洞中光线幽暗昏惑,幸有灯光照亮。行了二百多个台阶,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才在一个类似地道口处见到了阳光。这穿越洞窟的过程真是惊险而又刺激。
出洞后,我们走上了下山出谷的路。回想在坐禅谷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到这坐禅谷景区不仅是一个自然风光旖旎、山水秀美的胜地,更是一所心灵的修行之所。
2024年10月5日